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知行並行合一不分家

原文:

來書雲:“所喻知行並進,不宜分別前後,即《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 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雲“交 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則知行並進之說無復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無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說,此尤明白易見。但吾子為近聞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歧之險夷者邪?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無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謂不見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謂“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一併進,亦自斷無可疑矣。

評論:

此段來信對話就是在討論知行合一的合理性。文中‘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 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就是說的人性心體之善之德如何啟發,並透過外在的學習培養以達到涵養內在的本來善良。本質就是內外本來如一,我們也要做到內外如一。記住,內外本來如一,和我們要做到內外如一,是兩個事。

下面陽明就是透過吃飯,行路來說明知行本來並行合一。知時已在行,行時已在知。說到底,就是知行本來為一體。這個一體本來不可分,只是我們為了容易理解才分別為知和行。你仔細讀信中內容就會得到這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