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無“心”之“吾”

佛,英譯Buddha,其義為“覺悟者”。何謂“覺悟”?

首先來看“悟”字,“心在我之外,且是豎心”,表示何意?

“悟”,無“心”之“吾”

傳統國學文化認為“人人都有顆本心,一出生即有”。故,道家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佛家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王陽明說:良知與生俱來。王陽明,明代大儒,心學之大整合者。由此看來,儒道釋在對待“本心”問題上,各自表述雖有所不同,但初衷一致。

也許有人會問,“本心真的存在嗎?”觀察一下剛出生的嬰兒,即知“本心”存在與否。剛出孃胎,五色不分,五味不辨,餓了只知道哭,喝飽奶水,便會滿足微笑,且一歲之內的嬰兒,喝奶水絕不感到厭煩,一天可以喝上多次。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成年人,一日三餐總是吃同樣的飯菜,他能堅持上幾天?很多文學作品讚美“甘甜的乳汁”,其實,母乳既不甘來也不甜,只有點腥味,即便如此,嬰兒也能從中獲得無以倫比的滿足。隨著年齡漸長,沾染習氣增多,慢慢地,我們的心即有了分別,生出了好惡,這一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幾十年不知不覺“涵養”出了一顆不知滿足的心,稱為“無限慾望之心”,煩惱、痛苦的根源於此。

“慾望無限”,可現實世界總是有限的,無論多少票子,還是多大的房子、多高的位置,都是有限的,滿足不了這顆“無限心”,那怎麼辦?唯有“出世”,才能安頓好這顆“心”,出世,離開塵世。在佛家看來,塵即煩惱,現實世界中充滿了煩惱。

心本是橫著寫的,而“悟”字,偏偏是豎心旁,這等於說,平日我們所追求的,是外在的,且與“本心”反著來的,故釋迦摩尼勸誡眾生要“遠離顛倒夢想”。

去掉豎心旁,再來看“吾”字,其中並沒有個“心”。這就奇怪了,“本心”應在“吾”之內,可又不存在,意思是,沒有了“心”的我,才是那個“真我”,也許這就對應了佛家所謂的“空”吧。但佛家又說,修行只能在現實世界中修,“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不長角,所以也沒有脫離塵世間的佛法。出世追求“沒有心”的“吾”,可以理解為“空”,但“出世”的“世界”不存在,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之前的“空”還要再“空”一次。

如何在塵世間修行?在“慾望”擴張的方向上,應施加一個反向的力,控制慾望。佛家叫“戒”,“清規戒律”,道家叫“損”,“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反映在“悟”字上,即要把那個豎心旁,慢慢搬“正”了,搬“沒”了,才算是“覺悟”,最後方能見到沒有“心”的“真我”。原因在於,外在的“豎心”本是由“本心”生出來的,兩者為“一心”,去掉其中之一,另外一顆自然會顯現出來。打一比方,本心如鏡,“豎心”為佔滿灰塵的“鏡子”,只要把灰塵擦乾淨了,“本心”自然會恢復到“光明通透”之狀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但要記得,“吾”沒有“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悟”,無“心”之“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