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夢的國家之一,從甲骨文中“夢”字的造型中可以得知,先人們對於夢現象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即夢是人在睡眠中所見的幻象。但是,夢的發生和夢境內容均具有不確定性,古人由於受認識水平所限制,無法對做夢緣由做出完整的解釋。同時

出於對未知的畏懼,於是將夢與鬼神之事相聯絡,甚至認為夢帶有預示功能,可以預報兇吉禍福,並由此發明了占夢術。

一、先秦兩漢歷史散文記夢概況

先秦兩漢時期各類歷史散文中都有對夢境的詳細記載,粗略統計,《尚書》記夢2則,《左傳》記夢29則,《國語》記夢3則,《逸周書》3則,《竹書紀年》10則,《戰國策》記夢1則,《史記》22則,《漢書》記夢22則,《東觀漢記》6則,《吳越春秋》6則。

其中,《左傳》所記最多,近三十則,且多為首見夢例。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史家記夢的常見模式為“夢——占夢——夢驗”,也有省略了占卜這一步驟的“夢——夢驗”模式。

所記夢例中,絕大多數為在現實中得到了應驗的“直夢”。

值得注意的是,史官也如實記載了那些夢境與現實完全相反的“反夢”,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晉文公之夢。

晉楚城濮之戰開戰前,晉文公夢到自己在與楚成王的搏鬥中落敗,被楚成王伏在身上吸食腦髓。這樣可怕的夢令晉文公恐懼不己,

但實際上,城濮之戰中晉國大勝楚國,一舉奠定了霸主的地位。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再有《左傳·昭公四年》載,叔孫氏穆子曾夢天壓己,多虧一個名叫牛的人幫自己頂住了天

,醒後一直想尋找夢中人,後來發現自己的庶子與之相似,便稱其為牛,並十分寵信他。但牛卻並未如夢裡那般成為穆子的賢臣良弼,反而作亂頻頻,先是害死了穆子的兒子孟丙,又設計驅逐穆子的另一個兒子仲壬,最後更是將穆子活活餓死。

除《左傳》外,《史記》也有反夢的記錄。

《趙世家》中,趙孝成王夢見金玉堆積如山,第二天召筮史敢佔之,筮史敢卻認為“夢見金玉之積如山者,憂也。”果然,三日後韓氏上黨守馮亭使者至,欲將秦國貪圖已久的上黨十七城獻與趙國,趙孝成王欣然接受,引得秦國勃然大怒,最終導致了長平之戰。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在這些夢例中,

夢中的預言在現實裡不僅沒有應驗,反而走向了截然相反的結果,夢給人帶來的神秘感和篤信感似乎消退了一些。

史書多記夢,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記錄夢佔過程與結果為史官的本職工作;第二,夢與政治有著緊密聯絡,甚至會對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夏商之時,巫史不分。巫被認為是“絕通天地”後仍能溝通鬼神,上達民意、下傳神旨之人,負責占卜兇吉。

而巫在記錄占卜結果的過程中,就承擔了史官的職責,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巫以記神事,更進,史以記人事。”因而,史官一職是從巫中分化出來的。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太史公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裡也曾提到:“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

周代以後,巫史逐漸分離,但二者之間仍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絡

,典籍中也常出現“巫史”、“筮史”、“祝史”之語。

史官依然還擔任著部分巫的職責,如為君主占卜等。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盾夢見先人叔帶抱著他的腰痛哭,先悲後喜,又拍手唱歌,醒後用龜甲占卜,燒出的紋路先是斷絕後來又變好了。趙盾不解其意,於是請趙史援來判斷,趙史援據此推斷了趙氏一族之後的命運。可見夢佔一事是史官的職能之一。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先秦時代,受認識水平的限制,人們普遍相信“夢通鬼神”,因而認為夢具有啟示作用,夢的內容即是上天的引導或警告。這使得“夢”這一生理現象同政治產生了緊密的聯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甚至能對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

最為著名的“政治夢”當屬“武丁夢得傅說”。

《史記·殷本紀》中對於夢得傅說的記載很詳細

:高宗武丁在其父小乙去世後繼承商王之位,欲奮發圖強,急需能夠輔助治國理政的賢才。三年不說話,此時,武丁於夢中見到了一位聖人醒來後檢視群臣百官,皆不是夢中之人,於是命人求之於野,最後在傅巖找到一個從事版築工作、名為“說”的人。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武丁見後便說此人就是夢中之人,與他交談,果然有聖人之才,遂立之為相。說果然是難得的賢才,在他的匡助之下,商王朝很快又走向了繁盛,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夢得傅說”之事頗具傳奇色彩,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夢為人潛意識的反映,武丁從來沒有見過傅說,又怎麼可能會夢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呢?

