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甕棺

石雕創造生活

當你走進任意一戶陝北農家,會發現,石雕器具總是形影不離地伴隨主人共同創造著苦焦而溫馨的生活。

用石炕楞、石牆面壘砌的炕頭上,一位大嬸正用方正的搗錢錢石搗制錢錢(“錢錢”是陝北人每日必吃的黃豆製品,因形狀、顏色似銅錢而得名)。後炕頭上,小孫子正把玩著小石獅獅。石獅獅是佑護“貴氣氣”娃娃生命的保護神,民間稱拴娃娃獅獅

窯洞裡面立著一個大衣櫃,古色古香的油漆面已脫落出許多歲月的斑痕。猛一看,以為是一種貴重的木材製成;開啟櫃門發現,除了櫃門以外全部是青石板套裝而成。據這位主婦說,這是她結婚時婆家給自己做的新衣櫃,新婚服裝就放在裡面,二十幾年了一直伴隨著她。現在生活好了,也捨不得換,就稱它堅固耐用。用石板做衣櫃、衣箱,在那個久遠的年代十分普遍。在蒿草稀疏、樹木稀有的陝北,用木材做傢俱,那是少數富裕人家能想能辦的事。石雕工匠就別出心裁地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板原料,為貧苦人家做一套石板衣櫃,用漆一油,就成了新婚傢俱,以其樸素、堅固的特質伴隨小青年們步入婚姻殿堂。

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石糧倉堅固耐用且防鼠盜、防潮溼,與席囤、柳條囤相比,是農家最好的儲糧器具,你看,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正依在石糧倉上寫作業。石糧倉裡面放糧食,蓋上擺放穿衣鏡,既是媽媽的梳妝檯,又是孩子讀書學習的課桌,一器多用,堅固環保。

在石炕牆、石鍋臺壘成的灶臺旁放著石燈樹、石搗調料缽子。這些看似簡單的石器具,工匠們也會雕刻成各種造型並裝飾些紋樣進行美化,注入民俗寓意的精髓。搗調料缽子既是一種加工器具,更是生命寓意的載體,成為農家不可或缺的石器具。各種造型的石燈樹,既是工匠們利用石雕技藝、就地取材創造的照亮長長黑夜的生活器具,更是一種吉祥物,蘊含著吉祥平安、幸福美滿、薪火傳承的寓意。

不少農家有一種器具叫肉倉,是用6塊石板套裝而成,裝上小木門安置於院內陰涼處,存放肉食可較長時間保鮮。這是鄉民發明的“冰箱”。

與鄉民生活相關的石雕器具隨處可見。雖然大多數石器具今天已退出陝北人的生活舞臺,但沒有在陝北人的記憶中褪色。石器具曾使陝北人的生活由原始走向現代,由單調變為豐富,由苦澀化為甜美,由艱難變的順達。除卻石器具的實用功能,其厚重的民俗寓意凝聚成一種經典語彙,講述著陝北人樸素的生命認知和豁達的生活情趣。

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石雕美化生活

陝北人很愛美,會用各種方法裝扮、美化生活,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農耕日月變得豐富多彩。

女人們用輕盈柔美在美化生活。大姑娘給心上人繡雙鞋墊、縫個菸袋,將甜蜜的愛情用一針一線敘說。媽媽給寶寶縫上一個虎虎枕、一雙虎虎鞋,繡上花花草草,把寶寶打扮得漂漂亮亮,更期盼寶寶健健康康成長。就是老眼昏花的老太太也要把自己的針扎繡得花開蝶飛,給老漢縫的擼肚子(錢袋)上也繡著些富貴不斷頭的紋樣。巧婆姨俊女子剪出的窗花把年節、婚禮扮得喜氣洋溢,紅紅火火。

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男人們則用石雕的硬度和厚度在美化生活。憑著一雙佈滿老繭的手,一把錘子一根鏨,工匠們在冰冷的石頭上描繪著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的圖符。在錘鏨的叮噹聲中,給五脊六獸石大門刻繪上“五福臨門”“麒麟送子”“九獅同居”等圖符。雕刻一對護門石獅、石鼓門礅安放在大門口,既是大門的附屬建築構件,又用深含民俗文化的圖符裝飾美化了大門。甚至在照壁、窗牆石、穿廊挑石、鍋臺牆面、天地土神神龕上雕以嘉花祥草、珍禽瑞獸等圖樣紋飾進行美化裝飾。在雕制石碾、石磨、驢槽、豬槽,甚至搗蒜缽子時也會雕刻些吉祥紋樣,把這些笨重的器具雕飾成一種精美物件。

橋樑、廟宇、牌樓、亭臺廊柱更是彰顯石雕藝術的廣闊舞臺。石雕工匠們根據建築主體的需求,調動圓雕、透雕、浮雕、平面減地線刻等多種雕刻技法,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土中長的花草鳥獸,神仙道姑,傳說故事,先祖聖賢,歷史人物,平民生活,民俗事項都刻繪於石,以奇妙的設計、精美的構圖、高超的雕技,把傳統文化和石雕藝術共同彰顯,為堅硬而冰冷的石頭建築披上了一件件華麗而溫馨的外衣。

陝北漢畫石考察:石頭創造生活 石頭美化生活

本文節選自《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