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掉渣的高大上科技,一文盤點農業大豐收的“金坷垃”

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事件,使得世界諸國都認識到糧食的重要性,也順帶著讓普通民眾都更加重視糧食這種基礎物資的重要性和關鍵性。目前,世界先進的農業科技及發展趨勢來源於工業的發展及其對農業的反哺。

土掉渣的高大上科技,一文盤點農業大豐收的“金坷垃”

(圖源網路)

對農田植株狀態、病蟲害狀態進行資料獲取,目前已經有形式各樣的感測器,比如如今很火的無人機,透過它們設定特定的路線,對農田進行資料取樣,能夠更精準地分析植株生長狀態、病蟲害狀態,相比用肉眼、小樣本的資料採集,這樣的資料獲取技術更高,效率也更高。

傳統農業靠天吃飯,而現代農業更突出“人定勝天”,尤其在對環境的控制上,透過多樣取點,能夠精確分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分佈,透過定向補充、定量補充等方式,提高產量。對於溫室大棚內的作物,能夠透過精準的二氧化碳、溫度、氧氣等多種引數,有效調節植株的生長狀態。

在能源消耗和資源回收方面,目前主流的趨勢在於,將溫室大棚與熱能、電力等聯動起來,由於植株生長過程中會產生熱量,以及有機肥、微生物發酵過程中也會產生熱量,將這些熱能充分利用,綜合利用率超高。

在產量方面,以水稻為例,袁隆平院士推廣的雜交水稻,理論上最高畝產可達1500公斤,目前實際最高產量高達1149。02公斤。小麥方面,最高產量為山東省的畝產856。9公斤,該品種冬小麥為“山東28號”,示範種植100畝,實測2。01畝,鮮重1758。1公斤,去雜及水量後,摺合畝產856。9公斤,創下全國冬小麥的單產紀錄。馬鈴薯方面,世界單產最高紀錄為9。58噸,地瓜的全球單產紀錄也產生在中國,為5015。8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