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活怎麼理解

生活是什麼?不同人的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環境展現給人的有不同的樣子。

生活,簡單說就是過日子。為柴米油鹽奔波,為一日三餐勞累,為養兒育女操心,為蠅頭小利鬥來鬥去,為婆婆媽媽爭執不休,為瑣碎雜事愁事傷透腦子,為防不勝防費盡心機,為自尋煩惱無聊無趣。閒著嫌煩,忙著嫌累,苦嫌命歹,窮嫌出身;沒有想有,有了想多,多了不拒,人心難滿,這是不是生活,還是本不該如此。

生活,實質上是有生才去活。生沒有選擇,決定了你最初的出身。而活取決於後天,是個複雜且又絕不是瞬間之事。生不見得都附有條件,而活是絕對需要條件。

生活是個什麼味道呢?有人說酸甜苦辣皆為生活。其實生活有千萬味,只是味道太多,不用心是很難體會得出,要不就是來不及體會,生活又匆匆而過。

理髮的時候正在聽他們聊前面理過發的人。那人妻子走了多年,自己兒女均已成家,自己也有份事業,年收入在二十萬左右。妻子剛走並不打算重新組建家庭,現今子女有了自己的家,日子過得不錯,只是自己覺得孤單些。前不久,經人介紹與認識了一位還算中意的人,並準備確定關係。只是這女的還有未成家兒子,而那男的子女不太同意父親成新家。這當中的原因便是,一旦男的成家,就要為女的孩子及家庭承擔不必要的責任和義務。這麼一來,男的自己的兒子或許就再也不能從父親這裡得到半點好處。

不少人就笑話這男的,放著好日子不過,非得吃這個苦頭,遭這個罪。

好多年前認識一位老人。剛退休那年,老伴走了。老伴走了沒多久,老人與一位帶著三個未成年孩子、比自己小近20來歲的女的成婚。當時,老人子女全部反對,直至自然斷絕與父親的關係,確實再也沒來往過。

老人成婚後,每天忙個不停,不是種菜,就是販賣些東西,以此來增加收入。時至今日,老人八十來歲,依舊每天騎著他的老永久牌腳踏車,忙這忙那,但無論何時,老人臉上總是掛著笑臉,忙碌著的身影還是那麼堅挺。

生活到底是什麼?這是誰也無法說明白的東西。是幸福的樣子,還是無限的索求;是私慾的滿足,還是價值的實現;是不得已為之,還是所謂的抱負。

其實都是,其實都不是。往往自己認為的,或許是眾所反對的。別人覺得好的,在自己眼裡永遠都是拙劣的。只有那句話最能說明這些,鞋只有穿在自己腳上才知道合不合適,舒不舒服。

從這點看來,生活不是人所共說的好與壞,唯有自己滿意才是真的。我們往往喜歡把物質的多與少用來衡量生活的好與壞,誰有錢有勢就認為生活好,誰無錢無勢生活就差,這很容易誤導了生活真正的內涵。

回到現實世界,無論從身邊的人來看,還是縱觀很多還算可以的人來說,誰的生活就一定比誰好,恐怕很難說清楚。

有錢人的生活質量和享受的層次一定比沒錢人的高,這點不容否認。但回過頭來看看,有錢有勢的人煩惱比沒錢沒勢的人可能會更多。一方面,有了想多,好了要更好,生怕會滑落下來,時刻提心吊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另方面,總在為可能的不好擔憂,還要提防各種不測和算計,自己還可能如何算計別人,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更好的機遇裡再次攀升。

相對過慣了普通生活的人,慣於普通,也就適於普通。平淡著的應對,平淡著的甘願,平淡著地重複平淡,少了些不必要的操心,也就多了幾份平淡生活的日子。

生活對誰都不容易,除非你根本就不想好好活下去。幹也好,純享受也罷,你總得要去行動。不管何時,當人揹負責任的時候,就具備了迎接風險的可能。即便不是這樣,想平靜著一個人獨處時,偶爾也會遭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所以,不要認為生活真的不轟轟烈烈就一定能明哲保身。越想自在,就越不可能自在,這才是生活本來的面目。

於是,有人想逃避生活,躲在一個無人問津、無人知曉、無人往來的地方,過著桃花源裡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

生活就是個豐富多彩的東西。你越是勇於生活,就越有激情去迎接生活;你越是害怕生活,就越被生活壓得不行;你越覺得生活有味,就越能活得精彩而富有生氣。

當我們歸於普通時,並不是生活不好,是對待生活的態度沒有擺正。

有首歌叫《人的這一生》,當中有句詞這麼說,“……我說聲生活啊,請對我好點吧,我把短短的年華給你了……”。生活對不對得起自己,會不會對自己好,全在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生而要活,還要活出個樣子來,不是簡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