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第十三章史華茲論斷:合適的選擇,就是好的選擇

史華茲論斷:“幸福”與“不幸”

“所有的壞事情,只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這就是著名的“史華茲論斷”,源於美國管理心理學家史華茲。

史華茲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兩隻小鳥在天空中飛行,其中一隻不小心折斷了翅膀。無奈,它只好就地棲息療傷。而另一隻小鳥一邊獨自飛行,一邊在心中惋惜,覺得夥伴受了傷,太不幸了。可是它沒有注意到,不遠處一個獵人正在舉槍瞄準它。最後,這隻本以為自己很幸運的小鳥慘死在了獵人的槍口下,而它認為不幸的小夥伴在養好傷後繼續出發了。

史華茲想說明的是,幸福往往就是這樣,總喜歡披著一件“不幸的外套”走進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能不能獲得幸福,取決於我們能不能從不幸中看到幸福的影子。

事實上,時間是永不停息的,世界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幸福與不幸不是永恆不變的,眼前的一切,不過是時間軸上一個點的描述。我們只有學會從不幸中看到幸福,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扭轉所謂的不幸的趨勢。只有學會放眼前方,用心去尋找、捕捉那隱藏於不幸中的幸福,最終才會發現,在這個無限延伸、充滿變數的軸線上,自己真的得到了幸福。

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也表達了同樣的道理:

有一個農夫住在山上,他每天都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挑水。農夫有兩個罐子,他把罐子拴在杆子的兩端擔在肩上,就這樣每天去山下取水。其中一個罐子完好無損,另外一個有裂縫,每次,那個完好的罐子總是能裝回滿滿一罐子水,而有裂縫的罐子在回家的路上總是漏很多水,到家時僅僅剩下半罐水。

完好的罐子為自己的完美工作沾沾自喜,而有裂縫的罐子則為自己的裂縫感到羞恥,它總覺得愧對農夫。有一天,它實在受不了了,就對農夫說:“我要向你道歉,因為我的缺陷,你每次都只能得到半罐水,你的勞動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農夫對它說:“挑水回來的時候,別隻顧著悲傷,看看路邊的景色。”當農夫走上山坡時,破損的罐子發現自己又開始漏水了,心裡很難過,想起農夫的話,就朝下看了一下。它看到在它的身下開滿了美麗的鮮花,這些花兒在陽光裡幸福地微笑。這時,農夫說:“只有在你那邊的路上才開出了美麗的花,那是因為我早就發現你有裂縫,就在你的身下撒上了很多花卉的種子,你每天都給它們澆水。你看,花兒開得多麼漂亮啊!每當挑水覺得累時,低頭看看這些花草,我就覺得很快樂,你難道不覺得快樂嗎?”聞著一路的芳香,有裂縫的罐子開心地笑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幸福或是不幸,就像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一樣。要知道,如果沒有不幸,就像一篇文章沒有靈魂,一首詩沒有思想,僅僅是華麗辭藻的堆砌或單純的情緒宣洩,不能給人以啟迪,不能讓人深思。因為沒有經歷過不幸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不幸是人生道路的必經之路。可是,不幸的背後卻始終會隱藏著幸運,幸與不幸,唯一的區別就是看待它的角度。

史華茲論斷告訴我們,要學會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所有幸與不幸,即便是天大的不幸,只要我們能以平常心坦然地接受,把它看作人生中的必要體驗,找出蘊含在其中的幸福的因子,那麼,它也會讓你感受到幸福。

是的,不幸中也有幸福的體驗。有人說過:生活就像是剝洋蔥,總有一片讓你流淚。有些不幸就是那讓你流淚的洋蔥,換個角度看,它依然是每個人生活經歷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種“別緻的幸福”。

貝勃定律:幸福本質上是種“敏感度”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人雙手各舉著三千克的重物,這時在其左手上再加上一百克的重物時,他並不會覺得兩者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重物再加六百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雙手都舉著十千克重的物體,那麼,只有在他的左手加上超過一千克的重物時,他才會明顯感受到兩邊重量不一樣。也就是說,原來的砝碼越重,之後就必須加更大的量,人才能感覺到差別,這種現象被稱為“貝勃定律”。

“貝勃定律”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學現象,即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他對這類刺激的免疫能力會大大提升——就心理感受而言,第一次大刺激會讓第二次的小刺激變得微不足道。比如:原本一元錢的東西突然變成了十元,我們定會感到無法接受;可原本一萬元的電腦漲了一百元,我們卻不會有太大反應。

