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之道:與其練達,不若樸直;與其拘泥,不如豁達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明]洪應明

《菜根譚》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華的彙集。匯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可謂處世立世之寶鑑,修身養心之真經。

今天,圍繞涉世有道的問題,來談一談人生的價值堅守。最近,文藝圈發生了許多演員、歌者三觀不正的低劣問題。這一問題的發生,根子在缺乏人生心性根基的紮實修養,同時也是不良世俗文化“點染也深”的結果。

涉世之道:與其練達,不若樸直;與其拘泥,不如豁達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

人生有經歷,經歷得多,有時看問題就變得圓融,為人做事就會十分圓滑和討巧。但經歷多,非必是閱歷深,也非必是為人處事上的老道、持重。或許,將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歷事深,機械亦深”。機械心一旦紮根,便會成為老謀深算的滑頭。

在我們身邊,都可能有左右逢迎、八面玲瓏的人存在。這樣的人喜歡看人眼色行事,見人下彩碟,出於一味討好人而曲意奉承,看似“聰明絕頂”,實是丟掉了心靈的主心骨。

機械權謀深者,一旦為寵辱、利害心所捆綁,就會患得患失,寵辱若驚。為了謀取利益,獲得名譽,就會不擇手段,詭計多端,以至於權謀、詭譎之術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美其名曰“為人高明”和“處事精明”。

人的一生,改變習慣難,改變習性更難。權術的習性一經形成,便成為謀生的技藝和營生的依賴。放棄習性、權術,就意味著謀生的“把式”丟了,生活的“能耐”沒了,必然無所適從。

面對市場經濟中社會追名逐利的不良价值趣向和風氣,我們完全可以“涉世淺”為幸。因為我們在“點染亦淺”中,尚沒有泯滅良心,沒有丟掉童真之心,還可以復歸真實的初心,復原忠誠的本心。

人生的“涉世淺”,非是孑然一身的孤芳自賞,也非是直來直去的粗俗愚昧,而關鍵在於“點染亦淺”,亦即是不與世俗不良傾向同流合汙,而保持住一點清醒和冷靜,不為惡習侵染而玷汙。

涉世之道:與其練達,不若樸直;與其拘泥,不如豁達

人生價值之修為:與其練達,不若樸直。

人生的練達,或者說通曉人情世故,有時會喪失正氣凜然的銳氣,丟掉仗義執言的正直,失去敢於較真的脾氣。沒有了銳氣,就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有了正直,就會臨陣脫逃、見義不勇;沒有了脾氣,就會對不良風氣見怪不怪。

練達者,若是有了心機,多了心計,成了滑頭,就會成為孔子所謂的“鄉愿”一類人。人一旦有了心機,便會損害真誠,而耍弄聰明、巧詐;人一旦多了心計,便會傷害正直,而玩弄計謀、詭計;人一旦成了滑頭,便會喪失耿直,而捭闔陰謀、諂媚。

人生修為的“與其練達,不若樸魯”,並非否定“練達”的明智,而在於以“樸魯”駕馭智慧、聰明。智慧、聰明,服務於真誠,則為正派的道術;智慧、聰明,服務於心機,則為邪道的詭譎術。權術之用,正如曹操所說: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

通曉人情世故,若能不失其純樸之真,以恬淡養智,以真誠用智,便會把真實、合理和科學,貫注在達善之價值目標的工夫、路徑和辦法上,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道術,就是堅守德真的人生智慧。

通曉人情世故,若能不失其直爽之正,堅持委婉地講真話,巧妙地說實話,默默地幹實事,就能既可不失原則,又能靈活應對;既可不傷人情面,又能堅守自己的坦蕩人格。

涉世之道:與其練達,不若樸直;與其拘泥,不如豁達

人生價值之修為:與其拘泥,不若豁達。

現今社會中,人們為生活奔波,為利益計較,為名利相爭,而不免有“世態炎涼”之感。人人自顧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人與我之間,不自覺地豎起了藩籬;在心與心之間,無意識地立上了牆垣。

有的人將生活的座右銘,由互助互幫的樂於助人,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生的交際和禮尚往來,若讓相互防備、猜忌成為主流,則將人心不古,江河日下。

人既有了防備之心,就會在為人處世上多個心眼,留有一手,甚至把“不可相信任何人”當成了心中的“妙方”。一有了這樣的心理,在與人交往上便不會有掏心掏肺的肝膽相照,在做事上便不會有同心同德的同舟共濟。

人生一旦有了相互防備之心,便會成為“曲謹”之人。一經落入“曲謹”的境地,就會斤斤計較無關緊要的小事,惟恐落人口實;一味拘泥於細枝末節,惟恐落人把柄。小心謹慎,完全成為了防患之需要,而偏離了進德修業上的精益求精。

一個心眼小的人,或是視野、心識狹隘使然,或是私心、防備之心作怪。心識狹隘,可以透過開闊視野,提升站位,加以彌補;私心作怪,習以為常,則需要自我革命,方能得以解脫。

人生品性的“疏狂”,非是不要謹小慎微、防微杜漸的敬慎修為工夫,而是旨在規避和不落入縮手縮腳、左顧右盼,以及小肚雞腸、膽小怕事的不良習性。人生的“致廣大”(《中庸》),豈能不需要“盡精微”的修為?

在人品的“疏狂”上,不妨有立於世俗中的一些清高。與其同流於不良習氣的渾渾噩噩、迷醉於追名逐利之熙熙攘攘,不若唯我獨醒、清高自守。誠心地保留自己的那份天真爛漫,保守自己的那個鴻鵠之志,保持自己的那種獨立之操。

在人品的“疏狂”上,不妨有放飛真性的一絲豪放。與其是拘泥於小事、侷促於小節的謹小慎微,不若成為奔放灑脫、粗獷豪邁的精神自主。誠懇地保留自己的一身氣魄,堅守自己的一點俠氣,擁有自己的一絲膽略,固守自己的一分執著。

在人品的“疏狂”上,不妨有通情達理的一分豁達。與其坐井觀天、故步自封,不若敞開心胸,放大心量。誠摯地保持心靈上的開放包容,堅定心胸上的敞亮大度,秉持精神上的與人為善,固守人格上的樂觀豁達。

在人品的“疏狂”上,不妨有正氣浩然的一點傲骨。與其媚俗而迎合世俗的低檔粗鄙,不若高風亮節,獨樹一幟。誠實地保守自己的俠骨丹心,保持自己的卓而不群,保證自己的獨善其身,保留自己的義薄雲天。

涉世之道:與其練達,不若樸直;與其拘泥,不如豁達

人生與其圓滑世故,巧詐機警,老謀深算,不若保留天真爛漫,堅守清新氣象,執著剛正不阿,追求肝膽相照。

人生與其瞻前顧後,小心謹慎,拘泥侷促,不若堅定恢弘高明,堅守正氣凜然,追求登高望遠,實現鴻鵠之志。

謹以此,與同不良習俗鬥爭、堅定“四個自信”的諸君共勉。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