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文│李東昇 圖│崔振宇

由刻到寫,由寫到刻,探訪古文字書法家、篆刻家武玉川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導讀:武玉川是書法家,也是篆刻家。我們兩次走進他的工作室。採訪的主題,先是“楚文字”書法,這次是篆刻。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採訪的物件相同。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楚文字”書法,不同於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書法,所以在上次的訪談中,“楚文字”內容相對較多,書法家本人的情況,太過簡略。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這次走訪,由書法到篆刻,由篆刻到書法,我們把重點放在藝術家的成長上。內容偏向於武玉川是怎麼由一個山裡娃成長為藝術家的。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武玉川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自小喜歡書法與繪畫。但是那個時代,山裡的條件實在有限,一本小人書,一塊小糖紙,一本雜誌的封面,商標、年畫等等,對他來說都視若珍寶。一張乾淨的小四開白紙,一隻中號毛筆,是他童年的奢侈品。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初高中上學期間,書畫與他而言,只是形式上的課程。喜歡畫,喜歡寫,但沒有專業的老師教。直到上班之後,手頭有了點活泛錢,才省吃儉用,向專業的書畫靠近。武玉川說,那時候在文化宮學習書法,展廳裡,看到書法後面的圖章,就用一個小本子,照貓畫虎地畫下來。

日常的書畫習作之後,也按照展廳裡看到的形式,用紅筆畫下印章。老師看到後,大笑不止,說你自己可以學著刻呀。沒有工具,他用老家地裡的土豆、胡蘿蔔刻,溼了,水太多,幹了變形,最後選了一種當地的“立姜石”替代,效果不錯。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我的家鄉陽泉離省城不遠,那會兒剛發了工資,就想去太原看看書畫展。幾個工友,都沒坐過火車,買了票,到太原是晚上11點多。一下火車,兩眼摸黑。兜裡沒錢,捨不得住店。就在省城的街上,整整走了一夜。早上,在環衛工人的指點下,進迎澤公園看了看。此刻,又冷又累,展也不看了,返回了山城。

武玉川所在的煤礦,是陽泉一家大型廠礦,很注意人才的培養。後來,武玉川參加了煤礦工會組織的繪畫培訓,結業的時候,文化館的老師說,畫還行,但書法不行,建議參加下期的書法培訓。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當時武玉川是坑下一線工人,重體力活,工資待遇較高,所以,從此之後,只要文化館有培訓,公費私費他都參加。1987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在陽泉設點培訓,武玉川開始接觸並喜歡上了甲骨文書法。

武玉川說,書法篆刻的關鍵點,與“楚文字”書法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讓他在書法與篆刻之間,相互借鑑。“楚文字”,結字高古生動,字的結構多有新奇之處,變化多端。其中,象形與會意的形態,最為突出。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2017年,武玉川的書法作品,在全國性的“楚文字”書法展會上展出。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專家孫方,站在他的作品前,久久不願離去。

看展人員,有人認出了孫教授,大夥隨著他的眼光,圍攏著觀看武玉川的作品。孫老認為,武玉川的這幅書法作品,原滋原味,最能體現“楚文字”的原始形態與歷史原貌。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借鑑“楚文字”的獨特性,武玉川的篆刻作品同樣筆意豐富,古意盎然。印面為題,邊款為圖,圖文為屏。武玉川的篆刻作品中,有一套二十四孝的印譜,是他刻印的精華所在。此次訪談,我們把這組圖作為配圖。我們覺得,這是中國傳統啟蒙文化,與篆刻藝術的精妙結合。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楚文字”書法,畫感象形之外,多有一種神秘感,趣味感。思之,會覺得背後有很深的文化。“楚文字”筆畫中,多有圓形的元素,這種元素來源於“道”的理念。

楚文化重視巫術文化,所謂問天,就是向天問道,所以“楚文字”中,還有一種天之使者的儀式感,莊嚴、自信、豪邁,情感充盈。

我們在武玉川“二十四孝篆刻組印”作品中,同樣感受到了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神秘與傳奇。

印面為題,邊款為圖,文圖同屏,武玉川刻刀下的印譜故事

武玉川,山西省書法協會會員,陽泉市書法協會副秘書長,陽泉市城區書協主席,陽泉市石舟印社副社長。他的篆刻作品,先後入選中日篆刻作品邀請展,入選西泠印社百年作品邀請展,入選中國煤炭與能源行業藝術大展,在“萬印樓”當代國際篆刻精英收藏工程中榮獲“精英獎”。

在他這組二十四孝印刻的孝道故事中,你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