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摘錄

《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

汪曾祺

13個筆記

02《我在西南聯大的日子》摘錄

◆ 第1章 翠湖心影

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常常想起他來,並和我所認識的幾個孤獨、貧窮而有點怪僻的小知識分子的印象摻和在一起,越來越鮮明。

◆ 第16章 晚翠園曲會

魏晉不選庾信、鮑照,除了陶淵明,用相當多篇幅選了《世說新語》,這和選“冉有公西華侍坐”,其用意有相通處。唐人文選柳宗元《永州八記》而舍韓愈。宋文突出地全錄了李易安的《金石錄後序》。

同期只供茶水。偶在拍曲後亦作小聚。大館子吃不起,只能吃花不了多少錢的小館。是“打平夥”——北京人謂之“吃公墩”,各人自己出錢。翠湖西路有一家北京人開的小館,賣餡兒餅、大米粥,我們去吃了幾次。吃完了結賬,掌櫃的還在低頭扒算盤,許寶先生已經把錢斂齊了交到櫃上。掌櫃的詫異:怎麼算得那麼快?他不知道算賬的是一位數論專家,這點小九九還在話下嗎?

參加同期、曲會的,多半生活清貧,然而在百物飛騰、人心浮躁之際,他們還能平平靜靜地做學問,並能在高吟淺唱、曲聲笛韻中自得其樂,對復興民族大業不失信心,不頹唐,不沮喪,他們是濁世中的清流,漩渦中的砥柱。他們中不少人對文化、科學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安貧樂道,恬淡沖和,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優良的傳統。這個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得到扶植髮揚。

審如此,則曲社同期無可非議。晚翠園是可懷念的。

◆ 第17章 博雅

為人才華翻蘊藉每於樸素見風流。

一次我在一家裱畫店裡看到一幅不大的銀紅蠟箋的單條,寫的是極其秀雅流麗的文徵明體的小楷。我當時就被吸引住了,走進去看了半天,一邊感嘆:現在能寫這種文徵明體的小字的人,不多了。看了看落款,卻是:趙九章!趙九章是地球物理專家,後來是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所長。真沒想到,他還如此精於書法!

◆ 第21章 懷念德熙

一切科學,到了最後,都是美學。

◆ 第24章 觀音寺

因為據說這種胡蘿蔔含少量的砒,吃了可以駐顏。(紀錄片《西南聯大》引用)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第26章 七載雲煙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響最深,使我成為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作家——不是另一種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聯大,新校舍。

騎了毛驢考大學

萬里長征,

辭卻了五朝宮闕。

暫駐足,

衡山湘水,

又成離別,

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

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西南聯大校歌

聞先生一路畫了不少鉛筆速寫。其時聞先生已經把鬍子留起來了——聞先生曾發願:抗戰不勝,誓不剃鬚!

◆ 第27章 覓我遊蹤五十年

吳訥孫(鹿橋《未央歌》)

◆ 點評

點評:★★★★☆

和汪老其他書一樣,因為是不同年代的文章合集,所以很多內容重複。

對西南聯大感興趣的,推薦看紀錄片《西南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