從“貝勃定律”中我們可以推論出一個鐵律——幸福遞減。簡單地說就是“得到的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少”。同樣是一個麵包,帶給一個飢腸轆轆的窮人和一個飽食終日的富豪的幸福感是截然不同的——並不是因為他們得到的幸福總量不一樣,而是兩者對一塊麵包的幸福感受能力不一樣。

正如“貝勃定律”所闡釋的,人在處於較差的狀態下,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會讓他興奮不已;而當所處的環境漸漸變得優越時,人的要求、慾望等就會隨之提升,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感覺不到幸福的時候,可能幸福依然在周圍,只是內心失去了對它的感受力。

法國有一個寓言故事:一位國王帶領軍隊去打仗,結果全軍覆沒。為了躲避追兵,他與部下走散了,在山溝裡藏了兩天兩夜,其間粒米未食、滴水未進。

後來,他遇到一位砍柴的老人,老人見他可憐,就送給他一個用粗糧和乾菜做的菜糰子。飢餓難耐的國王狼吞虎嚥地把菜糰子吃光了,當時他覺得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東西。於是,他問老人,如此美味的食物叫什麼,老人說叫“飢餓”。後來,國王回到王宮,下令廚師按他的描述做“飢餓”,可是怎麼做也沒有原來的味道。為此,他派人千方百計找來那個會做“飢餓”的老人。誰料,當老人給他帶來一籃菜糰子時,他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初的那種美味。

真正讓國王感受到幸福的不是菜糰子,而是他的“飢餓感”。飢餓時,即使是剩菜餿飯也吃得津津有味;酒足飯飽時,縱使是山珍海味也難以下嚥。這就是“貝勃定律”為我們揭示的真理。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說:“如果你不能對現在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

曾經有人做過幸福調查,對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進行詢問:“你覺得自己過得幸福嗎?”在受訪人群中,有80%的人都覺得自己不幸福,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抱怨、不滿和牢騷!

難道真的有這麼多的人都過得不幸福嗎?說到底,其實是很多人漸漸喪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滿足自己一個接一個的慾望的過程中走得太匆忙了,以至於匆忙到忘了感知過程的美好與艱辛——沒有了感知又怎麼會幸福?

幸福不是實體,而是一種感受,能獲得多少幸福,只取決於我們對幸福的敏感度。知足者常樂,時刻提醒自己:只要懂得用心去感受,幸福就一定在我們身邊。

狄德羅效應:幸福來自給生活做減法

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寫了一篇文章,叫《與舊睡袍別離之後的煩惱》。這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質量上乘的睡袍,狄德羅收到這件禮物後非常喜歡。可是,當他穿上華貴的睡袍時,突然覺得周圍的傢俱那樣破舊不堪,不但顏色過時了,風格更是和身上的睡袍不搭。於是,為了與睡袍相匹配,他就買了新的傢俱,終於讓周圍的環境配合了睡袍的檔次,可是,這樣做他卻感到很不舒服。因為,在一時的衝動過後,他發現“我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

20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提到了狄德羅這篇文章,並提出了一個新概念——“狄德羅效應”,專指這種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平衡的現象。

“狄德羅效應”被稱為“人類最難以擺脫的十大心理之一”,它揭示的是一種常見的“愈獲得愈不滿足”的心理現象,即在沒有得到某種東西時迫不及待,而一旦得到就得隴望蜀。

人們會落入“狄德羅效應”的陷阱,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意識到自己渴望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無用的。就像偶然得到了一件睡袍的狄德羅,他開始渴望跟睡袍更相配的各種傢俱,但他沒有意識到,睡袍本身並不需要傢俱來襯托——那些老舊傢俱不是配不上他的新睡袍,而是配不上他已經開始膨脹的慾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著太多可有可無的慾望。如果我們能把這些無用卻時時煩擾我們的東西從生命中清除出去,就有足夠的時間來跟隨自己的心,感受簡單生活中所蘊含的幸福。

生活需要簡單來沉澱,那些過高的期望並不能給人帶來快樂,卻一直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比如,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後就希望能擁有美好的婚姻,然後希望擁有寬敞豪華的寓所,然後希望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當這一切都實現後,許多人依然不滿足,因為還希望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成為更有錢的人,能買得起高檔商品,承受得了更奢華的消費——而最開始,我們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使自己不至於餓死而已。

