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卡力崗藏回 “卡力崗”是藏語山名,地處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南,是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諸山組成的一個山系,這裡分佈著德恆隆、沙連堡、阿什努3個行政鄉。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卡力崗的藏民原先都篤信藏傳佛教。促使這裡的藏民改信伊斯蘭教的是一位名叫馬來遲(清雍正十二年(1734))的大阿訇在這裡傳播伊斯蘭教的結果。馬來遲,甘肅臨夏人。

馬來遲出身於官宦之家,祖父馬從善,明誥授建武將軍。其父馬家梭,為武拔貢,因其家富冠河州,人稱“馬十萬”。馬來遲於康熙二十年(1681)出生後,不久其父的商店被火燒燬,喜憂之間,對子嘆曰:“汝命運不佳,將僅有之產業,悉遭火化,汝何來其遲也”,故後起名“來遲”。此後家境破落。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馬來遲在傳教活動中途經卡力崗準備乘船渡黃河,適逢當地藏族群眾正在祈雨,不許乘船,馬來遲徑自乘馬渡河,如履平地。藏人深感驚奇,簇擁提問,馬來遲趁機傳教,說服了這一部分藏人。他們放棄了宗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傳統,改信伊斯蘭教。為了改變其生活習俗,馬來遲選藏童10餘人率至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市所屬八坊)學習伊斯蘭經典,學成返回卡力崗,任阿訇。

馬來遲在卡力崗地區將伊斯蘭教傳播開,將這裡的部分藏民教化為穆斯林,但千百年積澱養成的藏式風俗習慣卻一時難以改變,所以,這部分藏民在歸信伊斯蘭教後的一百多年裡,仍然承襲著藏族的一些特徵。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卡力崗地區居住著一支使用藏語安多方言、生活習俗同於藏族卻又虔誠信奉伊斯蘭教的的特殊族群,卡力崗人,是多民族地區文化調適、整合的產物,也是文化變遷“正在進行時”的典型個案。卡力崗人所處的地區,是我國西部多民族雜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種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這麼一個極富特色的區域,卻少有人深入調查藏語是卡力崗穆斯林的母語,每個人都操一口標準、流暢的安多藏語,他們之間交談皆用藏語,以前就連阿訇講經也使用藏語,只是近年來,他們與外界交往頻繁,成年男子大都學會說漢話,但內部之間交談,還是用母語——藏語。而像小孩子、不出門的婦女,都聽不大懂 漢語,更不用說讓他們講、讀、寫,因此這個語言障礙,也造成了我們的這次調研的最大問題。這裡的人們仍然和傣回一樣,擁有三個名字, 漢語名、教名和藏名,漢名書面用,學校用,公開場合用,經名 清真寺禮拜用,藏語名則主要是 乳名,用於口頭稱呼,因為聽不懂,為我們所不大熟悉。這個和傣回還不一樣,傣回的傣名是經常用在公眾場合的,漢名倒是不大常用。這可能和藏回的有意避免“藏名”。

華寺太爺與藏回,請了解一下!

華寺太爺在傳教中,懂得如何作必要的讓步以爭取群眾。人民群眾中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是一種巨大的社會習慣勢力。任何一種宗教,要想在一個地區紮下根來並傳播開來,必須使自己的教義同當地群眾的習俗相適應。外來宗教傳入中國後,在發展中無一不帶有中國的特點,其道理就在於此。據說華寺太爺在卡力崗地區傳教時來到黃吾吉這個地方,當地群眾不穿褲子、不禁豬。華寺太爺在開始傳教時要求他們不吃豬肉,不養豬,穿上褲子。當地群眾說:“我們不吃豬肉可以,但養豬行不行?”華寺太爺說:“只要不吃豬肉,豬暫時養著也可以。”群眾又問:“我們穿褲子不習慣,怎麼辦?”華寺太爺說:“平時不穿可以,但主麻日一定要穿褲子(即每星期五穿一次)”,於是群眾皆大歡喜。都願意改信伊斯蘭教。這種只是在主麻日穿褲子的習慣直到解放初期,還在一部分人中殘留著,以至當時每星期四晚上喊邦克時,就要提醒大家:明天是主麻日,褲子穿上了來。為了擴大伊斯蘭教在這一部分藏族群眾中的影響,並使其深深紮下根來,華寺太爺還選拔了一批兒童,帶到河州去學習伊斯蘭教的經典、教規等。據說直到這一部分兒童學成歸來後,卡力崗地區改教群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