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有九歲,卻再也不會笑了,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藍藍是一個九歲的女孩,住在豪宅裡,卻得了不笑綜合徵,突然之間就再也不會笑了。她媽媽帶她找到布加洛醫生。布加洛醫生是當地有名的醫生,不管什麼疑難雜症都可以治好。但在想盡了各種辦法之後,布加洛醫生也沒能讓藍藍笑出聲來。

這是澳大利亞作家麗莎·尼科爾的小說《不會笑的孩子》中的故事情節。

她只有九歲,卻再也不會笑了,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藍藍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用貝茜的話說:

藍藍是一個有著金子般心的女孩

因為自己不會笑,所以藍藍覺得很對不起媽媽。她覺得,有這樣一個苦瓜臉的女兒,她媽媽該有多麼窩火啊。

家裡的司機梅爾文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可以跟人談論他的寶貝孫女孫子們。藍藍就總是問他的孫子孫女們在學校過得怎麼樣。梅爾文向藍藍講述這些,驕傲極了。

家裡的兩個清潔女工是大學生,藍藍一直幫她們準備大學的考試科目,儘管她對這些一點都不懂,她只是喜歡幫助別人而已。

就是這麼一個溫柔善良的小姑娘,卻不會笑了。她因為自己不會笑,讓別人不舒服而羞愧,她也很想發出笑聲,但每次用盡全力發出的假笑卻比哭還難聽。

童年本應充滿歡聲笑語啊!藍藍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摧毀藍藍的正是來自她父母的情感虐待

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親最親、最值得依賴、最值得信任的人。但在書中,作者卻給我們展示了藍藍父母是怎樣有意無意對她進行情感虐待的。

藍藍的媽媽是一個精緻時髦的女人,為了不弄花自己的唇妝,她拒絕跟藍藍親吻告別。

在藍藍拼命裝出高興的樣子跟她道別時,她已早早關上了豪華轎車的車窗,催促司機加速趕往機場,儘管飛機要幾小時後才起飛。

女兒不會笑以後,藍藍媽媽人前人後抱怨有這麼個苦瓜臉的女兒,抱怨藍藍把她的生活都毀了。她在世界各地遊玩,說是為了散心,因為家裡有這麼個苦瓜臉的女兒。

她把藍藍一個人就在家裡,不準藍藍跟隔壁鄰居家孩子玩耍。

她每過一階段就喜歡一種顏色,並用喜歡的顏色給藍藍取名,為此,藍藍已換過五個名字。

她標榜自己是一個樂觀開朗熱情的人。在作者講述的點點滴滴中,我們看到她卻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極端冷漠自私的人。

身為母親,給予孩子的應該是關懷、支援、擁抱、疼愛、安全、依戀。這些她通通沒有給藍藍,她給藍藍的只有傷害——言語暴力、情感控制、愛的缺失。

有這樣的母親,怎麼可能笑得出來呢?

再來看看藍藍的爸爸。

這是一個看似十分疼愛女兒的父親。因為不能陪伴在女兒身邊,他經常給藍藍買昂貴的禮物。

但也正是這位父親,當女兒給他表演自己新練的體操時,他卻跟旁人有說有笑,根本沒有看女兒的表演。

作者在書中詳細描述了藍藍如果思念父親,如何為了給父親表演,調整攝像頭以確保父親能看清每一個動作,如何耐心地等了父親一個小時,如何期待著父親的掌聲,但藍藍最後終於明白她不會引起爸爸的注意了。

作者說

:失望根本形容不了藍藍當時的感受,那可比失望糟糕多了。難道爸爸們不該覺得他們的女兒是世界上最好的寶貝嗎?哪怕他們並不是。

父母的情感忽視,對孩子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藍藍爸爸關注的是自己的生意,自己的應酬。他不能陪伴在藍藍身邊,甚至連關注都不給藍藍。

他不瞭解藍藍,送給藍藍的禮物是他獵殺的動物。而藍藍是多麼愛那些可愛的生命。藍藍想不通怎麼會有人射殺這麼美麗的生物呢?

有這樣的父親,藍藍笑得出來嗎?

這是一個讓人淚目的故事,藍藍的遭遇讓人心痛,也讓人反思。

像藍藍爸爸媽媽這樣的父母又何止一個兩個呢?我們以為孩子還小,啥也不懂,殊不知,我們的某些行為已深深傷害了孩子,而這種傷害可能伴隨著孩子一生。

最後,藍藍在聽了一首極其悲傷的樂曲,大哭了一場後,終於知道笑了。

這是極度壓抑之後的一次釋放。

一個九歲的小姑娘內心是有多苦多苦才會變成這個樣子啊。

而這些傷害全部來自於她最愛的父母。

麗莎·尼科爾說:

有時候,需要治療的不是孩子們,而是家長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們,看看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