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胡適在《鏡花緣考證》裡,評價《鏡花緣》為“第二流佳作”。小說以獨有的創作形式和新奇的藝術構思,在我國文學史上贏得了較高的地位。而在筆者多年的研讀後,亦覺得《鏡花緣》是承受了《紅樓夢》的藝術影響,而創作出來的“第二流佳作”。兩部小說均是從看懂女性更細膩的的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壹、《鏡花緣》對《紅樓夢》的借鑑和繼承

、兩部鉅著開篇引言之無獨有偶。

《紅樓夢》曹公開篇:

作者自雲:因曾經歷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真事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又自雲:“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己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飲甘饜肥之日,自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其短,一併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牗,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防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閱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假語存”云云。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鏡花緣》汝珍開言:

昔曹大家《女誡》雲:“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此四者,女人之大節而不可無者也。今開卷為何以班昭《女誡》作引?蓋此書所載雖閨閣瑣事,兒女閒情,然如大家所謂四行者,歷歷有人:不惟金玉其質,亦且冰雪為心。非素日恪遵《女誡》,敬守良箴,何能至此。豈可因事涉杳渺,人有妍媸,一併使之泯滅?故於燈前月夕,長夏餘冬,濡毫戲墨,匯為一編;其賢者彰之,不肖者鄙之;女有為女,婦有為婦; 常有為常,變有為變。所敘雖近瑣細,而曲終之奏,要歸於正,淫詞穢語,概所不錄。其中奇奇幻幻,悉由群勞被謫,以發其端,試觀首卷,便知梗概。

從上述兩部鉅著的開篇,非非斗膽猜測,李汝珍的“昔曹大家……”明面是直指以東漢史學家、皇上皇后的女老師班昭撰文的《女誡》做全書主旨。此意在於有利於本書於官於民都能通暢流傳出版,因為對於一部書來說,作者思想性的長期存在,才能具備其寫作的價值和意義。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而當時,曹雪芹的《紅樓夢》一度被定為清朝禁書,大大的延遲了其在民間流傳和普及的程度,並一度殃及性命。這在一個作者來說是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實。紅樓夢成書之後,命途多舛,一度在乾隆朝被列為禁書,以至於後四十回原稿散佚,至今蹤跡全無。最後以高鶚、程偉元的續作得到了民間最大多數的認可,才得以現代完本流傳下來。

張愛玲在其撰寫的《紅樓夢魘》中開篇就說道:“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兩篇鉅著因緣何在,又有何牽連?

在清朝文字獄大興的時代,真正被最後引爆的,則是《紅樓夢》開篇便豁然矗立在人們面前的那兩座巨大府第——寧國府與榮國府!何謂“寧國”?欲國家安寧也。何謂“榮國”?欲國家榮耀也。論榮耀,榮國府賈政長女《賈元春才選風藻宮》,貴為皇妃,隨後又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皇恩重元妃省父母》,這份榮耀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曹雪芹最早期的《紅樓夢》版本中,偏偏就在開篇不久的第十三回,偏讓那個寧國府當家兒媳婦秦可卿,一條白絹吊了卿卿性命,暴死在天香樓上(此處以脂硯齋之批註為據,今版為改編版),最後由榮國府的大管家鳳姐牽頭,弄出個驚天動地的“大出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國無寧日,焉有榮哉?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秦可卿之死87版紅樓夢

因此鑑於這一說法的揣度和流傳,難免遭到統治者的聯絡,而後來的幾朝皇帝,則因為紅樓夢中對於年輕男女的愛情描寫追求激烈,因為認為有“宣淫”之嫌,封建衛道士們就依舊把它列為禁書,導致這部宏篇著作多舛而跌宕的命運。

因而《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該是受了《紅樓夢》命運的影響,才有了其曹大家班昭的開篇引言做序吧,畢竟這位漢代史學家,曾出任皇帝皇后甚至是皇太后的老師,並著有訓誡女子德行的著作《女誡》,以此為榮,流傳萬世。那麼其《鏡花緣》選這種即暗喻曹雪芹,又明指曹大家班昭的手法,可謂一箭雙鵰,任誰也說不出什麼去。

