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七十年代中期,收音機播放的一支充滿溫柔、悽苦、文雅、憤恨、寧靜、不安等諸多情感相互交織的,宛如夜色的泉水映出皓月一般的樂曲,深深地震憾了我!這是何人演奏的二胡獨奏?如此激情四溢、如此扣人心絃、如此蕩氣迴腸?

後來才知道,是一位叫阿炳的盲人演奏的,這更加讓我震驚不已!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阿炳原名華彥鈞,生於1893年,享年57歲。無錫市民間藝術家,一生共創作了270多首民間樂曲。只可惜在1950年被中央音樂學院僅錄製了他的六部作品,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雪》及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其餘未來得及錄製,他因貧病交加而逝世了。實乃音樂界天大的遺憾!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華彥鈞出生在動盪的年代,歷經滄桑,命運多舛。4歲喪母,8歲隨父當小道士,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18歲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而且他長得一表人才,被人們尊稱為"小天師"。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25歲那年,華彥鈞的父親去世。後因患眼病而致雙目失明,無力成為道教法師,他的命運由此走向悽慘,無奈,同樣命苦的老婆用竹杆牽著他以街頭賣藝為生。

他曾編唱過《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擊敵寇》,並用家傳的紅木胡琴演奏過《義勇軍進行曲》。

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他肺病發作,臥床吐血,從此不再上街賣藝,在家以修理胡琴為業,窮困潦倒、度日如年。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華彥鈞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樂曲才獲得新生。實指望在新社會能過上好日子,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

可是積貪成疾的他於1950年12月4日就因病去世。

只可惜他創作的270多首樂曲,只有六首得以儲存下來,其餘260多首永遠陪伴著華彥鈞遠離了塵世,令人扼腕嘆息!!!

雖然我對音樂沒有什麼研究,甚至連簡譜我都不懂,但我喜歡欣賞音樂。我最喜歡獨自欣賞《二泉映月》,有時能連續聽四、五遍也不嫌多。要問我為何對此情有獨鍾?可能是他的為人、他的遭遇、更重要的他那如泣如訴的天籟之音深深地感動了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難怪人們盛讚《二泉映月》堪比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後人為他的曲填上了詞,非常地恰當,也是對他最好的追思。

聽琴聲悠悠

是何人在黃昏後

身揹著琵琶沿街走

……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遙遙出巷口

宛轉又上小橋頭

……

操琴的人

似問知音何處有

一聲低吟一回首

只見月照蘆狄洲

琴心在擅抖

聲聲猶如松風吼

……

莫說壯志難躇

胸中歌千首

都為家鄉山水留

……

共祝願

五洲四海烽煙收

家家笙歌奏

……

天涯芳草知音有

你的琴聲還伴著泉水流

華彥鈞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