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到底該怎麼交?

朋友到底該怎麼交?

有一天萬章跑去問孟子:“敢問友。”敢問先生交友之道當如何?

孟子回答:“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孟子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交友地至高原則。

他說交朋友第一要“不挾長”,不用自己的長處去看別人的短處。

比如校園中,成績好的同學常常看不上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與成績差的同學交往,覺得他們不好好學習,不上進。

但成績差的同學或許身體素質好,能夠在體育比賽中贏得名次,他們反而也看不上成績好的同學,認為他們是書呆子。

這就叫“挾長”,總是用自己比較突出的成績的這一標尺去衡量別人,這是一種非常主觀和片面的看待別人的方式。

第二種叫做“不挾貴”,有一些人有個一官半職,或是家裡比較有錢,結果與別人交往的時候總是帶著優越感,覺得別人不如自己,看不起別人,這就叫“挾貴”。

這也不是正確的交友之道。

第三種是“不挾兄弟而友”,就是要明白哪怕再好的朋友之情也是有限度的。

我們古代有個成語叫“交淺言深”,很多人都容易犯這個毛病。

一杯酒下肚,豪言一放,便認為成了過命的關係,結果一遇到事情傻了眼。

而從另一角度來看,自己動輒與別人兄弟相稱,別人遇到了事情自己又是否能夠做到哪怕損失個人利益也要去真心相助呢?

再者若對朋友總是處處相幫,久而久之依賴性便會產生,突然一事未幫,難免便會產生怨恨,朋友也就沒得處了。

所以交友也是一門技巧,把握好度並不容易。

孟子之後繼續總結:“友也者,友其德也。”

怎麼樣去把握好交友的度呢?要“友其德”,也就是交朋友是衝著品德、道義去的,不能挾帶名利、地位這些條件,更不應憑藉一股熱血玩“拜把子”的遊戲。

這與當代社會中關於交友的主流的聲音其實是不符的。

當代的人們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認識點厲害的朋友,以後說不準有用”。

這種說法本身沒有問題,人脈是人在社會中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存資源,但人脈絕不是真正的朋友。

因為“人脈”之所以稱之為“人脈”,正是因為每個人所持有的資源如同血脈運輸氧分一樣在人與人之間流通,而真正的朋友之間只存在道義的相吸,不存在資源的交換。

就如孟子之後所列舉的魯國權臣孟獻子一樣,孟獻子是百乘之家,地位和財富已經達到了頂點,這種人按理說有無數人巴結,而且就連魯國國君都要對他禮讓三分。

但他一生卻只承認自己有樂正裘、牧仲等五個朋友,這五個人都是普通百姓,即沒有官職,也沒有錢。

他們也同樣沒把孟獻子的財富和地位放在眼裡,而且魯國國君曾想跟他們交朋友他們都不予理會。

他們之所以成為孟獻子的朋友,正是因為他們與孟獻子的人格、品行互相吸引,是不挾持任何其他條件的。

這就是古代士大夫“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的精神,不像當代社會,交朋友沒有原則,或者說只講“價值原則”,完全喪失了氣節。

之後王章又繼續發問:

“敢問交際,何心也?”

既然老師你說交朋友不能挾持這其它的條件,那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情感、心情去與別人交往呢?

孟子回答:

“恭也。”

要保持恭敬的心,要時刻對別人保持尊重。

其實很多時候朋友間的問題都出在了這個“恭”字上,剛開始相處的時候並不太熟悉,還懂得對朋友保持恭敬、尊重。

可相處時間久了,尤其是整日待在一起的朋友,漸漸玩笑開得越來越過分了,也不尊重別人的隱私了,完全沒有了恭敬心。

有些時候可能自己認為關係好,逗著玩,但卻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底線,朋友一下就沒得做了。

所以關係親密歸親密,夫妻間尚需要給對方留空間,更何況朋友呢?不論關係多麼好,對別人的恭敬和尊敬不能丟,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注意。

之後萬章繼續追問:

“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這裡是萬章的自我發揮,孟子提出了“恭”的原則,萬章立刻引申出一個“不恭”的道理來請教孟子。

這就又談到了收禮的問題了,“卻之不恭”是一個成語,別人送自己東西的時候,有時候確實是比較為難。

收下吧,感覺不合適,平白無故收了別人的東西。不收吧,又會擔心是不是搏了別人的面子,擔心別人多心。

那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孟子回答:

“尊者賜之,曰:‘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後受之。以是為不恭,故弗卻也。”

孟子說如果是長輩或者地位尊貴的人送的,那麼我們自然是“卻之不恭”,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分辨一下取得這些東西是否合乎義理。

如何合乎義理那我們自然要收,如果不合乎義理就不能收。

比如有長輩真的是關心或欣賞我們,真心送我們禮物,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死活不接受,那麼就太不給長輩面子了。

但如果對方雖然是年長於我們的前輩,但關係並不親近,平白無故跑來送我們禮物,那麼我們就要好好斟酌一下了,這禮物後面可能還有一些別的事情,所以不能平白無故就收下。

這就體現出我們中國的人情觀念與西方國家的不同之處了。

在很多西方國家,別人送禮物不僅可以直接收下,而且還要當著別人的面開心地開啟,讓大家一塊欣賞,相比之下這要比我們中國社會的人情問題簡單的多。

那麼如果對方不合乎義理我們該怎麼拒絕呢?萬章問孟子能否心裡明白但嘴上找個其它的藉口呢?也就是是否不應該太直白,直接搏了對方的面子呢?

孟子回答: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

孟子不愧是傳承了孔子的儒道,他奉行的是孔子的“直”道,與人結交就按照道義去結交,接受禮物就按照義理去接受,對於動機不純、來路不明、不符合義理的人和事,只管按照道義去拒絕就好,何必要拐彎抹角。

這正如孔子始終強調“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要“以直報怨”是一個道理。相比拐彎抹角、扭扭捏捏的小心思、小技巧,儒家奉行的“直”道是大氣、直率的大原則、真性情。

綜上,這是孟子對交友之道、為人處世的一些教誨,有很強的現實價值,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