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起源與理論體系的形成

古代醫學起源於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同疾病進行鬥爭的探索與經驗,並發展提升為理論,建立了中醫學體系。上古時,神農嘗百草著《本草經》;伏羲制九針而著《黃帝針灸》;黃帝岐伯論經脈著《素女脈訣》;《尚書》謂之“三墳”,《禮記》稱之“三世醫學”。殷商時期考古發掘的甲骨文裡有“疾首”、“疾身”、“疾足”、“風疾”、“瘧疾”、“蠱”(腹中寄生蟲)等疾病的記載,併發明湯液藥酒治療疾病。春秋末,李耳著《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道乃自然。”戰國時,《莊子》說:“人之氣,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管子》亦說:“氣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又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幾為人?”《呂氏春秋·達鬱篇》說:“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由生矣。”戰國末期盛行陰陽五行說及天人相應觀點,諸子百家著書立說。《漢書·藝文志》有《扁鵲內經》和《外經》著錄,出現了《脈法》。至秦漢時,《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已成書,中醫學體系逐步形成。

中醫學起源與理論體系的形成

《神農本草經》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別以四氣五味論藥物效能、功用,按有毒與無毒將藥物分益氣、補虛和除邪上、中、下三品;立君、臣、佐、使方劑,敘述藥物炮製儲藏的方法,奠定後世藥學。戰國至西漢成書的《黃帝內經》分《素問》和《靈樞》18卷,162篇分別論述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對人體的生理、病理及機體形態結構和功能表現,以及對疾病發生的原因、機制、發展的趨勢、診療方法、治療法則等諸多問題都做出比較詳細的論述,為後世醫家所宗。《難經》共81章,分別對脈法、經絡流注、營衛三焦、氣血盛衰、臟腑諸病、俞經穴、用針補瀉等進行闡述發揮,補《黃帝內經》之所未發,為讀《黃帝內經》之津樑。東漢末年,傷寒病盛行,張氏家族,傷寒十居其七,死亡三分有二。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16卷,分別以六經論傷寒,臟腑論雜病,創立理、法、方、藥辨證施治方法。提出疾病的表、裡,寒、熱,虛、實,陰、陽之辨證體系,為醫家所崇。東漢至清代,歷代醫家著書立學都源於《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四部醫典,闡微發揮,不斷完善了中醫基礎理論、臨床醫學和藥物方劑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