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流萬里必有源”,敬奉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立碑祭祀,是一種緬懷先人的紀念方式。為配合洪範於林的修復,再現完整的歷史遺蹟,經全體族人籌劃,共同出資修立祖碑,以昭祖功之宗德,彰源遠而流長;終譜成碑立,大功告竣。

公元2019年4月7日(古歷三月初三),東阿於氏家族各地族人代表雲集平陰縣洪範池鎮謝莊村南於氏先塋,從簡舉行立碑祭祖儀式。儀式由十九世於慶才主持,並代表於氏族人向續譜辦公室成員復立祖碑的辛勤付出、參加祭祖的各位於氏家人,及親朋好友表示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由二十世於瑞國現場講解於氏先塋的修建史、家族遷徙史及各支後裔復遷情況等內容,讓族人們更加深刻的瞭解到了家學文化的淵源。隨後全族代表再前往於氏前塋,祭拜五世祖于慎行,並在於氏前塋合影留念。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左翠峰於公墓誌銘、中三世祖於時墓碑、右東阿於氏家族遷徙史碑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講解家族遷徙歷史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於氏先塋祭祖現場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於氏前塋(于慎行陵墓)祭祖現場

於氏先塋是三世祖時公移居古邑東阿縣城仙逝後,於嘉靖十六年(公元一五三七年)卜葬之地,佔地一百二十畝。為洪範之北原,周邊兩海兩河諸村簇擁拱衛,如眾星捧月;有洪範九泉之水匯聚而成的狼溪河水匝繞祖塋,似玉帶環護;數百個山峰形成百鳥朝鳳、萬花吐芳之勢向祖塋肅然起敬。今吾族宗嗣衍蕃、裔孫廣佈,乃祖塋脈運靈氣潤澤之功也。萬曆八年(公元一五八0年)九月,五世祖慎行公出資傭工修祖墓,十月完工合族人祭之。萬曆十五年(公元一五八七年)二月,《大明會典》修成,五世祖慎行公覲呈萬曆帝,帝賜宴犒勞並賜封三代誥命,期間由於萬曆帝選定了自己的壽宮(定陵)後,每年陪同萬曆帝臨昌平閱視定陵工程。是年正月,禮部尚書沈鯉請建儲,不遂意。萬曆十六年九月初七,以禮部尚書沈鯉予告,命慎行公代理尚書職務。十二月,慎行公與禮部尚書朱賡(本年九月十九日任)等人請建儲於內閣。萬曆十七年正月,禮部尚書朱賡以請建儲事不樂,請病,帝命慎行公代理尚書職務。七月升任禮部尚書兼學士。爭國本事件直至萬曆十九年慎行公數次上疏建儲未果,故上疏請致任,萬曆帝仍有旨挽留。經過多次請致仕,於九月再連續兩次上疏後得允,賜寶鈔、白金、文綺,準馳驛歸,十月初二出發,以十六日至東阿。自此,慎行公開始了十七年的家居生涯。為此,賜封三代誥命後逡巡八年未造祖塋。於萬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請文淵閣大學士王錫爵撰寫太父墓誌銘,再修祖塋,修立時爺、玭爺神道碑,石儀森列,累植松柏千餘株,蒼翠參天蔥鬱掩映,歷經四百餘載祖塋已達鼎盛,蔚為壯觀。然竟毀於文革動亂,令世人扼腕嘆息。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丁酉年清明(公元二0一七年四月二日)合族齊聚於氏前塋緬懷先祖,以增進家族凝聚力,同年九月十六日成立宗親會並啟動續譜儀式,遂設譜局於謝莊,族賢共議修譜之盛事,再表修繕祖塋之墓容。自古有表墓之文,所以防湮沒,碑碣不立則世代將有不識先人邱墓者,靈爽雖返堂室,骸骨競泯荒煙,孝子慈孫豈無痛心?立碑題名以防滄桑遷徙之變,經合族戮力,己亥年清明(二零一九年三月三日),重樹祖碑,復修三世祖時爺;四世祖璽、璧、瑩、瑤、玭爺;五世祖應試、恭、欽、慎德、務本、務實、慎動、慎思、慎言、慎由爺,共計祖碑十六通,家族遷徙史與時爺墓誌銘各一通,旋復舊觀,祖靈安享。並將整理的五篇墓誌銘文刻在祖碑陰面,讓世人或族人透過墓誌銘文可以瞭解墓主人的事蹟,更能體現家族輝煌的歷史。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于慎行年譜》記載:萬曆十年壬午三月清明(公元1582年)五世祖于慎行會宗人,拓墓址,廣儥祭田一百二十畝。年譜記載了五世祖于慎行曾多次謁墓並修繕。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奉天誥命御祭誥封碑亭三間,誥封碑三通為贔屓馱碑式。於保敏提供)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於氏先塋原貌區域性照片(於慶民提供)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東阿於氏家族遷徙史》碑記

碑文:東阿於氏家族遷徙史

於氏先籍登州府文登縣赤山盤龍村,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世公深淺海河同胞兄弟四人奉詔遷東阿楊柳(今聊城市東阿縣楊柳前屯村),因是始遷之祖故稱一世公。