清人朱駿聲大概也有此疑問,所以對此猜測道:武丁極有可能在此之前便與傅說相識,並瞭解他的才幹,早有重用之意,只因傅說身份低微,突然任命為相,一定會招致眾臣反對,

因而假借夢,託於鬼神。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夢既然可以作為提拔人才的依據,自然也免不了變成政治鬥爭的手段。

春秋時期晉獻公夫人驪姬為立自己所出之子為太子,就曾編造假夢誘騙太子申生祭祀,並趁機下毒陷害於他。

《春秋榖梁傳》中

,驪姬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為了讓太子申生中計,兩次編造假夢,她先是宣稱夢到先夫人齊姜,也就是太子申生的亡母哭訴自己在擔驚受怕,進而引導晉獻公下令讓申生去守衛陵墓,並在墓旁修築宮室。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然後驪姬再宣稱自己夢到齊姜哭訴自己飽受飢餓之苦,作為齊姜的兒子,申生在守衛母親墓冢之後,自然而然地就會準備酒肉用以祭祀,驪姬正好伺機下毒。

驪姬的兩則假夢環環相扣,成功離間了晉獻公與申生父子

,最終申生自殺,公子夷吾、重耳出奔別國,驪姬如願以償。

二、歷史散文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人們在研究夢的同時,也嘗試給夢分類。

如今己知最早進行夢境分類的典籍是《周禮》,其中將夢分為:正夢、噩夢、思夢、寤夢、喜夢、懼夢,合稱“六夢”。漢代王符在《潛夫論·夢列》中綜合考慮了夢的成因、夢的應驗與否等各方面因素,將夢分為十類,分別為:直夢、象夢、精夢、想夢、人夢、感夢、時夢、反夢、病夢、性夢。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黃帝內經》則是從醫學病理角度出發,將夢分為:徵夢、想夢、病夢三類。本文綜合夢的成因和內容,認為可以將歷史散文所記的夢大致歸為三類,即

預兆之夢、報應之夢和感生之夢

1.預兆之夢

預兆之夢的內容主要是對未來將要發生之事的預言或者預兆,預測的內容既有個人命運、家族盛衰,也有戰爭成敗、國家興亡

。如《漢書·霍光傳》中霍家人所做的噩夢,預示了整個家族的覆滅。霍顯霍禹母子二人共做了三個夢。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霍光之妻霍顯夢到家宅中的井水溢位流到庭下,灶被掛到了樹上,又夢到霍光對她說:“知道要抓捕我們的兒子了嗎?馬上就要來抓他了!”接著霍禹夢到車馬喧鬧,來捉自己。這些夢都是霍氏滅亡的前兆,

最後整個霍氏家族,除廢后霍成君外,其餘成員皆被誅殺,連與霍氏有牽扯的上千家都誅連滅族。

而一些帝王之夢,不僅預示己身,也暗示了國家命運。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曾於國家危敗之際“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漢書·王莽傳》記載:“莽夢長樂宮銅人五枚起立,莽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即使尚方工鐫滅所夢銅人膺文。”

秦二世與王莽之夢,都表露出了對失天下的焦慮,也預示了王朝的衰敗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多則預示徵兆之夢中,尤以趙簡子的“鈞天夢”最為奇特。

《史記·趙世家》雲,趙簡子夢遊鈞天,其所見所聞,竟然預示了之後百年之事,趙簡子在夢裡射熊、羆,就是消滅中行氏和範氏的預兆,中行氏和範氏的祖先就是以熊、羆為圖騰的。

2.報應之夢

善惡報應為古人天命觀的重要內容,人們相信天地鬼神有知,恩怨報應有果,並且這一點也會在夢中得到應驗。魏顆夢結草老人便是“善有善報”的典例。善行得善報,那麼惡行也會導致惡果。

《左傳·成公十年》就記載了的晉景公夢見厲鬼索命之事:晉景公夢見的厲鬼即是趙氏先祖。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景公冤殺趙氏,趙氏先祖化為厲鬼前來報復,景公醒後招巫人占卜,巫人告訴晉景公他吃不上新麥了。到了六月丙午這天,晉景公想吃新麥,讓進獻並使庖人烹調。為了反駁巫人的卜辭,景公還特地將其叫來,給他看煮好的新麥,之後便殺了此人。

將要吃新麥的時候,景公肚子發脹,去廁所的時候,跌進廁所裡死去。

3.感生之夢

感生夢是我國古代夢例中較為特殊的一種,與一般的感生神話較為類似,基本模式都是某位女性在夢中接觸祥瑞,因此誕下非凡的嬰孩。而這些感夢而生的孩子,日後都會成為赫赫有名的君王或后妃。

感生夢既帶有奇幻的神秘色彩,又有明確的功利指向。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兩漢年間,史書中的感生夢多與帝王之家有關,甚至成為了證明帝王受命於天的重要依據,這種傳統自劉邦始。劉邦原為布衣,缺乏高貴的家世,因而才要格外強調出身不凡,其帝王之位乃是上天註定。

自劉邦後,許多漢代帝王也是感夢而生,如漢文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史記·外戚世家》載薄姬夢蒼龍據腹而生文帝。漢武帝之母王美人夢日入懷也與之相類。後世之人無法判斷到底是真有其事。

但薄姬、王美人之夢,確實為漢文帝和漢武帝的帝位,籠罩上一層神秘色彩和天道光環。

先秦兩漢歷史散文中的記夢概況,及所記夢例的三種類型

三、總結

自先秦至兩漢,先人們不斷地嘗試探究夢的成因、解讀夢境的內容,

其中不乏有在當時十分具有進步意義的優秀成果。但這些夢論思想僅僅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並沒有在之後得到系統的發展,或是形成完善的理論,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世,對社會整體夢觀念的影響都極為有限。

從總體上看,當時人們對於夢的認識仍然沒有擺脫夢兆迷信的影響。

不過縱然先秦兩漢時期人們對於夢現象的正確認識進展緩慢,但夢在文學領域卻大放光彩。先秦兩漢時期,文學雖然還未發展到成熟階段,但夢已經成為了重要元素,在不同型別的文學作品中也有著各不相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