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中日之間橫眉冷對的時候,有很多話題可以拿來甩臉色,丟冷箭。等到把酒言歡,能拿來暢談友誼的多半隻有遣唐使這個題目,概因其足夠厚重。自舒明二年(630年)起至寬平六年(894年)止,長達兩百餘年的萬里連帆將盛唐文化遠播海東,帶去成熟的封建典章制度以及先進的佛學思想,造就古代日本絢麗華美之奈良、平安時代。

所謂文明燈塔,有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總要八荒蠻夷無視山海,誠心實意齊來朝賀,才是於國無疆之少年中國。一味仰仗武力或是金錢,走老大帝國走過的老路,終究是行不通的。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期是舒明天皇到齊明女帝時期,延續約三十年。其特點是規模較小,人數較少,沿北路登陸山東半島,再經陸路前往長安。

第二期是天智天皇期間,目的在於修補白村江戰役之後中日緊張的對立關係。

第三期是文武天皇至孝謙女帝時期,持續約五十年,目的是學習唐朝先進的文化制度,沐浴文明之光,是遣唐歷史的最盛期。由於當時日本與新羅關係惡化,這期間遣唐使船走南線,由海路直接抵達大唐。

第四期是光仁天皇至仁明天皇時期,約六十年,主要目的是以朝貢貿易的形式換取唐朝饋贈,攫取經濟上的好處。此後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影響,燈塔光芒暗淡,遣唐使亦不付再來。

日本評價兩百年之遣唐經歷,播名唐國者,惟大臣及晁衡二人而已。大臣指的是官封右大臣的吉備真備,兩度遣唐,於孝謙在位期間平定惠美押勝之亂,表現活躍。而冠名晁衡的阿倍仲麻呂則終身任職唐朝,埋骨他鄉,成為見證中日兩國友誼的最佳垂範。

阿倍仲麻呂生於文武二年(698年),父親阿倍船守任職正五位中務大輔。仲麻呂既是貴族子弟,又聰敏好學,十九歲時被擢拔為遣唐留學生,於元正女帝養老元年(717年)跟隨遣唐使團自難波起航,奔赴大唐。

阿倍仲麻呂隨行的這次遣唐使團一共船隻四艘,人數多達五百五十餘人。除開正副大使、船長、通譯、僧人、陰陽師、醫師、畫師、水手雜役等等,還有十數名公派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即其中之一。與他同船抵達長安的留學生還有吉備真備、大和長岡、玄昉諸人,皆是一世英傑。

此時正逢玄宗開元五年,國家昌盛,四海賓服。全天下的才學之子麋集長安,仰慕大唐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國之有德,山高水長。阿倍仲麻呂入學國子監,潛心明經與進士兩科,雖無學伴傍身,乃有書卷在手。完成學業以後,阿倍參加科舉考試,一舉考中進士。這就好比他憑藉外國人身份進入清北學習,沒什麼希奇,希奇的是畢業以後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還國考上榜,這就轟動士林了。

阿倍仲麻呂授官太子左春坊司經局校書,官階正九品下,負責校訂經史書籍,輔佐太子讀書。同期進士儲光羲與阿倍交情深厚,寫有《洛中貽朝校書衡》的詩句記錄了這段春風得意的時光。

萬國朝天中,東隅道最長。吾生美無度,高駕仕春坊。

出入蓬山裡,逍遙伊水傍。伯鸞遊太學,中夜一相望。

落日懸高殿,秋風入洞房。屢言相去遠,不覺生朝光。

阿倍仲麻呂后來升任左拾遺和左補闕等職務,成為玄宗身邊侍從。由於阿倍博學廣聞,詩文俱佳,傳說玄宗李隆基親自賜他姓名晁衡(或朝衡)。也有說法是阿倍仲麻呂傾心中華文化,自己改換姓名。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日本遣唐使團歸國,慣例要帶回上一批滯留學習的留唐學生,吉備真備、大和長岡、玄昉等人皆在其列。晁衡原本也要隨船返回,玄宗喜愛他的才學,強行挽留,只得繼續留在大唐。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阿倍仲麻呂明州望月,選自葛飾北齋繪《百人一首》

此後晁衡擔職儀王友,成為玄宗第十二皇子李璲的伴讀,亦師亦友。天寶十二年(753年),晁衡擢升為衛尉卿,兼任秘書監。當年日本遣唐使團再度訪華,副使竟是吉備真備。晁衡再見故人,思鄉之情難以抑制,向玄宗提出辭去官職,隨遣唐使團回國。唐玄宗感念他萬里離家,異鄉漂泊,不忍繼續挽留,允其歸國。

