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什麼是太虛幻境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大憾事:

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在《紅樓夢》沒得及完前結,曹雪芹就撒手人寰是作者永遠的遺憾、紅樓迷永遠的遺憾、中國文學永遠的遺憾。

在豆瓣網高達9。6分的87版《紅樓夢》,被譽為不可逾越的經典,接近盡善盡美。謙虛王扶林導演上一則綜藝節目,表達他眼中87版《紅樓夢》的瑕疵。神話線索、太虛幻境因為經費、技術原因沒有拍攝是他心中的最大遺憾。

紅學家乃至紅樓迷能夠猜出《紅樓夢》的結局輪廓,多得草灰蛇線的暗示,脂硯齋的批語,但最重要的線索是第五回的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這一回是整部書的綱領,是小說的畫龍點睛之筆。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紅樓迷愛小說的愛情、愛美食、愛華衣、愛園林。。。等形色風物。在小編看來,太虛幻境才是整部小說最亮麗、最獨一無二的風景!在太虛幻境,我們才可以片晌間,從人間苦海抽身,從雲端俯視眾生的男歡女愛,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

人生如夢如幻的思想,可以追朔到先秦的道家思想。

太虛幻境這個世外洞天,在整部小說別有深意,很多細節值得考究回味。

1. 人生如夢的幻境

《紅樓夢》有兩位造訪過太虛幻境,都是以夢遊的形式超越空間的障礙,進入幻境。

“虛”發微自《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太虛”二字則出自《莊子》的“不過乎崑崙,不遊乎太虛”。

崑崙是現實世界闊大淵深的山脈,太虛意味夢幻世界的無拘無束、無垢無礙。。。

古人認為人做夢代表著某些徵兆,弗洛伊德也認為夢是潛意識的顯現。

道家認為做夢是人的元神與外界交接,夢有六種:

一曰正夢,二曰蘁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此六者,神所交也。——《列子》

道家經典《列子》、《莊子》有不少片段表示人生如夢的故事。

例如“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夢為

胡蝶與

胡蝶

之夢為周與?

莊子做夢自己成為蝴蝶,栩栩如生,醒來後分不清究竟人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子?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再例如《列子》記載,周朝有位“尹氏”,買地治業,成為富豪,但是到半夜每晚夢到自己是僕役,供人使喚,好不辛苦!有位老夫,白天竭力勞作,到了夜晚熟睡,每晚都夢到自己是君王,居萬人之上,縱情享樂。

這個故事想說明人生不滿百年,晝夜苦樂各半,富豪白天的快樂在晚上償還,老福白天的痛苦在晚上補償,現實的榮辱得失還重要嗎?

不過“神遊仙境”的範本是《列子》的《周穆王》篇。開篇講述了西域化人使用仙術帶著穆王遊幻境。周穆王見識了天上的神仙世界,但

“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視;音響所來,王耳亂不能得聽。百骸六藏,悸而不凝”

穆王回到人間,發現人間不過爾爾,於是生起求道的心,才有了穆王駕八駿馬西遊的故事。

在中國哲學,虛實是一對相對概念,實是真實的、虛是虛幻的。太虛幻境有大家很一對大家很熟悉的楹聯: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

紅樓夢是一場夢,夢遊太虛幻境是夢中夢。

賈府的一切恰似真實不虛,卻是世間好物不堅固。太虛幻境的一切恰似虛假不事,但在幻境卻可以看穿“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在幻境看到的才是實相!

2. 洩露命運的判詞是讖緯

金陵正副十二釵的命運被薄命司的大櫥裡的冊子劇透。一本本的判詞冊子是看似饒有趣味的謎語,一旦解開揭示的是沉重的命運。

元代學者吳萊作詩詠《列子》:

力命每相持,御風身乃足

人力欲與命運做鬥爭,卻屢屢失敗,逆天改命的人不過是少數。命運是鬼神莫測的,判詞也是美妙的風物!

