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蟬有五德,忍辱負重,兒時樂趣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古人以“文、清、廉、儉、信”賦予蟬之五德。蟬也叫知了,居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同翅目、蟬科。其皮曰蟬蛻。

萬物有靈,蟬有五德,忍辱負重,兒時樂趣

在童年的記憶裡,每年的夏季傍晚,三五小夥伴在大人的陪同下拿著螺絲刀、鑷子、手電筒和一瓶水鑽入樹林,開啟手電筒,彎著腰仔細尋找蟬的洞穴。蟬的洞很特別,就像我們小時玩的玻璃彈珠,剛開始並不大,用鑷子輕輕挑開洞口邊的泥土,洞口逐漸變大。就會發現蟬的兩隻爪子扒於洞沿,兩隻小眼睛呆萌的看著你。這時需要用螺絲刀在洞口附近斜插入地面貫穿地面,防止蟬掉入洞中(整個過程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傷到“小呆萌們”)。再用鑷子小心地夾住蟬的爪子或者頭部兩側,慢慢地提出洞外。如果此時手一抖蟬掉入洞中,那心中的懊惱不亞於收集小浣熊乾脆面裡的英雄人物卡只差一張集齊時,往後再每次拆都不中。這時候隨身攜帶的水就派上用場了,把水灌入洞口,並在洞口處插上小樹枝做標記。父輩的說法是水淹洞穴這樣會把蟬給逼出來,在林子裡轉一圈時間掌握得好的話回來正好能碰到蟬爬出洞口。可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會發現灌水並沒有什麼用處,不過小時候卻總是樂此不疲,總認為是自己捉蟬的功夫不到家,就差本武功秘籍來打通任督二脈了。夏天傍晚的一大半時間都在小樹林裡歡樂的度過。

把捉到的蟬放到紗窗上,深夜來臨等著它爬到高處不動的時候,蛻變就開始了。迎著月光,殼裂、拱背、抬頭、拔腿、後仰、抽肚、前傾、亮翅、硬化。這個過程非常的緩慢,但卻非常的有意思,一直到現在我都樂此不疲的去見證這一過程。也正因為這個過程,古代君王才會在死後口含玉蟬,以求脫胎換骨,獲得重生。

萬物有靈,蟬有五德,忍辱負重,兒時樂趣

蟬在地底需要大約三或五年的時間,北美洲有一種蟬叫週期蟬,它們的生命週期是嚴格的13年或是17年,它們有紅色的眼睛、黑色的身體和橙色的翅膀。

萬物有靈,蟬有五德,忍辱負重,兒時樂趣

每年春末夏初,新出土的週期蟬產下的卵孵化成幼蟲後,就會鑽到地裡,在那裡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度過大半生。天氣寒冷時就鑽入地下更深處,天氣轉暖就爬到離地表更近的地方。在暗無天日的地方要經過數次痛苦的蛻變,13或17年後才能迎來爬上地表的資格。在夏季雨後的傍晚破土而出,爬上樹枝,經歷它這一生最後一次蛻皮,從而飛上枝杈奮力鳴叫,吸引異性。在很短的幾天時間裡交配產卵,蟬的一生在完成交配產卵後生命就此終結。炎夏退去,涼風漸至,它們將迎來生命的另一次重生和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