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劉備拜請孔明出山,卻被他婉言拒絕了;劉備一聽,心慌意亂:孔明先生這一番隆中對,真可謂是雄才偉略;可是這樣宏偉的戰略目標,實現起來卻牽涉到千頭萬緒;若無孔明先生輔佐,如何能夠成就大業?鼎足三分,不過是一句虛言;復興漢室,也終將成為泡影啊!

劉備越想越傷心,不由得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先生若不出山,天下蒼生該怎麼辦呢?眼見得劉備淚如雨下,衣襟盡溼;諸葛亮心中十分不忍,感慨良多:莫說劉使君乃世之英雄,即便他是一個普通人,年近五旬,卻哭得如同孩童一般;也不能不讓我為之動容啊!從來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今劉使君哭拜於地,足見其一片摯誠!

當下諸葛亮上前一步,對著劉備跪了下來:蒙將軍不棄,我願效犬馬之勞!這一句突如其來的喜訊,讓劉備立刻止住了悲聲;可是這悲喜之間轉換得太快,劉備還來不及擦拭臉上的淚痕;諸葛亮看得心中暗笑,卻早被劉備雙手相攙,扶了起來。

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隨即劉備將關張二人叫進屋內,奉上了金帛禮物;諸葛亮自然是再三不受,劉備懇切地說道:我知先生乃是當世大賢,非世間俗子可比;些許禮物,並非為了酬謝先生,只是略表我敬賢寸心而已;還請先生不要推卻了。話說到這個份上,諸葛亮才點頭接受。

劉備難以抑制心中的喜悅,可關張二人卻是心中鬱悶,溢於臉色;諸葛亮看在眼裡,心中暗想:這也難怪,此二人皆是不世出的虎將,威震華夏;自然是膽勇過人,睥睨天下;況且年齡又大我許多,忍氣隨劉使君三顧而來,已經算是不容易了;張飛魯莽,容易收服;可是關羽自負,要想收服他,還需要假以時日呀!

劉備興奮得有些忘形,他想立刻請諸葛亮一起回到新野;諸葛亮卻笑道:將軍莫急,請在草廬暫歇一夜,待明日我弟歸來,容我將家中之事交代清楚,再走不遲。劉備連忙問道:若有需要我幫忙之處,請先生只管講來;萬勿客氣!

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看著劉備一臉的誠懇之色,諸葛亮點了點頭:多謝主公一片美意,如今我們份屬主臣,我也就不瞞主公了;其一,我要準備打點行裝,帶上兵書、戰策、地圖以及將來征戰所用的一應物件;其二,有鑑於徐元直的教訓,我要讓我弟轉告岳父大人,妥為安置家小。

劉備心中暗暗讚許:諸葛亮所慮,果然勝於徐庶!當夜晚間,劉關張兄弟三人便夜宿於草廬之中。夜深了,關張二人已經進入了夢鄉,劉備卻因為過於興奮,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隱約看到了一縷光亮,便循著光亮望去,只見諸葛亮靜坐在草堂上,凝神沉思。

劉備心中納悶:這麼晚了,諸葛先生還在想些什麼呢?難道他也和我一樣,興奮得睡不著嗎?劉備心中疑惑,卻又不好上前詢問;看了半響,不覺睡意上頭;於是躺下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他哪裡知道,諸葛亮之所以夜不成眠,都是因為那深謀遠慮的隆中對!

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這隆中對是諸葛亮在洞悉天下大勢的基礎上,深思熟慮所得出的方案;邏輯清晰,思維縝密;堪稱扭轉乾坤的錦囊妙計!可是再好的方案,也需要具體合適的人去實施。諸葛亮所慮者,就是這方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這合適的人選,就在於鎮守荊州的上將!若是將來取得荊州,派何人來鎮守,這是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究其原因,其一,此人必須深得主公信任,否則擁兵自重,一旦背叛自立可怎麼辦呢?其二,此人必須深通韜略,有韓信之才,才能夠很好地貫徹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戰略方針;否則一旦失去平衡的話,荊州乃是一塊四戰之地,難以同時抵禦多方進攻!

其三,此人必須要享譽天下,資歷深厚,否則難以服眾;其四,此人最好還能勇武過人,擅長衝鋒陷陣,征戰殺伐;才能更好地實現攻取中原的戰略目標。可是遍觀劉備手下,還找不出這樣一個人來;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才陷入了深深的苦思冥想之中!

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良久,諸葛亮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他只能暫時作罷,將一切都交給未來的時間。不知不覺間,天已大亮;劉關張正在整裝待發之際,諸葛均回來了;諸葛亮先把諸葛均叫到內室,交代了託黃承彥照顧家小一事,便隨同劉關張一起出門,諸葛均一直送到大門外。

臨行之前,諸葛兄弟二人依依不捨;諸葛亮當著劉備的面,語重心長地叮囑諸葛均:我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得不出山輔佐;我去之後,你要緊守家園,勤於耕作;不要荒蕪家中田畝,待它年我大功告成之日,便是我歸隱鄉里之時!

諸葛亮的這番話,同時也是說給劉備聽的:復興漢室,是我平生之志;歸去來兮,是我餘年所願!劉備聽了,心中十分感動:難得諸葛亮如此人才,如此品格;還能與我志同道合!諸葛亮囑咐完畢,與弟弟灑淚而別;轉身隨劉備出發,這才要攜劍隨君去,萬里赴征程!

解析三國(連載九八):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共赴征程

只是諸葛亮之劍,並非削鐵如泥的有形之劍,而是安邦定國的文韜武略!只是諸葛亮自己也沒有想到,此一去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再不能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此一去走遍天下,縱橫捭闔;卻不能得償所願,返歸故里!只因為此一去要歷千難,經萬險;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也有意氣風發之日,也有壯志難酬之時!

諸葛亮這一去,如同大海東流,再不回頭;雖然最終難免星落五丈原,魂歸定軍山的悲壯結局;可也就此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流傳千古的傳奇人生;使他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偉大楷模和典範,雖經千年,歷久不衰!這正是:為酬三顧知遇恩,羽扇綸巾赴征程;仰觀俯察天下事,誰言無用是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