雖然在那個時代,《紅樓夢》的流傳被列為禁書,但續書者程偉元、高鶚曾說:“予聞《紅樓夢》膾炙人口,幾二十餘年”,“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可謂不徑而走者矣”。而到了一七九一年,程、高擺印出版的百二十回《紅樓夢》,“一時風行,幾於家置一集”。基於上述原因,相信愛書之人李汝珍,必也是曾宛轉周折,想盡辦法的看過曹公的《石頭記》的。因為李汝珍之好友、妻兄許喬林在《鏡花緣》的題詩裡有這樣的詩句:“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這句話足以說明了《鏡花緣》的成書是受著《紅樓夢》的影響。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說完李汝珍對曹雪芹隔空相惜的因緣,再回過頭來看曹公開篇我之今譯“雖然我的罪孽不可免,但是閨閣之中一直以來就人才輩出於我,因此不可因為我的頑劣不端,一併將其巾幗不讓鬚眉的品性才情抹殺,……雖然我資質不夠,但也不妨假借他人之語,村夫直言,寫一段故事出來,也可為我認識的閨閣女兒的事蹟,寫傳記昭告天下,使世人真正認識到,這屆女流為何譭譽參半,又因何清奇盛才而流傳於世。

而李汝珍的開篇亦有我譯:這本書所寫的雖然是閨閣女兒家之閒情瑣事,然而正如曹大家所說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四種女性代表,歷來就有,不僅僅本質高貴,且冰雪聰明。若不是當初遵守《女誡》中的教導,何以有今日的成就。因此又豈能因為這些女子所經歷的事蹟在社會貢獻中顯得渺小不足為道,亦或這些女子有美醜之分,就將其事蹟一併隱去,糾此緣由,我才有了不管此篇一寫經年,耗費多少心血,也要為她們的事蹟編寫成書,表彰其真正的賢良聰慧,批判其虛假卑劣不屑的行徑之……”

此前我們遍翻《紅樓夢》以後的幾十部長篇小說,都沒有類似這樣的開頭,而唯有這部《鏡花緣》與其結構之相似,內涵亦直指女性,因此我相當篤定的認為,李汝珍是受了曹公的啟蒙,才有此著作的產生。畢竟,與曹雪芹相比,李汝珍也實為其半個世紀以後的後生仔。

貳、《紅樓夢》與《鏡花緣》人物形象的塑造,一個開花,一個結果。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對於非非而言,看過這兩部書後一經多年,對紅學仍有深入探究之心。曾分別看過張愛玲、周汝昌、劉心武三位紅學專家的著作。每次看都有新的發現和領悟。讓人感嘆其偉大之處。而對《鏡花緣》則是每每想起,則是覺奇趣玄幻,妙趣橫生。尤其對唐小山百花仙子的風骨尤為讚歎。許是非非才疏學淺,對《紅樓夢》中的女兒們是每每念及,便覺胸悶氣短,嘆其中之女子,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無一讓人一紓胸氣之人。

當然我們說一部著作,其之所以能稱為名著,自是因為其對社會價值的貢獻和引人深思的內涵意義所在。《紅樓夢》就是這麼一部現實主義小說,而《鏡花緣》卻是作者一廂情願的奇思妙想,最終還把其對提高女性地位的初衷,大有引回到三從四德的《女誡》中去。因此有點自相矛盾的殘點所在,終究不能與曹公的《紅樓夢》相提並論。但其相似之處,又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其實也可說是曹公給了李汝珍靈感而作,在現實主義的無奈下,給予了作為當時來講超現實的昇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

、均已十二為由,分出個子醜寅卯。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從這兩部鉅著的人物分析上我們看得出,雖然其構思有如出一轍之嫌,比如《紅樓夢》裡榮寧二府所牽涉的女子有二百多人,突出描寫的也有二三十人之多。而《鏡花緣》裡描寫的主要人物也是將一眾女子喻為“百花”、百花仙子等各色女仙。我們來看這百花中有“十二師”、“十二友”、“十二婢”之分,在海外還有“名花十二”等等。而《紅樓夢》第五回有“十二釵”判詞,概括地描繪出主要人物的性格,暗寓她們的命運和身世。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又分為三冊:正冊十二釵,副冊十二釵及又副冊十二釵。