正是這些永無止境的追求,讓許多人陷入“狄德羅效應”的陷阱中無法掙脫。現代人總感覺活得很累,身上揹負的重擔越來越多,原因就在於人們不懂得放棄那些生命中無用的東西,並且讓心靈承受過多的慾望和枷鎖。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狄德羅效應”的陷阱呢?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一天,蘇格拉底帶著學生去雅典最熱鬧的集市上課。逛完集市後,蘇格拉底問學生:你們在這個集市裡都找到了什麼?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說:“集市裡的東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吃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東西應有盡有。如果不是因為老師您在講課,我們一定會買上滿滿一車商品回家。”

蘇格拉底點點頭,然後說道:“我卻跟你們相反,在這個集市中,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隨後,蘇格拉底說:“當我們為奢侈的生活而疲於奔波的時候,幸福的生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簡單,比如,最好的房間就是必需的物品一個也不少,沒用的物品一個也不多。”

生活中有些無用的東西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那麼,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懂得放棄,才能制止慾望的無限膨脹,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跳出“狄德羅效應”的唯一辦法就是遏制、消減自己過多的慾望,拋棄那些紛繁而無意義的慾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簡單、美好。

鱷魚法則:關鍵時刻的取捨之道

“鱷魚法則”本是投資心理學的理論之一,也叫“鱷魚效應”。它的意思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推擋鱷魚以把腳掙脫出來,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越是掙扎,被鱷魚咬住的身體範圍就越大。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捨棄一條腿——聽上去是多麼殘酷的選擇,但其實這種現象在大自然中並不罕見:

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了爭奪被獅子吃剩的一頭野牛的殘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發生了衝突。儘管鬣狗死傷慘重,但由於數量比狼多得多,也咬死了很多狼。最後,只剩下一隻狼王與五隻鬣狗對峙。顯然,雙方力量相差懸殊,何況狼王還在混戰中被咬傷了一條後腿。

那條拖在地上的後腿成為狼王無法擺脫的負擔。眼看鬣狗一步一步靠近,狼王突然回頭一口咬斷了自己的傷腿,然後向離自己最近的那隻鬣狗猛撲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咬斷了它的喉嚨。其他四隻鬣狗被狼王的舉動嚇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在與狼王對峙了幾分鐘後,鬣狗終於夾著尾巴逃離了。

狼王毅然決然地捨棄了傷腿,因為它明白,如果這時候不捨棄,那麼失去的就將是自己的生命。殘酷的“鱷魚法則”在更為殘酷的大自然中只是一條最普通不過的、所有生物都明白的叢林法則。可是,人類離開叢林太久了,已經忘了這個法則,所以,總是不願意捨棄任何東西,最後只能在痛苦中負重前行。

人生需要選擇,也需要捨棄,關鍵時刻的捨棄是智者面對生活的明智選擇,只有懂得適時捨棄的人生,才能再續輝煌。

199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裡簡直是“怪人”:他遠離政治,從不拋頭露面,整日泡在書本中和實驗室裡,甚至,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當天,他還像往常一樣到實驗室裡去工作。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美國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領域,崔琦居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腦盲”。研究過程中的儀器設計、圖表製作,全靠他一筆一畫地完成。甚至,即使是發一封電子郵件,他也會請秘書代勞——他的說法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我沒有時間去追趕!”

崔琦捨棄了世人眼裡炫目的東西,為自己贏得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也贏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人的一生很短暫,有限的精力使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而世界上又有那麼多的精彩,這時候,捨棄就成了一種大智慧。

捨棄其實是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想得到的,捨棄一些對你而言並不是必需的“精彩”,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貪婪是大多數人的毛病,有時候,牢牢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放,就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痛苦、焦慮和不安。什麼都不願捨棄的人,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總是不願捨棄眼前的利益,或者害怕捨棄的痛苦,最後免不了被殘酷的競爭法則壓垮。有長遠目光、變通意識的人卻能毫不猶豫地捨棄,因為他們知道這會換來巨大的勝利。

“鱷魚法則”告訴我們,捨棄是為了得到——捨棄一條腿,得到了生存的機會。我們總是隻關注捨棄時的痛苦,殊不知,關鍵時刻如果我們不捨得放棄一些東西,就會遭遇更大的痛苦。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在旅途中會遭遇許多抉擇時刻,這時候,我們總要捨棄一些東西,但同時我們也會收穫很多東西……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