太虛幻境的冊子,是神仙的預言,洩露了紅樓諸多美好女子的天機命運。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書中寫道,寶玉便伸手先將“又副冊”廚開了,拿出一本冊來,揭開一看,只見這首頁上畫著一幅畫,又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後有幾行字跡,寫的是: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本冊子就是“圖讖”,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是圖,壽夭多因毀謗生是讖語。

太虛幻境的正副冊判詞,取材自古代的讖緯書。讖緯是一種隱秘的語言,是凡人假託神仙聖人,預決吉凶、告人政事。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不同的是,讖緯書一般是無稜兩可,就像《推背圖》。但第五回的判詞並不難,不過寶玉看不懂,最後結局一語成讖!

3. 雲雨之歡

中國的夢遊故事,大部分都有一個人充當引夢人的角色,在推動劇情的發展。《列子》的穆王神遊,引夢人是西域化人。《邯鄲記》裡盧生的引夢人是呂洞賓。那麼賈寶玉的引夢人,很明顯就是秦可卿,她在太虛幻境叫兼美。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圖讖不能使賈寶玉驚醒,警幻仙姑找妹妹兼美跟寶玉雲雨一番,希望寶玉接觸過天上的仙女後,對人間的美女就不會有任何色慾的興趣、眷戀。曹雪芹在神聖的幻境,安排一段雲雨在道學家來看當然非常大膽,但夢中行雲雨,在之前的中國文學裡是有先例的。

“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宋玉《高唐賦》

宋玉在《高唐賦》講述了先王遊高唐,疲勞了就大睡,夢見一位夫人,是巫山山神的女王,恰逢作客高唐,遇到大王駕臨,願意獻出枕蓆。。。大王臨幸之後,婦人告訴大王她住在巫山的南面,千山萬水阻隔,我白天是雲朵,黃昏是降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雲雨之歡”!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天上的仙女與人間的美女相比,就如西施之於東施。為了對治人本能的色慾,佛經裡給出了不少方法。或許曹雪芹從中參考,取法乎上。例如佛經記載:

佛陀的表弟難陀沉迷於酒色,怠於修行。佛陀拉著表弟到兜率天,見了數以百計的女神。佛陀問大開眼界的表弟:你的妻子和這些女神,誰比較美麗?

難陀徹底服了,對人間的美女放下執著,回答說,比起這些女神,我的妻子好比一隻母猴一般。。。

但是賈寶玉能領會警幻仙姑的苦心嗎?

4. 太虛幻境的出口

寶玉與兼美的雲雨後,恐怕沒有醒悟,轉身既忘。

夢遊太虛幻境接近尾聲,他們準備回到人間,但眼前是一道不詳的風景。

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設如墮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

迷津在古代詩詞文章常見。“津”為渡水的地方,如津渡,“迷”則有分辨不清之意,故“迷津”之本意為迷失道路。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紅樓夢》之“太虛幻境”考

但是此處的迷津不是平白的風景,是有宗教寓意的。

迷津在佛教裡有更深的含義,指迷妄的境界。

恁麼則白龍當時親授記,今日應聖度迷津。

——《五燈會元》

象徵著眾生在貪嗔痴的輪迴苦海,欲脫離而不知出處。

寶玉還是墮入迷津的水裡,就暗示著一切還是循著命運的軌跡前進。一部催淚悲劇正式拉開帷幕。

劇情發展決定了寶玉不可能開悟,會繼續妄動風月,一眾痴男怨女要償還風月債。寶玉白來太虛幻境一趟。

結尾

《紅樓夢》第一回開宗明義此書要旨是

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

。故兩百年來不少人視《紅樓夢》為道書。

太虛幻境就如濁世之外的桃源,是證悟的道場,那麼沒有情愁、沒有塵垢、沒有慾望。在太虛幻境,可以冷靜清醒地俯視濁世的情慾之苦。

迷悟在一念之間,賈寶玉選擇了迷,選擇了苦,不過如此才有後來催人淚下的故事。

人生如夢,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