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紅樓夢》寫作手法探微(4)

作者:至真齋主

讖緯法是《紅樓夢》非常重要的寫作手法。何為“讖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讖和緯的合稱。‘讖’是方士、巫師編造的一種隱語或預言,預決吉凶。‘緯’指附會六經宣揚符籙瑞應占驗的各種著作。”在清代就有人把《紅樓夢》看成像《推背圖》那樣的讖緯書。據清代王堃《寄蝸殘贅》記載:“曾聞一旗下友人云,《紅樓夢》為讖緯之書。”《紅樓夢》中的讖語型別有:詩詞、曲賦、圖讖、誄文、戲文、偈子、酒令、燈謎、夢境、命名、諧音等。還有的用情節、場景、人物語言、詭異的聲音等設讖。《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只有前八十回流傳的殘書,但是,如果我們能把前八十回中的讖語、伏線全部找出來,結合批語提示,那麼我們也可以大致知道賈家的最終結局和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歸宿。

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紅樓夢》雖然主要寫的是賈家,但是卻以甄士隱家開篇。為啥要這樣寫?作者必有他的高超用意。甄士隱是個鄉宦,在本地推他為望族。甲戌本批語提示我們:“本地推為望族,寧、榮則天下推為望族,敘事有層落。”作者先寫甄士隱家的小榮枯,然後再寫賈家大榮枯,這也就是另一條甲戌本批語說的:“不出榮國大族,先寫鄉宦小家,從小至大,是此書章法。”這種“從小至大”、“敘事有層落”的寫法不由得讓我們做進一步聯想,即《紅樓夢》隱寫的是國家這個大家。甄士隱家的悲慘結局,癩頭和尚用詩讖預言:“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即英蓮被拐賣到了薛家給薛蟠做妾,甄士隱家被一把大火燒燬,投靠岳丈家也難以為繼,最後甄士隱出家。甄士隱家破人亡的結局也是在給賈家做讖,即賈家也一定是家破人亡,《紅樓夢》即“家亡血史”。賈家的結局主要是透過甄士隱解《好了歌》、元妃省親點的四齣戲、史湘雲論陰陽等做讖語來預言提示的。書中的主要人物結局是透過第五回的判詞、圖畫、《紅樓夢曲》以及書中大量的燈謎、詩詞、聯句來設讖提示。

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那麼《紅樓夢》作者用讖緯法僅僅是用來預言一個家族和各種人物的命運結局嗎?這樣理解顯然是小覷作者的立意境界和高度了。其實作者在書中設定了一個用讖緯法解讀本書的機關,那就是第五回秦可卿房間裡的《燃藜圖》。如果忽視或者曲解這幅畫,作者的良苦用心就白費了,我們對《紅樓夢》這部書的主旨立意理解也就大打折扣,而出現各種各樣的歪解也就不足為奇了。第五回賈寶玉跟著賈母去寧府賞梅花,睏倦了要午睡,秦可卿就領著賈寶玉去休息。書中寫道:

當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寶玉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也不看系何人所畫,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及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

那麼賈寶玉為什麼一看見這幅畫和對聯就說啥也不在這個房間住了呢?我們來看由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是如何解釋這幅畫的:“這是寧府上房外間所懸掛的一幅人物故事畫。故事述漢成帝時劉向校書‘天祿閣’,夜間獨坐誦書,有黃衣老人拄藜杖叩閣而進,吹杖端煙燃見向,授以五行洪範之文(見《拾遺記》)。後以此為勤學苦讀之喻,是故配此畫的聯對,亦有‘學問’與‘文章’之語。”《紅樓夢大辭典》是秉持胡適紅學的主流紅學家編纂的,因為他們堅持《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是清中期,成書於乾隆時期,作者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隱寫曹家家事。因此,為了迎合他們的這種觀點,就對書中的很多情節進行牽強附會的曲解,誤導了廣大讀者,致使《紅樓夢》的真相被長期矇蔽。

胡適紅學一貫反對“索隱”,並且嘲笑“索隱”是猜笨謎。可是,《燃藜圖》這幅畫挖掘出《拾遺記》記載的劉向校書天祿閣,黃衣老人贈送他“五行洪範之文”就是要靠“索隱”才挖掘出來的。胡適紅學雖然嘴上反對“索隱”,實際上卻在用著“索隱”,《燃藜圖》如此,曹寅四次接駕也是透過趙嬤嬤講甄家接駕的故事索隱出來的。《紅樓夢》開篇作者自雲,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故曰甄士隱云云。批書人又在甄士隱出場時對他的名字做批:“託言將真事隱去也”。作者和批書人說的很明白,本書的一個重要寫作手法就是“將真事隱去”。既然將真事隱去了,那麼隱去的真事就必然藏在書中,作者也會故意設定“機關”讓我們把隱藏的真事索隱出來。如果我們只是囫圇吞棗地讀作者敷衍的“假語村言”表面故事,而不把隱藏在情節中的真事索隱出來,又如何知道作者寫本書的真正主旨立意呢?因此,索隱是解讀《紅樓夢》最重要的方法,比考證都重要。索隱是探求隱微奧秘的道理。《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孔穎達這樣註解“索隱”一詞的含義:“索謂求索,隱謂隱藏。”因受胡適紅學的誤導,一些紅迷把索隱說成是“猜笨謎”、“自娛自樂”,以致談“索”色變,甚至嘲笑,這是導致《紅樓夢》真正的主旨立意至今被埋沒,而曲解《紅樓夢》的胡適紅學卻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劉向)