一世祖深公遷徙東阿楊柳居於斯卒於斯。生子忠為二世祖,娶劉孺人,無子;側室王孺人,生子三隆、盛、時為三世祖。時公字世和號翠峰,賜封壽官贈通議大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後移居古邑東阿城內隱居於雲翠山下,此後於氏家族便由東阿楊柳遷居古邑東阿縣城(今平陰縣東阿鎮)。年七十以布衣為鄉飲賓,後奉詔予冠帶。時公生於成化元年(一四六五年)蓋春秋七十三,至嘉靖丁酉(一五三七年)以榮壽終,配劉淑人後公七歲卒年八十二。葬東阿少岱山東南十二里洪範之北原(今平陰縣洪範鎮謝莊村南)。時公生子五璽、璧、瑩、瑤、玭,陝西平涼府同知以子(慎行公)顯貴,贈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皆為四世祖,全族以五大支脈為族系,子孫興旺蕃衍,載方四十人添數千,萬曆年間是於氏家族自文登遷東阿以來最為輝煌的時期,創造這個輝煌家族史的主要人物是五世祖慎行公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及父子、兄弟、兒侄孫等幾代人,成為當地之望族,以官宦世家而著稱,世家冠名以先祖始遷之縣名稱而命名,故以明代東阿縣之名而冠之,史稱東阿於氏,古邑東阿縣城秦代為谷城,千年古城歷史悠久,使前人有懷古抒情之意,故稱東阿谷城於氏。

然明清鼎革之際,東阿於氏家族懷忠義之志前赴後繼,參加抵抗清兵的行列,殉國難者不乏其人。祖訓曰:凍死迎風站,餓死莫偷生。清道光九年《東阿縣誌》卷十四《人物誌》載六世祖於綬恭人趙氏嚴明大義,聞崇禎帝崩遂命子元美勤王。謀不成,乃赴南都以圖恢復。清兵南下勸之投誠,恭人曰:吾聞忠臣不事二主,來此非圖安身也。元燁公以言不用,時勢莫挽告。勖之曰:臣子之分,有死無二。只悉心料理國事,勿以我為念。終殉國難,忠烈千秋,其子八世祖垣公守父先靈未得攜眷回籍東阿,途徑古沛,值亂世之年不克北上東阿,阻留於沛縣城東南十五里於家樓。至此時期,各支祖先逐次由古邑東阿縣城遷移四方,先祖不矜不伐謙遜處世,部分族人聚落守望,遷居洪範於氏祖塋周圍村落等地。

追本溯源,代代相傳。東阿於氏家族承載六百餘年的家史,在乎敦本敬宗,和親睦族。追先人恩德,聯族人之誼,迪後輩自強。榮辱與共,孝慈互勸,以遂齊家報國之願。互助共進,同振家聲,共增國色。仰列祖之功績,弘吾族之家聲,承先志而知祖其佑,將來必熾而昌,是為記。

公元二零一九年歲次己亥於清明合族敬立

附:

1、墓碑圖片欣賞: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三世祖於時墓碑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四世祖墓碑

2、相關墓誌銘欣賞(請點選連結開啟)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之(1)——三世祖於時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2)——四世祖於玭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3)——五世祖於慎動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4)——五世祖於慎思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5)—五世祖於慎言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6)——五世祖于慎行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7)—五世祖於慎由墓誌銘

東阿於氏墓誌銘系列(8)——六世祖於綬墓誌銘

3、族人合力復立祖碑紀事:

在碑刻的設計上,會同續譜辦公室工作人員提前策劃,於2019年2月22日與雕刻單位交流雕刻相關問題,3月14日最終確定碑帽的設計方案,按照明代於林神道碑帽格式製作,二龍戲珠栩栩如生,修舊如舊雙面雕刻,24日碑帽雕刻完畢,26日雕刻主碑邊框花紋及碑文,30日主碑雕刻完成,雕刻墓誌銘11078字,主碑860字;4月3日所有祖碑在續譜辦公室工作人員及當地族人的共同努力下矗立於林中。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碑帽採用二龍戲珠雙面雕刻的結構形式,天宮格內用篆文寫“皇明”二字,兩側雕刻祥雲。

主碑邊框紋飾採用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萬字盤長錦即“卍”字形紋飾。 “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在“卍”字形紋飾上分別雕刻了梅、蘭、竹、菊四君子圖,分別代表著正直,無畏,謙遜和文雅,用自身感染著周圍其他人。邊框的上下方均為花開富貴圖。唯三世祖時爺墓碑紋飾除了萬字吉祥紋,還刻有萬曆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一副聖旨文聯:一代名儒襄贊朝廷之典,百年慈澤肇基家世之祥。

梅:它是四君子之首,以高潔,謙虛和堅強的著稱,代表著百折不撓 ,奮勇前進,不畏艱險的精神。

蘭:素淡清雅,寓意高潔,美好,賢德,代表遠離汙濁和腐敗,追求真善美。

竹:枝幹挺拔,青翠常綠,代表了不屈的風骨,謙虛的胸懷。

菊:迎寒而開,為傲霜之花,象徵著正直不屈,高雅純潔。

碑座紋飾前為麒麟麟吐玉書,東為荷花圖,西為牡丹圖。麒麟,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動物,古稱之為“仁獸”,多作吉祥的象徵。它有贈送的意思,也有護送的意思,能為人帶來子嗣。古代常用麒鱗借喻為傑出之人,麟吐玉書代表有傑出人士之降生的寓意,也具有旺文之意。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續譜辦公室人員去嘉祥落實碑帽雕刻質量與進度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石碑雕刻現場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立碑現場

東阿於氏——己亥清明重修於氏先塋祖碑告竣

(圖文整理:於瑞國 ,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釋出請註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