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有: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金陵十二釵副冊:香菱 薛寶琴 尤二姐 尤三姐 邢岫煙 李紋 李綺 夏金桂 秋桐 平兒 齡官 嬌杏;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 襲人 鴛鴦 小紅 金釧 紫鵑 鶯兒 麝月 司棋 玉釧 茜雪 柳五兒。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鏡花緣》中的人物則引以原文:“公主道:“聞得向來你將各花有‘十二師’、‘十二友’、‘十二婢’之稱,不知何意。此時主上正在指撥宮人炮製牡丹,趁此無事,何不將師、友、婢的寓意談談呢?”上官婉兒道:“這是奴婢偶爾遊戲,倘說的不是,公主莫要發笑,所謂師者,即如牡丹、蘭花、梅花、菊花、桂花、蓮花、芍藥、海棠、水仙、臘梅、杜鵑、玉蘭之類,或古香自異,或國色無雙,此十二種,品列上等。當其開時,雖亦玩賞,然對此態濃意遠,骨重香嚴,每覺肅然起敬,不啻事之如師,因而叫作‘十二師’。他如珠蘭、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類,或風流自賞,或清芬宜人,此十二種,品列中等。當其開時,憑欄拈韻,相顧把杯,不獨藹然可親,真可把袂共話,亞似投契良朋,因此呼之為‘友。至如鳳仙、薔薇、梨花、李花、木香、芙蓉、藍菊、梔子、繡球、罌粟、秋海棠、夜來香之類,或嫣紅膩翠,或送媚含情,此十二種,品列下等。當其開時,不但心存愛憎,並且意涉褻狎,消閒娛目,宛如解事小環一般,故呼之為‘婢’。惟此三十六種,可師,可友,可婢。其餘品類雖多,或產一隅之區,見者甚少;或乏香豔之致,別無可觀。故奴婢悉皆不取。”

從上述兩部的內容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鏡花緣》的確是仿《紅樓夢》中人物結構來寫女性中各自不同的品性。給她們以“人以群分”的手法,讓世人在這“十二”又“十二”中,品味出其不同層次的品性、學識、容貌與氣質。鏡花緣中的百花爭雄與紅樓夢中百花仙子誰冠群芳的手法幾乎相一致,其所要表達的正所謂“氣味相投”的意思,而“氣”在女子身上喻為氣質,“味”則喻為情趣、趣味。因此不同層次的女子對不同的情趣與氣質自然又有不同的追求。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二人均把女子劃分為十二的原因。而據非非猜測,十二這個數字,則是根據中國自古的十二個時辰,十二生肖而來,其作者的言外之意,亦是讓看官們藉由此處,對所述之女子,自己區分出個子醜寅卯的意思吧。

、《紅樓夢》如果是在提出女性命運之因,《鏡花緣》則是為解決女性命運之果。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眾所周知,曹公寫《紅樓夢》一是為了突出大時代下家族的興衰;二就是為了凸顯那個時代下女性,不被重視,只能隨波逐流的命運。從第一回寫香菱的身世,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為引,展開了對女性命運不公的書寫。

因此前面我說對於《紅樓夢》這本書,我更喜歡翻看脂硯齋的點評和周汝昌等紅學大師的紅學研究。因為一想到其後悲傷的命運,就心生悲慼。

原本一院子水做的女兒們,個個冰清玉潔、才貌出眾,嬌生慣養,卻十幾載春秋的光景,就死的死、賣的賣、下嫁的下嫁,好不悽慘。

但正是曹公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寫出了那個時代女性縱有驕人的才情,卻也無法突破封建制度下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縱是巾幗不讓鬚眉,豪情萬丈的探春最終也不得不頂著公主的名義,和親遠嫁。

而不在榮寧二府內的另一個烈女代表,尤三姐因為不堪被柳湘蓮誤會,自刎而死。這些自身剛毅的女子在那個時代下尚且不能自主,不能自保。

其他這些徒有一腔心高氣傲,冰清玉潔風骨的女兒們,又焉能躲過曹公早就埋伏好的劫難之箴。但讓我最欣慰的卻不是留下來苟活的女兒們,而是在大觀園還未完全凋落時就已死去的女兒。黛玉之死雖然是高鶚執筆,卻讓我感受到作為作者對她的偏愛之情。

黛玉終究是還完了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便仙去了。雖是在情感上,受盡了府內人的“閒氣”,落得個“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下場,卻終究沒有經歷大家族的破落和自己無處容身之窘迫。這不是偏愛是什麼?

高鶚的續寫,最好之處是讓黛玉保持了女兒家的清明之心與高潔之情,沒有把她也推向衰敗無奈之處,她的死類似於一種高潮中的愕然而止,這才是高鶚的高明,以這樣一種結局,讓大家都心存不甘,對黛玉這樣一位主角人物之死難以釋懷。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反之,若是讓這麼一個心高氣傲的林妹妹落入他人之手,流離失所,才是曹公當初之不忍和不願吧。只是逝者的離去,加快了寶玉看破紅塵的腳步,隨之而來的家族沒落,婚姻的不順,讓寶玉這塊頑石在經歷了警幻仙姑指點的人間風月後,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引渡,回到青埂峰“復還本質,以了此絳珠還淚的公案。因此說曹公的這部《紅樓夢》雖然提出了那個時代的問題,尤其是女性命運不能自主,不被重視的問題。卻終究沒有得到解決,而是把命題拋給了時代,因此在當時那種制度下,是在挑戰皇家權勢的底線,是在要一個說法。但終究如他自己書中所表達,無錯之人卻共同製造了一個偉大的悲劇,乃是”悲劇中的悲劇”。《紅樓夢》這部書的命運,和他書中描寫的家族命運,女兒們的命運一樣,被時代埋沒,只能私下流傳,卻無法作為當時一部名正言順的著作問世。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而《鏡花緣》雖然也是筆觸一致,並描摹曹公的思想結構,也寫女兒們的風骨,但他卻使他筆下的女兒們昇華了,李汝珍用他自己清奇的寫法,讓他的女孩們搖身一變穿越回了那個任用女將,思想開放的大唐武后周朝。

