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前言:

清朝雖然入主了中原,取代了明朝,但是明朝的殘餘勢力、遺民等等因為躲避戰亂,流亡於南洋各地,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統治,減少人口的流失,也為了應對鄭成功的反攻以及大量洋人貿易帶來的混亂,清朝初期,實行了海禁的政策。

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需求增加,藉助朝貢

在清朝的初期,歐洲各國開始文藝復興結束,資本主義誕生,與此同時的是世界各國間貿易需求大量增加,而自古以來,絲綢、瓷器、茶葉等等一直都是外國供不應求的商品,為了能夠增加貿易,當時的歐洲各國來到大清又只能藉助於“朝貢”的名義,然後朝廷在回賜遠超貢品價值的物品,這樣以此來達到貿易的目的。

當然在那個自詡為天朝的時代,洋人想要見到皇帝不是那麼簡單的。洋人朝貢之時,將攜帶的朝貢物品、國書等物品交給禮部,然後再由禮部轉呈給皇帝,這時候才能得到是否可以得到皇帝的接見,以及覲見之時的相關事宜。洋人覲見皇帝時最重要的禮儀就是要實行三跪九叩,來彰顯天朝的威嚴,否則想見到皇帝是不可能的。對於這些洋人來說,此行的目的與見到皇帝相當重要,只有見到皇帝才能藉此機會擴大貿易的市場。

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接見外國使臣圖

在清朝早期,前來貿易進貢的洋人有荷蘭、西班牙、俄國、英吉利等國家的使者和商人,沒有例外的是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希望能跟大清擴大貿易的交流範圍,由於清朝初期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皇帝給這些國家規定了“朝貢”期限,只有在規定的時間才能得到好不容易的一次貿易。

極盡可能,縮短朝貢時間

據《清史稿》記載:“十三年,齎表來請貢……詔改八年一貢,以示柔遠。”

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貿易的通商口岸

荷蘭人在臺灣被鄭成功擊敗後,能夠支援荷蘭人貿易的商品大幅度驟減,無奈的荷蘭只能向清政府示弱示好,希望能跟清朝建立貿易關係,當然所謂的貿易也是朝貢時的交換。在順治帝接到荷蘭人的請求之後,當時給出的回覆時

“准許荷蘭八年一貢”

,如此久遠的時間根本無法滿足資本主義那龐大的胃口。

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順治帝劇照

朝貢貿易的時間以及次數遠遠達不到荷蘭人的正常需要,為了能夠增加貿易次數,博取清朝的好感,荷蘭專門派遣船艦軍隊幫助清軍圍剿海逆,後來上書請功的時候,一下救獲得了清政府的認可,由原來的八年一貢改成了兩年一貢。嚐到甜頭的荷蘭人自然不會放過能討好清政府的機會,在清軍攻克廈門時,荷蘭再次出兵相助圍剿,面對這麼通曉事理的荷蘭,清政府當時是不吝賞賜,使得其他在清朝貿易的國家眼紅。

贏了面子,輸了經濟

但是其他的國家在大清沒有像樣的根據地,兵力不夠怎麼辦,那就在禮儀上下功夫。公元1720年西班牙的使者來到了大清,康熙帝接見了他,當時的禮節是

“退,行三跪九叩禮……出左門,於陛下復行三跪九叩禮”

,總而言之就是禮節相當隆重。隆重的禮節當然換來的是高昂的回報。

清初海禁後,洋人是怎麼與清朝進行貿易的

萬國來朝圖

朝貢貿易滿足了皇帝八方來朝的精神需求,古往今來封建王朝中皇帝最喜歡的一句話可能就是“八方來貢,萬國來朝”了,

因此對其來朝貢貿易的國家賞賜也是遠遠超出貢品的價值,像是乾隆時期英吉利來的使者所進貢的貢品有二十九種,為了彰顯天朝上國的氣魄與威嚴,乾隆皇帝回饋給英吉利的禮品多達一百種,而這種贏了面子輸了經濟的貿易關係一直進行了好多年。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海國四說》

《清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