至聖先師的一生

引——

子曰:“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篇。

至聖先師的一生

先師像

為政篇的這段話是先師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先師把自己的一生分為六個階段。在幾千年的傳播中,引起了國人的廣泛共鳴,其中“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等,甚至被後人視為“人生不同階段的模板。”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到了三十歲還一事無成,大家就會拿“三十而立”來說事;另一方面,人到了三十歲左右基本具備承擔一定的社會和家庭責任,並在事業上有一定的成就。今天,人們仍然普遍認可這一說法。

第一階段,十五有志而學;孔子的志向是繼續做學問。為什麼選擇十五歲作為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點呢?古時候十五歲標誌著童蒙時代的結束,進入到了青春期,其標誌是把頭髮束起來,所以,古文中常用“束髮之年”代表十五歲,束髮之後的男女都可以結婚了,可以選擇學習,也可以選擇就業,但無論是種地,還是經商、學藝,都還處在“學徒”期,所以,“有志於學”是這一階段人生的普遍狀況。對於今天的青少年來說,十五歲剛剛是受完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也就是初中畢業的時候,此時,也正是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社會允許自己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選擇,可以“有志於學”繼續深造,也可以去打工就業。所以,孔子把十五歲視作人生的起點非常有道理。

至聖先師的一生

先師像

第二階段、三十而立;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務農、經商、學藝,到了三十歲,都應該“學有所成”;人到三十歲若還是碌碌無為,三十歲以後行從頭再來是非常困難的,從十五歲到三十歲,人的志向可能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調整,這個人生變化最大的階段給出了十五年的時間,給少年階段預留了足夠的發展轉換空間,如若這一時期一直換來換去,這山望著那山高,就很難“自立”了。尤其是在古時,三十歲的人大都已經確立了事業,明確了發展的途徑。他們就已經能夠對自己,並且對和自己有關的人負責了。三十歲的孔子,就已經有所成就,能夠對自己的一切作出選擇,故曰三十而立。

第三階段、四十不惑;四十歲公元前512年(魯昭公三十年)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經過實踐看成效,不是對所有的問題不疑惑,人是永遠有疑惑,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這裡所說的是對自己堅持的原則不疑惑了,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再動搖了。“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所以孔子不做官,隱退下來整理《詩》、《書》、《禮》、《樂》。

第四階段、五十知天命;“天命”就是客觀世界的變化規律。意思是說自己在五十歲以後,認清了社會發展的很多規律,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五十歲之前,人們特別想去改變世界;過了五十歲,會逐漸接受自己被世界改變。這時你不一定成功,也不一定非要成功不可。就是講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你不要要求自己和別人一樣,也不可能有第二個人和你完全一樣。生命的奧妙就是你沒辦法重來,無論你的命運是什麼樣的,這時你要認命,傳奇人物褚時健老年創業併成就一番事業只是個案。

第五階段、六十而耳順;“耳順”字面上的意思是聽到什麼都不生氣,實際上是說到了六十歲以後覺得社會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不會再有過分的要求。此時,人生應該進入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青壯年時期曾周遊列國,追求過,折騰過,過了六十歲,凡事應當隨他們自己去,心態也就平和,聽不聽都一樣。

第六階段、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年的風風雨雨都走過來了,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內心的價值觀都已經根深蒂固,雖然隨心所欲,也淡定從容,規規矩矩已經成為生活習慣,對自己有一種無悔的交待。

至聖先師的一生

孔子像

先師把自己人生六個階段概括為六個字:“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