《燃藜圖》這幅畫確實是《紅樓夢大辭典》所說的劉向的故事。據《劉向別傳》和六朝無名氏《三輔黃圖·閣部》所載:“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燃,因以見向,說開闢已前。向因受《洪範五行》之文,恐辭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向請問姓名。雲:‘我是太一之精,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餘略授子焉’。至向子歆,從向受其術,向亦不悟此人焉。”《紅樓夢》作者設定《燃藜圖》並不是要教育賈寶玉、賈蓉等,讓他們透過什麼“劉向勤學”的故事而自勵發奮讀書,這個典故的核心也不是劉向在天祿閣讀書,而是太一精贈給劉向一部《洪範五行》。劉向乃是漢朝皇室宗親,太一精授他《洪範五行》及天文地圖之書,以開其聾聵,讓他廣佈“天人感應”學說,警示當朝及以後各代統治者。那麼《洪範五行》是怎樣的文章呢?

《洪範》是《尚書》裡的一篇文章。《尚書》又稱《書》或《書經》,它是自堯舜至夏商周跨越兩千餘年的歷史文獻。由孔子編纂並作序。是儒家經典之一。據《漢書·五行志》記載:“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箕子是紂王的伯父,官太師,封於箕。紂王荒淫,不理國事。箕子進諫不被接受,於是佯狂為奴。周克商的前一年,紂王殺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又命召公釋放箕子。後二年,武王訪問箕子,問殷為何滅亡,箕子不忍說殷的惡政。於是武王改問上天安定下民的常道,箕子便告以洪範九疇,意即大法九類。史官記錄箕子之言,寫成《洪範》。《洪範》託武王與箕子對話,言大禹治水有功,上帝錫予其“洪範九疇”。其中提出木火土金水五行及其效能作用。主張天子建立“皇極”,實行賞罰,使臣民順服。認為龜筮可以決疑,政情可使天象變化。

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董仲舒)

《洪範》成為漢代“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基礎。董仲舒生於公元前179年。他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學說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思想體系,被譽為儒家大儒。元光元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對曰:“陛下發德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習,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詩》曰‘夙夜匪解’,《書》雲‘茂哉茂哉!’皆強勉之謂也。”

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學說。他把《春秋》中所記載的自然現象,都用來解釋社會政治衰敗的癥結。他認為,人君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於民”,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以譴告人君。如果這時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會使人君失去天下。劉向繼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在《洪範五行傳論》一書中,他梳理了自西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至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的符瑞和災異。他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為理論,論證符瑞和災異與國政得失的關係。雖然此書已佚,但在《漢書·五行志》中儲存了《洪範五行傳論》約一百五十二條。其中論災異跟後、妃、君夫人及外戚間關係的約三十一條,論災異跟君主失勢、國家敗亡間關係的約三十九條。

董仲舒、劉向的天人感應論都屬於庶徵讖緯學說的範疇。庶徵指各種徵候。《尚書·洪範》雲:“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讖有吉讖、兇讖,是指預示吉凶的隱語,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讖有讖言、圖讖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為秦代的一句讖言。“緯”即緯書,是相對於經書而言的,是由經書所衍生出來的,緯書以神學觀對儒家經典作出闡釋,旨在宣揚國家治亂興衰、帝王將相出世等都是天意的安排。東漢時流傳的“七緯”有《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孝經緯》和《春秋緯》。讖緯學說主要以河圖、洛書的神話、陰陽五行學說及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為理論依據,將天災人禍、怪異現象與王朝興衰聯絡起來。

這種庶徵讖緯學說當然也被文學作品所吸收。《三國演義》第九回,一首小兒歌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不但預示了董卓專權暴政階段的結束,也宣告了各路諸侯你爭我奪、此消彼長、競相逐鹿、爭雄問鼎時期的開始。第六十二回,山林隱者紫虛道人以讖語的形式預言劉備入川及後事:“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臥龍昇天。一得一失,天數如然。宜歸正道,勿喪九泉。”果然在入川路上,道號鳳雛的龐統輕敵冒進,在落鳳坡被張任佈下的伏兵萬箭穿身。結果使“龍、鳳”兩智者一東一西各輔川、荊的設想落空。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劉備只得入川建蜀。在其他文學作品如《拾遺記》、《搜神記》、《博物志》、《水滸傳》等都有利用讖語預言故事發展、人物命運的情節。而《紅樓夢》是運用庶徵讖緯手法的集大成者。書中這類例證很多,每一個讀者都耳熟能詳、俯拾即是。賈寶玉看到太一精傳授給劉向《洪範五行》,唯恐讖語中的兇讖成真,賈家敗亡,於是他內心恐懼堅決不肯在這個房間休息了。

