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張澤武整理

本篇試圖沿兩條主線來敘述張氏家族的發展史。

其一:按照張氏家族的發展史敘述,從張氏得姓起源到歷代遷徙,從得姓始祖揮公到西周先祖張仲,從同州始祖張載到永寧始祖張仲文,以至延續發展到現代,脈絡歷歷可考。

其二:力圖展現一個張氏家族發展的橫向聯絡,永寧德里張氏和同州張氏、大門樓張氏以及澠池縣千秋鎮張氏,他們本為一體,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榮辱與共,同宗共祖,血脈相連,分佈各地,心心相印,緊密相關,宗族聯誼,共敘親情。

張氏家族大事記主要意圖在於為張家後人展現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有張氏得姓始祖揮公創制弓箭的輝煌、有歷代先祖遷徙的悲壯情懷,有歷代先祖開拓創業艱苦奮鬥的歷史軌跡,有張氏歷代先賢的成功之路,有張氏歷代英才俊傑忠貞報國,居家孝友,為了家族、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在家族、民族和國家遇到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捨生取義,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承了張氏家訓家風,為家族、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豐功偉績,可歌可泣,祖功宗德,永載史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陝西同州《張氏家譜》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清順治十四年《張氏家乘》

明朝時期(公元1368年——1644年)

明朝洪武后期(公元1380——1390年)

明朝洪武后期,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年老,諸孫均已成家立業,已無後顧之憂。仲文公思鄉心切,遂返同州故里雁羗村省親祭祖,不幸病逝,葬於雁羗村西北祖塋。祖母黨氏逝後,貴祖葬母於北里村西南紗帽山下立塋,是為張氏祖塋。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祖塋

二世祖貴公有四子,琇、珷、珍、玹,相繼成家立業,兄弟四人分為四門。大門祖諱琇,二門祖諱珷,三門祖諱珍,四門祖諱玹,即今德里張氏後裔所稱四門。四祖開基,分宗立派,繁衍生息,子孫昌盛。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始祖墓

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歲次甲子。

張俊,澠池縣城人,正統甲子科(公元1444年)舉人,歷官代府紀善。贈肥城知縣。擢秀坊:為舉人張俊建。

“始祖諱俊,字英士,相傳其先自永寧縣大門樓遷居澠池城中。明正統甲子科舉人,歷任直隸房山縣縣丞、代府紀善,以子貴贈文林郎,崇祀名宦鄉賢。擢秀坊,為舉人張俊立,詳縣誌。葬城北嶺雷家窪,墓前有誥封碑。”(《張氏族譜》)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義馬市千秋《張氏族譜》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民國十七年《澠池縣誌》卷二【輿地下 古蹟】“陵墓”:

“三世鄉賢張俊父子墓:在城北嶺。子守和,孫朝銳,三世科第,為邑名門。”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嘉慶《澠池縣誌》卷四“選舉”

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

德里張氏二門五世張濬,“少有大志,才諝過人,奕奕有聲諸生間。甫弱冠,食餼膠庠,連入棘圍不第”。為邑庠生,選拔為歲貢生。“以歲貢授官薊州通判,蒞任六載,多惠政,百姓安居,邊鄙不驚,兩臺交章薦公可大用,上亦奇公才,將不次待擢之,尋卒於官。歿之時,諸子凋殘,宦囊如洗,倉皇歸葬,可謂清白吏矣!張氏登仕版者公為首,張氏子孫永不忘也。”(《張氏家乘》)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張濬”

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歲次丁酉。

張守和,澠池縣城人,“成化丁酉科舉人,授郎中。廉慎不苟。子朝銳,嘉靖舉人,涇陽知縣,亦稱循良,三世祀鄉賢。次子朝鈅,江西崇仁知縣”。為戶部郎中張守和建“上林苑坊”。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嘉慶《澠池縣誌》卷五“張守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1505年)

《同州志》:“弘治間,雁羗裡張守志,一百有三歲,耳目牙齒不改,行尚不杖,上賜絹。”(同州《張氏家譜》)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

嘉靖七年歲在戊子【1528年】十月二十九日四門七世祖張稔(字汝豐,號金竹,)出生於金門川北里村。後以孫張論貴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

嘉靖年間,德里張氏四門一支傳至七世祖張稔時,家業始大。“嘉靖二十年邑大旱,蝗民飢相食。公度裡中至不能餬口者可二十家,乃出粟百餘石,一一賑其乏,遂若不知有旱者,邑侯高其誼尚義,旌之。”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初十日四門八世祖張士益(字進德,號兌泉)出生於金門川北里村。後以長子張論貴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撫。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誌》、《河南府志》記載的“張士益”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歲次壬子。

張朝銳,澠池縣城人,“嘉靖壬子科舉人,涇陽知縣,祀鄉賢”。“韶山起風坊:為舉人張朝銳建。”(《澠池縣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嘉慶《澠池縣誌》卷五“張朝銳”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封贈”“張士益”

四門八世祖張士益以孝著稱,為永寧孝子,《永寧縣誌》《河南府志》《河南通志》“人物誌”均有傳記。尤以明朝詹鍾玉所撰的《張孝子傳》為人所稱道。張氏先祖世代積仁積德,每遇災荒之年,放糧賑災,救濟百姓,以故鄉人感恩,稱北里村為德公所居之裡,故稱“德里”。明朝嘉靖年間,皇帝誥封為“德里村”,並下聖旨建坊旌表。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清順治十年《永寧縣誌》卷八“張士益”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四月廿二日張霦、張霨、張震等《詳陳優免懇乞明察事》雲“咸豐七年(1857年)張仁臺新攝永篆,閱邑志,見生先祖中丞士益散糧賑饑,活人甚廣,金邑侯(明嘉靖年間永寧知縣金汝礪,常熟舉人。)建坊於村,旌為德里,循例免其子孫各雜派,設祀鄉賢,並祀忠義。”

贊曰: 祭海先河,禪山始麓;有開必先,無往不復。德里之村,實生望族;毓秀鍾靈,珠胎玉璞。維此張公,內行穆穆;至性感人,天倫是篤。殫心奉母,必虔必肅;色養兼隆,旨甘並蓄。疾而籲天,響答唯速;仁心為質,匪棘其欲。文章啟後,詩書式糓;鵲印龍旂,丹朱其轂。簪裾赫奕,芝蘭馥郁;望氣崑崙,探源星宿。順德所徵,施於邦國;千秌仰止,金門山谷!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張士益”

明嘉靖年間,大門七世張雷由德里遷居西山底村;大門七世張朝福、張朝才兄弟由德里遷居下王召村,為該村大門張氏開基祖;三門七世張靠、張山、張水兄弟三人,自德里村遷居金門律管村【今金山廟村】,為金山廟村三門張氏開基祖。

自元末到明朝中期,張氏家族一直居住在祖塋以北一大片窯洞中,後繁衍日眾,逐漸由南向北發展。到明朝中後期,已經形成基本格局,張氏四門居南寨,張氏三門居北寨。明朝時期,世稱“南墳北村”。南邊為墳稱“張墳”,北邊為古村稱“北村”, 即北里村,其村方位在北故名,至今猶稱“北村”。

張氏家族大事記(二)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人,2003年發起並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