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槐川博物館藏吉州窯茶盞

作者:潘向東(槐川博物館館長)

編者按:

據《景德鎮陶錄》記載:“江西窯器,唐在洪州,宋時出吉州”;“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吉州窯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窯場,其產品種類繁多,風格多樣,暢銷大江南北,且出口海外,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永恆迴響。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槐川博物館藏吉州窯茶盞

進入宋朝,社會一改大唐時期恢宏粗曠尚武的文化風氣,變成纖雅細膩崇文的精神風貌。其實還是政治風氣開明自由,市場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結果。皇室大夫、市井百姓,喝茶賞器,鬥茶取樂。你品境界,我喝熱鬧,相得益彰。從喝茶這項娛樂,從中也可窺視社會安寧與緊張,繁榮與衰敗。試想,一個無共識、無真相的焦慮社會,茶臺上怎麼能安靜地擺上一盞清茶呢?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槐川博物館藏吉州窯花瓶

上期閒談了宋建窯茶盞,今天就雜談宋朝茶盞的另一朵奇葩——吉州窯茶盞。吉州窯和建窯的燒製時間差不多,大概從晚唐五代到元朝末期,盛於兩宋,兩者的興盛都與兩宋的興盛息息相關。吉州窯主要生產地在江西吉安,濱臨贛江,上溯贛州,下達南昌,面壁“雞岡嶺”。特殊的瓷土、潤澤的贛水,方便的交通,再加上兩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真是對的地方,對的時代,遇上對的人,想不發達都不行。真叫一個

“民物繁庶,舟車輻輳”。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梅花紋盌(悉尼邦瀚斯丨亞洲藝術拍賣)

“宋時,闢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錦繡鋪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

的景象讓誰看了都會羨慕嫉妒恨。吉州窯與建窯在相鄰的地域,相同的時代,走的卻是相反的經營決策。建窯是茶盞一枝獨秀,高大上。吉州窯則是走大市場,百花齊放。吉州窯燒製的品種繁多,多種器型,琳琅滿目,從青釉、白釉、褐釉、黑釉到茶盞、碗盤、花瓶等應有盡有。質地比不上建窯,但以大規模、多品種和低成本取勝。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江西吉州窯博物館藏吉州窯梅瓶

建窯以含鐵量高的胎土和釉水,將建盞做到極致,以適鬥茶把玩。吉州窯因瓷土含砂成分多,燒製溫度不宜太高,茶盞胎質疏鬆,手感輕飄,吸水性強,而耐碰撞保溫不如建盞。於是乎反其道而行之,生產的茶盞量大、尺寸小,適合市井百姓喝茶。破了不要緊,還有後來盞,圖個便宜。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宋吉州窯木葉斗笠盞

建盞以特殊的金屬元素為還原,在高溫1300度的窯火中,讓各種元素在釉水流淌中析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玩的是天成。吉州窯則大量引進民間高手藝人,反覆試驗,將民間喜聞樂見的剪紙題材、婚慶吉祥元素及自然樹葉等燒製到茶盞上,裝飾意味濃厚,整個裝飾手法構思新穎,匠心獨出。同時,利用釉水窯變的機理,燒造出豐富多彩的兔毫斑、鷓鴣斑和玳瑁斑等傳世珍品。吉州窯產品成為庶民百姓新婚喜慶、節日聚會、良辰吉日美好祝願的代表器物,也使得吉州窯在五代至兩宋期間獨樹一幟,風格濃郁,成為中國陶瓷史上極具研究意義的窯口。

閒舍雜談丨吉州窯:歲月悠悠,燦爛依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吉州窯梅花紋斗笠盞

宋朝偏安南方,所謂的“靖康之變”,帝王受虜的風風雨雨多少帶些悲情,這些留給史學家們去評判。而從陶瓷的角度出發,兩岸風景各不同,隔江還是舊山河。南宋的經濟發展在北宋的基礎上日新月異,“城下之約,筆墨之盟”給老百姓帶來的是近一百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和安居樂業。政治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流、資金流、貿易流,陶瓷出口貿易更是欣欣向榮。中國陶瓷在南方和北方陶藝匠人們的交流下,其藝術成就達到新的高峰,令世人高山仰止。吉州窯茶盞同樣以其獨特的民間工藝放射出璀璨的光輝,到如今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吉州窯工藝品更是不勝列舉。一千多年的歲月過去了,我們欣賞吉州窯的陶瓷藝術,為其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藝所折服,真是

“歲月悠悠,燦爛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