何為讖緯法?《紅樓夢》運用讖緯法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紅學家和紅迷誤將《紅樓夢》開篇女媧補天的故事僅僅當做神話,認為與本書的歷史背景、主旨立意無關。幻化成通靈玉的補天石隨神瑛侍者來到人間,經過幾世幾劫的造歷之後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把自己的經歷撰寫成一部書,並題詩:“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補天石是作者自譬,“無材可去補蒼天”這豈不是國家江山淪陷而無力迴天的自嘆嘛!且《石頭記》正文開篇即言:“當日地陷東南”,這可不是神話故事了。地陷東南是指國家的東南一隅受到侵犯,導致江山淪陷。這是用庶徵讖緯筆法來預示書中接下來要寫的國家災難,而不是指一家一戶的遭難。作者在第五回設定《燃藜圖》其用意就是利用災異現象對皇家、王朝進行警示,也必然會在以後的情節中用到它,不然就成了閒筆、贅筆。果然在第七十七回賈寶玉看望重病的晴雯後跟襲人的對話中涉及到了庶徵讖緯:

寶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頭的。”襲人忙問何兆。寶玉道:“這階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無故死了半邊,我就知有異事,果然應在他身上。”襲人聽了,又笑起來,因說道:“我待不說,又撐不住,你太也婆婆媽媽的了。這樣的話,豈是你讀書的男人說的。草木怎又關係起人來?若不婆婆媽媽的,真也成了個呆子了。”寶玉嘆道:“你們那裡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樣,得了知己,便極有靈驗的。若用大題目比,就有孔子廟前之檜,墳前之蓍,諸葛祠前之柏,嶽武穆墳前之松。這都是堂堂正大隨人之正氣,千古不磨之物。世亂則萎,世治則榮,幾千百年了,枯而復生者幾次。這豈不是兆應?小題目比,就有楊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藥,端正樓之相思樹,王昭君冢上之草,豈不也有靈驗。所以這海棠亦應其人慾亡,故先就死了半邊。”

賈寶玉列舉的這些歷史人物都跟當時的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孔子是儒家創始人,在封建社會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諸葛亮輔佐漢室宗親劉備建立蜀國,希冀匡扶漢室統一國家,六出祁山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岳飛是抗擊金國的民族英雄。楊貴妃使唐明皇整日沉迷享樂,疏於朝政,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差點亡國。王昭君與匈奴首領和親,使漢朝與匈奴和好免於戰爭。賈寶玉把自家院子的一株海棠花死了一半,跟晴雯的死聯絡起來,又舉出孔子廟前的檜樹、墳前蓍草,武侯祠前的柏樹,岳飛墓前的松樹,說“世亂則萎,世治則榮,幾千百年了,枯而復生者幾次。這豈不是兆應?”這就是庶徵讖緯與國家興衰治亂的關係。作者借賈寶玉之口說出這種思想,賈家豈不是以家喻國? 賈寶玉觀《燃藜圖》心中不快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因為“劉向勤學”的典故刺激到了他,而是《洪範五行》的庶徵讖緯學說讓他害怕,唯恐賈家(皇家)將來一語成讖而敗亡。

胡適紅學不但錯解了《燃藜圖》的寓意,這幅畫旁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也同樣被胡適紅學曲解了。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對這副對聯解釋道:“此聯懸於寧府上房內《燃藜圖》旁,意謂能夠精通人情世故,也就是學問,就是文章。作者將勸人勤學苦讀的《燃藜圖》與勸人精通人情世故的對聯安排在一起,不無諷刺之意。”這樣解釋這副對聯是不著邊際的。這副對聯是針對《燃藜圖》書寫的,《燃藜圖》的真正寓意是用庶徵讖緯對當朝的人們起警示作用,即董仲舒所說:“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這副對聯的上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含義是:“把人世間的一切現象精通了都是學問”。下聯“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含義是:“把民情人心通達了就明白了其中的奧秘”。“人情”在這裡是指“民情,人心”的意思,例如,《史記·李斯列傳》:“且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北齊書·盧文偉傳》:“善於撫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頗得人情。”而“文章”一詞在這裡是“曲折隱蔽的含義、奧秘”的意思,而不是指“著作、作品”,否則就與上聯的“學問”一詞不對仗。在這副對聯處批書人說:“看此聯極俗,用於此則極妙。蓋作者正因古今王孫公子,劈頭先下金針。”批書人提示我們,作者在用董仲舒、劉向的“天人感應”“庶徵讖緯”學說,以古今王孫公子們不忠不孝、荒淫無度導致亡國破家的教訓而發出警示。這就是作者運用讖緯法寫作的主要目的。《紅樓夢》是一部警世書,對當今和未來具有永恆的警示意義。

———————————————————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階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