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應對近視的三個方法,第三個很先進!

近視這種毛病,無論在古代在現代都有。現代人近視多是因為電子產品用多了,而古代人近視是因為書讀多了。如清代紀曉嵐就是一位近視眼,根據清代人對其外貌的描述,紀曉嵐“貌寢短視”,就是說他樣子長得平平無奇,還近視。

古人近視了該怎麼辦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眼睛好的人幫忙了。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就是著名的近視眼,《石林燕語》中即有記載:“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

第二種方法就是能治則治。歷代醫書中都有記載有明目功效的草藥。如《本草綱目》載蕪菁花“主治虛勞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槐實“令人可夜讀書,延年益氣力”,蒼朮“治目盲,燥脾去溼宜用”。其他醫學典籍中也記載了不少方劑用於治療眼疾,如熟地、黃連、決明子、沒藥、菊花、防風、羌活、肉桂調製而成的地黃丸;巴戟天、肉蓯蓉、五味子、枸杞、菊花組成的菊晴丸等等。

古代有無眼鏡呢?有的!

最早的眼鏡只是簡單的放大鏡。據歷史記載中國宋朝就有水晶鏡片了,宋人趙希皓所撰《洞天清錄》記:“老人不辯細書,用 ”,明朝張自烈《正字通》說“ 即眼鏡”。但是我國南宋發明的眼鏡是雙片加梁圈眼鏡。估計樑架用木質製作,用銅合頁掛鉤及銅契聯結。實際上就是兩隻單片帶柄眼鏡的組合。

1260年,馬可·波羅曾描述過在中國一些人看字時,戴著眼鏡加大字型。這些眼鏡其實就是最早的放大鏡,主要是把水晶石、石英、黃玉、紫晶磨製成透鏡,也就是凸透鏡,並鑲在龜殼內作鏡框,眼鏡腳一用銅製卡在鬢角上,二把細繩栓在耳朵上,三將鏡腳固定在帽子上,在閱讀時候起到一個放大字型達到看清楚的目的,不過造價不菲,屬於身份地位的象徵,有相關記載說曾有一鄉紳用一匹馬換一副這樣的眼鏡,因此眼鏡還是比較貴的物,非一般人所能享用,至明代,眼鏡仍是珍貴的稀罕之物,到了晚明,這種情況才發生改變。

眼鏡的大發展得益於我國明末清初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1626~1661)。明朝後期,杭州成為我國早期眼鏡製作的中心,孫雲球年輕時就到杭州去學習制鏡技術,而在他的思想中又根據中國古代的幾何、物理等科學知識,經過自己製作眼鏡的實踐積累和探索,最後創造“隨目對鏡”驗光方法,把透視放眼鏡擴為72種鏡法,運用凸凹鏡屈光原理,按照人們年齡和不同視力研製出老花、少花、遠視、近視等各種光度的鏡片,併發明出“牽陀車”磨製鏡片,創制遠鏡、水鏡、端容鏡、焚香鏡、攝光鏡、夕陽鏡、顯微鏡、萬花鏡,並著《鏡史》行世。為我國眼鏡及光學儀器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研究認為,我國雙片曲腿眼鏡很可能就是孫雲球發明的。孫雲球英年早逝,但是他留下一部名為《鏡史》的科技著作,對推動後世眼鏡製造技術,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嘉靖(1522~1266)郎瑛《士修類稿》雲:“聞貴人有眼鏡,老年觀書,小字畢見,城世寶也。”

明張靖《方州雜錄》說:“所得宣妙賜物,如錢大者,形雲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紐之合則為一,歧則為二,老人目皆不辯細書,張此物於雙目,字大加倍”。

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時四大畫家的仇英,畫了一幅《南都繁會圖》,描繪的是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圖中就出現了一位戴眼鏡的人。

古代應對近視的三個方法,第三個很先進!

從以上史料看,眼鏡能被鄭重地寫入文人墨客的文字中,說明此時眼鏡還是一種奢侈品,普通人消費不起。

孫雲球之後到了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蘇州又出了一個製造眼鏡的人才,名叫褚三山。他進一步發展了製造眼鏡的技術,頗有影響。之後眼鏡製造成本開始下降,眼鏡也從上層社會流傳到下層社會。由於蘇州出了孫雲球、褚三山兩位傑出的製造眼鏡的技術人才,從而推動了當時蘇州眼鏡行業的形成和發展。在1735年,蘇州已出現了專門生產眼鏡的手工作坊。到了清康熙年間,眼鏡的製作與銷售已在北京、上海、蘇州、天津、廣州等地蓬勃發展。眼鏡已成了專門的商品。

清趙翼著《陔餘叢考》33卷有眼鏡一則,說劉瀾暇日記:“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則見。經研究認為:史沆當時使用的是水晶石片,是磨製成形的十幾種單片水晶凸鏡片,而且很可能是用兩手執片,雙目對光。因此我國眼鏡史專家聶崇候先生論斷,我國發明眼鏡是在13世紀前半葉是正確的。

儘管眼鏡受到文人追捧,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乾隆。他一輩子寫了40000多首詩,其中兩首提到了眼鏡。在他看來,戴眼鏡是借其他東西來看清世界,是不真實的。他不喜歡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但他的父親雍正卻十分推崇眼鏡,他對眼鏡的追捧,已經超出了實用性的範疇。對他來說,眼鏡更似一種時尚裝扮。據史書記載,雍正常備各種眼鏡。上車戴的眼鏡,安銅勾水晶鏡,安別簪水晶眼鏡,牛角鉤茶晶眼鏡,牛角簪水晶眼鏡,玳瑁圈茶晶眼鏡等等等等等。總計35副。這些眼鏡,被放置在他常出入的地方。比如圓明園,金鑾殿。有時心情愉悅,他還會把眼鏡賞給身患眼疾的官員。

至於西方的配鏡技術傳入我國,那就到了

清末民初眼鏡時期 。

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國人約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開設了“高德洋行”,專營機磨檢光眼鏡。之後其他洋人接因而來。如託極司(TobiM)開設了“明晶洋行”,英籍猶太人雷茂頓(Ram5比n)開設的“雷茂頓洋行”等。

至此以後,到19門年曾經在“高德洋行”中國人籌資開設了“中國精益眼鏡公司”。由於精益眼鏡公司的開業,使我國眼鏡行業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驗光配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技術更加科學和先進。

由於精益眼鏡公司生產的眼鏡適應了我國人民的需要,售價又低於洋行洋貨,不久便在全國佔領了市場並在各地開設了分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精益眼鏡公司已在北京、香港、天津、濟南、瀋陽、大連、哈爾濱、南京、無錫、蘇州、杭州、揚州、漢口、長沙、南昌、開封、廣州、重慶等十八處開設了分支機構。

在抗戰前,精益眼鏡公司的產品,還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曾到廣州精益公司分店驗光配鏡,併為之題詞:“精益求精”。

今天我們要去配眼鏡,要藉助先進的驗光機器,很難想象在沒有機器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多次嘗試才能製造出一副合適的眼鏡。為古人的智慧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