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寫在前面:

因為中國文字走的是象形文字的路線,有很強的會意性特點,所以,理解中國的古文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一遍一遍讀下去,往往就可以透過文章的前後文的貫穿與意會,而把文章理解清楚。對於一些到處流通的古文註釋類書籍,在選取的時候也一定要有一個審慎的態度。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溼衣,時時有潤。是為

題記。

本文釋疑《論語》第1篇學而篇中第7句,我們先看《論語》中的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因宋儒將

“賢賢易色”

中的

“易”

解釋為“輕視”,把

“色”

解釋為“食色性也”的“男女之色”等,如果這樣的話,把

“賢賢易色”

解釋為“尊重賢德而輕視自己的老婆”,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當糾正。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楊伯峻先生將

賢賢易色

解釋為: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

理由是:與以下三句相比,此處不應當為泛指;奴隸社會中夫妻關係是“人倫之始”和“王化之基”。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南懷瑾先生對

賢賢易色

解釋和理由為(文字來自《論語別裁》):

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麼解釋的呢?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這樣受冤的。)“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孔子在《禮記》裡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性的問題,一個生活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有時候看到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說“食色性也”是孔子說的,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說的。以後引用文章,不要將錯就錯,一錯再錯。

這個性的問題,究竟先天的性或後天的性呢?以後再討論。但宋儒解釋“賢賢易色”,為了作學問,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丟開,這是不通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南懷瑾先生裡面有對宋儒觀點的批判,但是楊伯峻先生的觀點也與宋儒不同,解釋為“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觀點本身或許沒什麼問題,好像也有道理,那麼該怎麼理解才對呢?下面說一下我的看法。

筆者比較贊同南懷瑾先生的觀點,“色”應該指態度,而非男女之色。

那麼我們接著南懷瑾先生的觀點再進一步引申一下。子夏的落腳點,因為本句講的是關於“學”的問題,所以文意內容不能偏離對“學”的探討。

其實,關於“學”的問題的探討,我們從《論語》原文中,還能找到孔子與之相對應的一句話,我們放在一起對比一下: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敏於事而慎於言

”講的不就是“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嗎?那麼“

就有道而正焉

”不就是“

賢賢易色

”嗎?而且最關鍵的,這裡講的同為“學”的問題,在關於“學”的問題上,《論語》中子夏這句話的後面也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

無友不如己者

”(可參考《論語》第1章第8句),換句話講就是一個人不會覺得身邊的朋友不如自己,正是孔子講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所以,學問從哪裡來,從謙虛的態度裡面來,謙虛的人,不必拜老師或者靠讀書來學,走到哪裡都能進步,“

見賢思齊

”就是“

”,那麼,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儘量朝著“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這個方向努力,就是

“習”

,這樣講,子夏的這句話的意思才通,所以,楊伯峻先生的解釋應該是不可取的。

說個玩笑一點的話,按照楊伯峻的觀點,那沒有老婆的,該怎麼講呢?“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那孔子編的《詩經》裡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不是也講“美麗而有品行”的女子嗎?何況審美的問題比較難統一,很多人覺得不好看的地方,往往就有人欣賞,尤其男女之間,看對眼了怎麼看怎麼好看,況且歷朝歷代審美標準不同,哪有什麼姿色上的標準?

再說了,人的品德也是可以修行的,《論語》中有:“

冉求曰: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

”,冉求跟孔子說,我並不是不喜歡您講的道理,我只是覺得我能力不夠,孔子說,“如果覺得自己能力不夠的話,中途停下來,現在你先給自己劃定一個自己不行的固有概念中了,這個劃定把你自己束縛住了”,可見聖人都會動態的看一個人,佛家也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哪有今天不好,明天也一定不好的道理?如此的話,要教育幹什麼?古代一個人討老婆恐怕還沒有二十歲就開始了,孔子也還三十致力於學呢,誰去講什麼“對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的問題呢!

當然,“賢賢易色”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誤解呢,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再進一步猜測。

因為本句“子夏曰: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賢賢易色”的後文有“事父母”、“事君”、“與朋友交”等三個層面的內容,而後世歸納儒家有

五倫

,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後面講了“君臣”、“父子”、“朋友”還剩下“兄弟”和“夫婦”沒講,“賢賢易色”裡面剛好有個“色”,就放給夫婦了。

這種後世對儒家歸納出來的所謂的“

五倫八德”的固有思維

實在是影響太大,放在這裡也實在有些牽強。其實儒家思想非常接地氣,就是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在社會上健康合格的人的學問,可是,後世用“儒家”文化的人,卻往往各自有自己的心思,也就是許慎所謂“人用己私”的問題,將原本的儒家文化典籍隨意發揮,以至於後代“是非無辨”了。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

最後,我們放開對錯的問題,回顧到關於“學”的意境中來,所謂“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溼衣,時時有潤

”(《溈山靈祐禪師警策》)與子夏句相呼應。

誤讀澄清“賢賢易色”《論語》中關於“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