大家都知道,武曌創立了周朝,又因為其自身的原因,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對女官上官婉兒厚愛有佳,李汝珍就是順著這根藤蔓,使得他筆下的一眾女子,變成了各司其職的百花仙子,並在小說的開頭亦埋下一個神話的伏筆,大意是這樣的:在王母娘娘壽宴時,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並對其立誓,若百花在不應齊放時違令齊放,自願墜入凡塵,受一世磨難。

後心月狐奉玉帝詔下凡,臨行時,嫦娥告訴她,當令百花齊放,以顯威名。於是,心月狐下界,轉世成為武家女兒,後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才人。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遊,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

於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鏡花緣》這部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紅樓夢》映《鏡花緣》“十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插入武則天在位建立周朝時對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貢獻。武則天在位時對女性地位提高所做的事:

1、允許女人參政,公開讓女人參與科舉考試;

2、規定婦女一樣可以參加經濟勞動,寡婦和男人一樣可以得到國家授田;

3、破除原來父死守孝三年母死守孝一年的古禮,規定父母死子女同樣守孝三年;

4、革除男子死後女子不能改嫁的封建禮教。這樣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男尊女卑的觀念,極大地提高了婦女的地位,唐代女性的社會地位,與其它朝代完全不同。

正是這段歷史,給了李汝珍豐富的創作靈感,從而使這部小說最終成為一部女性勵志小說。在根本上提出了對女性地位的解決方案。而這部小說的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在非非看來,他還結合了中國古代兩大名著的構思,即《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兩部。因為小說的前半部描寫遊歷各國所見到的奇聞軼事,大有西遊記中,唐僧帶著四個徒弟遊歷各國,取得通關文牒的構思。

西遊記中的原文:於是三藏送上了通關文牒。“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覽畢,收了。

《鏡花緣》的後半部則開始描述被貶下凡塵的眾仙女先後在各地被找到,並一起來到武則天的周朝,參加科舉選才女的考試,有一百位才女中選,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非非想說,這是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穿越小說?大約也是穿越小說之鼻祖吧。《鏡花緣》前半部文風詼諧,趣味性強。遊歷各國的經歷,使我們看到了作者反對男子對女子的壓迫,尤其是對於纏足、穿耳這些摧殘人類肢體的行為,表示憤怒的抗議。胡適稱頌說:“這種制度便是李汝珍對於婦女問題的總解決。”

綜上所述:

就一部小說而言,如果說《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卻因而引人深思。那麼《鏡花緣》則最終是一部喜劇,因為作者在通篇都基本上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主張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應自幼讀書,和男子同樣參加考試,從而解決曹公在《紅樓夢》中一眾女兒的命運。但是願望終究是願望,李汝珍雖然想借此書中的如童話般的故事,引起社會迴應,卻最終以“鏡花水月”這種看似不徹實際的想法來給本書冠名為《鏡花緣》。此為其不自信不明確的觀點表達之一,同時也表明了他對當時封建主義皇權的屈服和順從。

《鏡花緣》這部小說雖然描繪的神幻詼諧、引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但其後半部卻通篇說教居多,失去了前半部的奇思妙想,甚至很有點牽強附會的意思完成了此書。因此此書被後人評為“第二流佳作”。

亦因為其思想性的不夠明確,和在結構與創新上並沒有自己的突出處,又因與《紅樓夢》從結構到構思均有相似之處,被魯迅曾批為“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當然一部鉅著能夠流傳至今,必有其可參考之價值,非非今日之所以寫這兩部名著之比較,也是希望能引發世人對讀書,評書之各抒己見之意,畢竟每一代人的閱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都不相同,因此應有新一代的人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在這些名著中找到亮點,和針對時弊之所用,供世人參閱,研讀。同時非非在最後引用許喬林那句點評,並改一字為:“百年未醒紅樓夢,又結花飛鏡裡緣”來作為本文的結語吧,也許這就是我們評書論典的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