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敦煌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敦煌莫高窟是中華一千多年文化的濃縮,也是世界文化藝術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其中,敦煌圖案是敦煌石窟藝術和出土絲綢文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來自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朝代的風姿與樣貌,具有獨立的藝術形態,述說了不同朝代的審美變遷。

敦煌絲綢圖案主要來自錦、綺、綾等顯花絲織物和印花絲織物,華美秀麗,種類多樣:

團窠是敦煌絲綢圖案中常見的排列形式,指一種呈現圓形或近似圓形的紋樣。一類團窠由內、外兩個部分組成,內部通常是鳥獸等主題紋樣,外部則為由不同元素組成的圓環;另一類團窠由花卉植物組成,以寶花最具代表性。

寶花是唐代對花卉團窠的一種稱呼,是由自然形態花卉抽象概括而得花卉造型,多呈對稱放射狀,把盛開、半開的花、蕾和葉等組合,形成更具裝飾性的圖案。寶花亦是唐代非常流行的裝飾主題,形式變化豐富,被廣泛地應用於絲織品、金銀器及建築裝飾中。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朵花可以看作是寶花團窠的初級形式,非常簡單,通常只有四瓣、五瓣或六瓣的正視小團花。這類圖案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普遍,幾乎流行貫穿於在整個唐代。

除此之外,傳統的植物藤蔓、帶有異域風格的心形也都出現在了敦煌絲綢上。敦煌絲綢圖案是以唐代為主的裝飾藝術的一個縮影。

寶花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上圖為敦煌藏經洞所出百衲中的一塊,為斜紋經錦。主題紋樣為唐代典型的小寶花,間以十字形輔花。寶花的花芯部分為六瓣朵花,外圈為四個花蕾和四對葉片間隔排列。輔花的花芯也是六瓣小花,外圍八個花萼,並上下左右四個側視花蕾。

方形寶花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俄羅斯艾米塔什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這是一塊夾纈絹,圖案為土黃色地上排列著藍色方形寶花紋,白色勾邊。花芯用筆蘸著黃色顏料點染,使得這部分呈黃色和綠色。朵花的中心綠色的部分大多已被腐蝕,形成孔洞,很可能是染料所致。

寶花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錦用於製作經帙卷首和錦緣,採用斜紋經重組織,深藍色地上以米白、棕黃和綠色顯花。圖案為八出寶花,間以十字形輔花。

葡萄紋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敦煌研究院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這是一件由各色絲織物縫製而成的幡,儲存幡頭和五塊幡身。除了最下面一塊幡身為白色絹外,其餘部位均為綺織物。幡頭斜邊由一塊紅色綺對摺縫製而成,幡面是白色菱格紋綺,四個小菱格形成一個大菱形,像一朵四瓣花。幡身使用的織物從上至下依次為:紅色葡萄紋綺、綠色柿蒂紋綺、黃色菱格紋綺、淺褐色葡萄紋綺和白色絹。

兩塊葡萄紋綺上的圖案很類似,枝蔓形成對波形骨架,與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一塊對波葡萄紋綺相似,青海都蘭就曾出土過圖案一大一小的兩種葡萄紋織物。綠色柿蒂紋綺上的圖案是四瓣朵花,又稱柿蒂花,這種小花在唐代的綾綺織物中十分流行。

朵花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錦為敦煌藏經洞所出百衲中的一塊,採用的是斜紋經重組織。織物表面有明顯的帶狀區域,寬窄相間。窄帶為土黃色,寬頻為藍色和米白色。帶狀區域縱向排列朵花,中間四瓣,外圈圍八個小三叉形,左右錯排。

蛺蝶團花飛鳥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夾纈絹為幡身的一部分,藍綠色地,有些許褪色。團窠的外圈是由花和枝葉構成,內有兩隻紅色的長尾鳥,作“喜相逢”式旋轉對稱排列,首尾相接。團窠之間是展翅而飛的蝴蝶。

團花對鳥

初唐-盛唐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法國吉美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這兩塊錦採用斜紋經重組織,在紅色地上以黃綠、藍色絲線顯花。織物保留下來的面積不大,其主體圖案為六瓣團花紋樣,另一個區域是紅地藍花,黃綠色勾邊,呈二二錯排。在團花之間的輔花位置裝飾有一對飛翔的小鳥圖案,紅地綠鳥,這對飛鳥的中心軸上為花卉紋樣。

寶花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這一雙層錦由兩層平紋組織表裡換層而成,一層是白色緯線和白色經線織成平紋,另一層是藍、橙、綠和褐四色緯線與淺米色經線進行交織,然而表裡換層。其結果是正面以彩色緯線條紋樣作地,其上點綴有兩列不同型別的白色朵花圖案,一種是花芯四瓣、外層六瓣;另一種則花芯和花瓣俱為六瓣。

朵花團窠對鹿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俄羅斯艾米塔什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幡身上這塊夾纈與斯坦因藏品中的另外3件夾纈織物圖案和材質都相同,很可能是從同一塊織物上剪裁下來。夾纈為兩套色,淺棕色背景上印深藍色的圖案。圖案是大團窠紋,四瓣花構成團窠環,窠內是花樹對鹿紋,窠外是十字形花葉紋。雖然花樹對鹿這一主題帶有中亞和西亞風格,但夾纈上的鹿卻明顯是東方風格的梅花鹿。鹿四腳站立,一條前腿微微上提,身上佈滿了點狀斑紋,腦後長有兩支大角。

團窠對獅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件經帙四周及卷首由團窠對獅紋錦作緣,同類織錦製成的經帙在法國集美博物館所藏伯希和敦煌品中也有一件,根據兩件經帙可以復原該錦的圖案。主題紋樣為一對相向而立於棕櫚花臺上的獅子,外面的團窠環由小聯珠環和尖瓣環套疊而成,團窠之間置菱形花卉。此類織錦在歐洲各地中世紀教堂中均有大量遺存,被認為是典型的粟特錦例項。

花卉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類似的夾纈絹在敦煌發現了好幾件,多用於製作幡。圖案為土黃色地上排藍、橘兩色花,二二錯排,排列緊密。未染色的白色圖案勾邊非常清晰也均勻,說明該夾纈絹可能是在同一套夾纈版上同時染成兩種顏色。

花卉

唐(618—907)

發現地點:敦煌

收藏地點:法國吉美博物館

敦煌絲綢 千年經典

此花卉紋夾纈絹幡身共有兩塊,夾纈圖案為兩種寶花紋錯排。一種是團花圖案,中間四瓣黃色花芯,外側四瓣黃色如意頭;另一種是變體寶花,既有黃色的花瓣,也有藍色的蔓狀卷草相互糾纏。夾纈似由藍、黃兩套花板分別夾持染成,其中地部由藍、黃兩色套染而成綠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