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野草》中收錄的《秋夜》有感

秋夜是誰寫的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不曾記得這篇課文是否有學過,但是卻聽說過調侃這句話的文字,意思大概是說,名家這樣寫,是經典,有深意,而非名家這樣寫,可能就會被說有什麼意義不過是文字堆砌。那時候聽還覺得,也是哦,這樣說似乎也在理。這話裡同時也帶有一些對某些評論文章的人的戲謔。

其實不是今天自己翻開《野草》這本書,不是讀到《秋夜》這篇文章,我想,我大概還不知,這句話是誰寫的吧。我想大家大機率能根據之前一段的文字猜測到我要說什麼了吧。就不禁要問了,你這不和自己所說的”某些評論文章的人“一樣了麼?那我也只能說這大概就是了吧。

我是在某個軟體上看的電子書,所以文章有些別的讀者看過並且評論過的地方就會顯示出來,這篇文章中的其他讀者的評論我大概都看了。尤其是這句,或者說是這段吧,別人對此的評論都看了。其中不乏對魯迅這段文字的模仿,還有玩笑。其中有兩三個批註,很正經,一位引述了張大春對這段話的講解,另一個說出了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還有一位的批註我很喜歡。他說,“可以將這段話想象成電影鏡頭,一個長鏡頭慢運:後園—牆外—一顆—另一顆”。突然想到,魯迅這樣的描述方式,確實可以給人一種目光的移動,或者說是轉移,讓人有畫面感,至於為什麼會有目光的轉移,也許和當時作者寫作的心緒有關。

看完通篇文章,其實先前在第一段寫的棗樹,是一個引子,再後來的篇章中,他充當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反抗者。雖然決心之大,“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即使“使月亮窘得發白”,“鬼睒眼的天空”“不安了”,“彷彿想離開人間”,“避開棗樹”,他也仍然用“一無所有的乾子”“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可是“哇的一聲,夜遊的惡鳥飛過”,卻聽到了自己“吃吃地”“夜半的笑聲”。這樣的對照是因為”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後要有春,“而落葉的夢是”春後還是秋“嗎?即刻被笑聲所驅逐的自己是對自己笑聲背後所隱藏的迴避與迷茫所訝異,所羞赧,所以回到自己房間,懸高燈火的帶子,讓自己的思緒,或者迷霧更清晰,看著奔向燈罩中的光芒的小青蟲,“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嗎“?

我們該往哪兒去?我知,要反抗,要前進,但是我迷茫,秋去春來,春去秋又來,無休止,呵,徒勞麼?不,前進,終會有光。

那段我很喜歡的批註中,括號裡還有一句話,“不知道有什麼調侃的。調侃不利於深入語境理解文字。讀書戒浮躁之氣。”

看文章,讀書,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聽取他人的想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調侃之氣,聽到了,看到了,就罷了。因為調侃、就去模仿,而無任何自己融於裡面的思考,對於想學習的自己還是罷了吧。

這是魯迅的隨筆,我想本身自己在寫的時候,文字完全的構思架構,也不是完全想好再落筆寫的。所以成文也大可能是自己當時所見所想並融合當時自己的心境情緒成文的,所以在寫的時候他本人可能也沒有想到他有何寓意。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他本人的文字猜測、思考當時他是在怎樣的一樣心境下,寫下來的,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就像心理輔導,有時候,例如讓被輔導的人畫一幅畫,然後輔導的人分析被輔導的人現在處於一種什麼狀態;也像是你的朋友忽然心情不好,你就會有可能根據他現在的狀況分析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然後安慰他,當然正確與否是另外一回事,你願不願意去分析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將解讀文字看成這樣也是會很有趣的。如果朋友心情不好,別人進行分析安慰,而自己覺得心情不好有什麼大不了的,不需要去幫助分析一下,去安慰,甚至,故此,自己就學朋友心情不好。那我也只能說是無病呻吟了,別人當然會覺得你寫得不好咯。

關鍵還是有據可考。

讀魯迅《野草》中收錄的《秋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