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吃鱉

清朝光緒年間,杭州有一個大財主,為富不仁,欺弱凌強,鄉民們都不願與他交往。但是,他有一個特別愛吃老鱉(甲魚)習好,遠近聞名。他吃起鱉來,頓頓少不了,達到了“非鱉不餐”的地步。後花園的池塘裡,養的不是花草金魚,而是滿池子的老鱉,供他每天食用。

故事:吃鱉

財主烹飪老鱉的方法也與眾不同,工序十分繁瑣。先將甲魚養肥,不大不小一斤來重的時候打撈出池,用清水沖洗後,一不殺,二不宰,直接放在甕中,用泥巴封好甕口。在甕旁的一邊開一小孔,小孔的大小剛好能夠伸出老鱉的頭。然後把甕放在鐵架上,下面用炭火慢慢燒烤。甕內的甲魚熱得受不了,頭便從小孔中鑽了出來。這時甕下加大炭火熱度,老鱉熱得想要喝水的時候,端來一個面盆,裡面是早已用醋、鹽、蔥、姜、料酒、辣椒、大蒜、大茴、香葉、百合、蓮子等調味食材浸泡好了的汁水。把這樣的汁水放在鱉頭夠得到的地方,讓老鱉飲用。汁水雖然“苦辣酸甜鹹”什麼味都有,但老鱉被烤得實在受不了,什麼樣的水都得忍著喝。

就這樣,甕下的炭火熱度不斷升高,老鱉便拼了命地喝浸泡好的汁水,約莫一個半時辰,老鱉在甕裡被活活烤死。這時,慢火再烤半個時辰,直等到甲魚熟透,取出來便可食用。

據說,老鱉在甕內喝汁水的時候,各類食材的味道便隨著血液,迴圈到鱉身上的每一個細胞,烤熟後的鱉肉,不腥不羶,香飄數里,味道極為肥美。財主多年來吃多少老鱉不清楚,附近的鄉民議論說:“他家的房子上的小瓦片,用的都是老鱉蓋。”

為了防止老鱉被偷,財主家房屋的牆體,比別人家的都要厚,就連牆上的窗子,小得像個盛菜的盤子,僅能夠伸進伸出一個頭兒。

有一天晚上,財主酒足飯飽之後,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鄰居家不慎失火。火焰迅速蔓延到他家的房子上,偏偏這時又颳起了大風,火憑風勢,風借火威,眨眼之間把財主唯一逃生的房門引燃。財主從夢中驚醒,無門可逃,只好從牆壁上的視窗洞探出頭去,用力往外擠,卻因窗子太小,怎麼樣也擠不出來,屁股後面的火越燒越大,把財主烤得口渴難耐,家人們進不去,財主也出不來,大家只好從窗外池塘裡舀水喂他喝,財主喝了一肚子水,最後還是“嗷嗷”的慘叫聲中,被身後的大火燒焦而死。

鄉民們發現,財主的死,與老鱉差不多。

故事:吃鱉

參考資料《香飲樓賓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