時年五十六歲的晁衡已在大唐留居三十多年,既有歸鄉心切,又有不捨之情,於是揮毫寫下《銜命還國作》的詩句。

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

伏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

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晁衡留唐期間,因其文才出眾,廣交名士,與李白、王維、儲光羲等著名詩人皆有往來。聽聞他將要歸國,王維寫有《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以相贈送。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

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辭別友人,晁衡在蘇州登船出長江。夜舟寂寥,望月如鏡,他回望故往歲月,悵然留下和歌一首。

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

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阿倍仲麻呂望月思鄉,選自月岡芳年繪《月百姿》

此次返程的四艘遣唐船隻,其餘三艘皆順利抵達日本,第六次東渡的鑑真和尚亦在其中。然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與晁衡搭乘的第一艘船在琉球遭遇風暴,漂流至安南。船員與土著發生衝突,傷亡殆盡,唯有藤原清河和晁衡等十餘人倖存。

訊息傳回大唐,民眾以為晁衡已然遇害,悲傷不已。時在蘇州的李白揮淚作詩《哭晁卿衡》以作悼念。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晁衡與藤原清河一行輾轉六個月返回長安,恰逢安史之亂爆發,晁衡追隨玄宗避難四川。戰亂平息,晁衡被繼任的唐肅宗任命為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賜北海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寶龜元年(770年),晁衡病故,朝廷追封從二品潞州大都督。日本光仁天皇因為晁衡交流日唐,埋骨他鄉的事蹟,追贈他正二品的官位。

1979年,西安市政府在興慶宮公園修造阿倍仲麻呂紀念碑和紀念堂,以志紀念這位促進中日友好的國際友人。2012年兩國因為釣魚島交惡,紀念碑遭人汙損,雖經清理無法復原。晁衡若是有靈,想必也是又遺憾又痛心。

鑑真和尚與阿倍仲麻呂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物。阿倍仲麻呂萬里來投,只為體貼人類燈塔的文明之光,鑑真和尚六次東渡,卻是為了將這一束光芒傳播到佛法尚不及的荊棘蠻荒。人類的文明便是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實現相互交融,雖九死其猶未悔。

鑑真俗姓淳于,武周垂拱四年(688年)出生於揚州,幼年受戒,而後遊歷洛陽、長安研習佛家戒律。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二十六歲的鑑真返回揚州大明寺,設壇說法,持戒授律,四十五歲時已是名揚四方的律宗大師。

佛教傳入日本,迭經散播,信眾廣大,其中不乏為了逃避勞役,私相剃度。久而久之,奈良朝廷深感其弊,佛法雖已東傳,只得其法,未得傳法之人。日本天平五年(733年),朝廷派遣榮叡和普照兩位學問僧隨同遣唐使團來到大唐,邀請深諳戒律的高僧大德東渡日本。

榮叡、普照二人先是來到洛陽邀請到了高僧道璿。日本天平勝寶四年(752年),盧舍那大佛開眼,先期離華赴日的道璿任職祈願師。道璿是日本傳播律宗的先驅,與華嚴、天台兩大宗派的興盛也有密切關聯。

訪得道璿,兩位日本學問僧繼續留在大唐尋訪高僧。天寶元年(742年)榮叡和普照來到揚州大明寺,懇請鑑真前去日本傳授戒律。鑑真瞭解日本是佛法興隆之國,於是詢問門徒可有人願往。門徒千萬,無一人願捨身赴險。鑑真慨然表態: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他這麼帶頭,祥彥、道興、道航等二十一名弟子亦明言追隨。

當時大唐雖是強盛大國,歡迎四海蠻夷前來朝貢,卻嚴厲禁止本國軍民擅自出國。那位著名的取經和尚唐玄奘其實也是偷渡在先,違法西行。榮叡和普照好不容易說動鑑真為首的僧團答應東渡,等不及請求長安允可,拜託李林甫的兄弟李林宗準備船隻,將要從寧波放舟入海。

然而僧團裡面大唐本地僧人和新羅僧起了衝突,新羅僧跑到官府那裡密告,聲稱揚州僧團勾結海賊,造船出海。一場風波過後,海船被官府沒收,鑑真亦被迫返回大明寺。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鑑真六番東渡

