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同樣是人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別?要學會從兩個角度看人生

有人問我,你怎麼看人性是向善的呢?還是向惡的呢?我們要從兩個角度來看問題。第一個是從結構上來分析,第二是要從發展上來看。

結構是一個人生下來就有的人性,每個人都具備的。

你如果問,人性有什麼結構?孔子早就將人性分為三個層面,血氣、心和仁。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從年輕、中年到老年,都要小心啊。你有血氣,就有可能讓你陷入各種困境。所以,血氣是基礎。

中間是“心”。心是關鍵。孔子說過,只有顏回,“其心三月不為仁”。就是說,他的心啊,很長時間沒有背離人生的正途。別的學生有的幾天,有的幾個月而已。孔子又說,我自己也是一樣啊,到了七十歲才能說,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說孔子在這之前,從心所欲的話,經常會違背“矩”。“矩”就包括法律、規律和禮儀。儒學就是希望你修煉自己,從心開始,往仁的方向發展。有優點不要吹噓,有勞苦的事不要推給別人。

要儘量化解自己的執著,這能幾個人能做到。

性格會造成錯誤。一個人一再犯同樣的錯誤,是人之常情,但孔子的學生顏淵就說,要不貳過,要教導大家知過能改。我們在學習儒家思想的時候,這些觀點都要串在一起,才能構成一個系統。

最後,要追求“仁”。“仁”至少要包含愛心,愛的行為。還要包括超越自己的執著。最後,要走到無私和至善的境界。

傅佩榮:同樣是人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別?要學會從兩個角度看人生

發展是人的一生裡不斷進步的過程,每個人都不一樣。

孔子有個學生叫宰我,口才非常好。他有一次問老師,人死了為什麼還要守三年之葬呢?三年之葬是古代的倫理規範,父母過逝,子女要守喪三年。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很多古代的規矩慢慢地都被疏忽了。他又說,三年之喪時間太長了,一個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代的稻米,一年長一次,自然世界裡都是一年一輪迴,人世間三年守喪時間太長了。所以,守喪一年正好,合乎自然規律。

孔子作為老師更聰明,解答時,將自然規律的基礎轉移到了人的心理情感的需求上了。孔子說,你守一年之喪,穿的是錦衣,吃的是白米飯,你心裡安不安啊。這是自由心證。宰我直接回答,我心安啊。孔子聽了很不高興,說君子在守喪期間住的地方舒服也會覺得不舒服,吃的東西美味也會覺得不美味,聽的音樂很動耳也會覺得不好聽,所以才會守喪三年。你要說心安,你就這麼做吧。宰我就離開了教室。孔子接著對學生說,宰我真是不真誠啊,他難道沒有三年被父母懷抱嗎?所以說,心理上的情感來自於生理上的特色,有科學證明,就生物生命長度來講,在這個世界人類的幼兒依賴期是最長的。小孩子出生三年後,才能離開父母,這種生理上的特質和父母產生了依賴關係。所以,父母過逝,守喪三年的倫理規範,他才會由內而發一去遵守。所以,人類的發展是從生理上到心理上,最後到達倫理。這是連貫發展的。

傅佩榮:同樣是人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別?要學會從兩個角度看人生

人性是什麼?向善嗎?人能做到由內而外、由已而人、由知而行、由心而天。

向善的“向”是由內而外的,每一種生物都是一樣的,這是生物的特性。所有生物的特性一定要由內而外表現出來你才瞭解。人不一樣,人的特性也是由內而外,但還存在由已而人。人是不能脫離社會的,要由知而行。人是所有生物裡唯一可以認知可以選擇的。最後,達到由心而天。所以人性的發展是四個階段:由內而外、由已而人、由知而行、由心而天。

人性的結構和發展結合起來,是非常複雜的。

古人說,性w相近、習相遠。人性為什麼說相近呢?因為你的結構和你的發展方面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只能說是相近,相近於你所要的那個善。人性為什麼說相遠呢?那是後天的成長。後天的教育環境讓每一個人千差萬別。

同樣是人,都有人性。所有人性不能說它本是什麼,那樣就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了。“向”就代表了人性的一個力量,也就是說儒家思想不是提出一個學說或者教條,它是有實際人生經驗作為基礎的。

所以,同樣的人生,隨著結構和發展體現在人的差別上,具體表現在關係上。

傅佩榮:同樣是人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差別?要學會從兩個角度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