榮叡、普照不久又來找到鑑真勸他再做嘗試。鑑真自掏腰包買下一艘軍船,僱傭十八名水手,加上十餘名弟子以及畫師、工匠統共一百八十五人於天寶二年(743年)十二月順長江入海。結果剛到崇明島附近,海船遭遇風浪傾覆,眾人落水,好不狼狽。等船隻修理完畢再度出發,又遇到大風,漂泊至舟山外海的荒島,食水盡絕,苦苦支撐多日方才得到救援。返回唐土,鑑真等人落腳寧波阿育王寺,而後各地寺院邀請講法,二次東渡乃止。

結束講法,鑑真回到寧波,預備繼續東渡。紹興的僧人為挽留鑑真,向官府出首控告日本僧人誘騙大唐高知,居心不良。榮叡被捕,第三次東渡無果而終。

天寶三年(744年),鑑真率領三十餘人離開阿育王寺,打算從福州買船出海。留在揚州的弟子靈佑不忍師傅受波濤之累,請淮南採訪使中途攔截。鑑真被官兵護送回到揚州大明寺,他對靈佑大為不滿,靈佑夜立中宵,持續兩個月才得到師傅的諒解。

天寶七年(748年),榮叡與普照再次抵達揚州,與鑑真商議第五次東渡日本。當年六月,僧團自揚州崇福寺出發,在舟山停留數月後出海。孰料“風急浪峻,水黑如墨”,海船顛簸飄搖,持續十四天不見天日。待到船隻靠岸,才發覺已經漂流至海南島。鑑真在海南停留一年,而後取道廣西、廣東一路北返。途中榮叡病逝於廣東肇慶,弟子祥彥圓寂於江西吉安,東渡僧團先後有三十六人死於中道,鑑真自己也因病導致雙目失明。天寶十年(751年),鑑真回到揚州,發下宏願:不至日本,本願不遂。

天寶十二年(753年),日本遣唐使團藤原清河、吉備真備等人拜謁唐玄宗,正式提出聘請鑑真赴日授戒。玄宗崇通道教,要求遣唐使團同時攜行道士,雙方沒有談攏,只得作罷。使團與阿倍仲麻呂(晁衡)返回日本途中,特意到揚州約請鑑真。鑑真率弟子二十餘人秘密搭乘使團船隻,第六次偷越日本。此番東渡,鑑真所乘船隻經由琉球而至薩摩,終於順利抵達日本。反倒是阿倍仲麻呂與藤原清河遇到風暴,滯留大唐。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鑑真第六次東渡圖

鑑真自743年第一次發願東渡,直到753年第六次東渡成功,歷時十一年,百折不撓,初心不改,踏上日本國土時已是六十五歲的瞽目老人。

鑑真在九州太宰府稍作停留,經水路至難波,而後抵達奈良,入住東大寺。先期赴日的唐朝僧人道璿、來自印度的僧正菩提仙那、以及藤原仲麻呂為首的百官重臣悉數前來拜訪。孝謙女帝派出敕使吉備真備宣詔慰問,“自今以後,授戒傳律,一任大德。”女帝授予鑑真以“傳燈大法師”的尊號,請鑑真在東大寺設定戒壇,為諸皇族以及沙彌四百餘人授大乘菩薩戒。自此日本佛徒都要登壇受戒,才有資格成為僧人,而鑑真法師也就成了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

天平勝寶九年(757年),孝謙女帝將奈良城中新田部親王的宅邸賜給鑑真,後者在此修造著名的唐招提寺。招提寺是完全仿唐式木結構的殿堂體系,處處講求對稱,猶如整齊的圍棋棋盤。正殿金堂八根大圓柱迎面排開,一派堂皇,金堂中央安放的盧舍那坐像以鑑真所傳脫胎乾漆法塑造,是天平時代最具風格的造像藝術。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唐招提寺金堂

唐招提寺建成之後,鑑真法師遷居其間專心傳授戒律。天平寶字七年(763年),鑑真在禪堂面向西方結跏坐化,時年七十六歲。弟子以乾漆法做成法師坐像,此像神態安詳,雙目緊閉,面帶微笑,栩栩如生。

彼岸花開:晁衡與鑑真,雖九死其猶未悔

鑑真和尚真像,日本最早的肖像雕刻,位於奈良唐招提寺。

元祿元年(1688年),松尾芭蕉拜訪唐招提寺,在《芨之小文》中如是書寫:

招提寺鑑真和尚來朝之時,於船中屢遭劫難達七十餘度,鹽風入目,終致失明。御像在前,惶恐拜之,願以新綠,拂去目中陰霾。

時至今日,目中陰霾易去,而拂拭兩國陰霾之新綠不存矣……

(第七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