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粵劇團一場多少錢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是廣東最大的藝術劇種。曾與京劇聯袂打造了“南有薛馬爭雄,北有梅程爭輝”的黃金時代。2009年,粵劇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2016年7月改制後,陽春市粵劇團走上市場化道路。北達首都,南至港澳,古裝粵劇舞臺上都曾留下該劇團的身影。尤其在兩廣地區,該劇團更是接戲不斷,每年演出達200多場,除去排練時間,幾乎每天出演一場。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劇團演職人員常常身兼多職,廚師蔡叔要負責布幕,音響師傅兼財務,燈光師兼會計,搭檯布景、搬運器具等都是由演職人員共同完成,就連專職司機也要參與臺前幕後勞動。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演員們坐在村頭店鋪門口吃飯,吃完馬上就要準備化妝了。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演出開始前一個多小時,後臺就開始忙碌起來。沒有專門的化妝師,自己化妝是演員的基本功之一。為了避免在持續近4小時的演出過程中上廁所,從化妝開始,演員就要儘可能少喝水。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匆匆吃過晚飯,團長龍國軒和同是劇團演員的妻子,趁著空隙在戲臺上用手機與孩子影片聊天。“女兒5歲多,兒子才3個多月,我們常年在外演出,只能透過這種方式與孩子交流。”龍國軒說。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農村的小孩對篷布里的一切充滿著好奇。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晚上8時整,鳴炮開場,幕布徐徐拉開,演員盛裝登臺。村民期待已久的演出正式開始。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戲臺下,村民們扶老攜幼早早搬來凳子坐下等候,一些好奇的小朋友,不時掀開幕布,悄悄溜進戲臺後,觀看演員們化妝備演。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一名男演員要演反串角色,一旁的女演員為他整理頭飾。目前劇團演職人員大多都是“80後”“90後”,平均年齡僅27歲,都是志同道合、熱愛粵劇的人。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一場戲中團長龍國軒飾演一個在箱子裡被悶死的“死人”,後臺可以看到他睜著雙眼躺著。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後臺年輕演員玩手機遊戲打發等待的時間。幕布後,候場的演員,上一秒還在相互打趣,下一秒跨過幕布走上戲臺,立馬就切換入角色。幕布與舞臺之間,就像隔著一條時空隧道,演員遊走古今、穿越自如。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一位上了年級的演員肩膀突然痠痛,同伴在後臺為他按摩。為了快速換裝切換角色,許多演員要同時疊穿三套戲服,加起來有10多斤重。一場戲下來,演員打底的衣服都要被汗水溼透幾次。冬天還算好,要是夏天演出,還會出現演員暈倒的情況。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表演結束後已是深夜,餓著肚子的年輕演員跑到舞臺下買夜宵。除了戲臺上的辛苦,常年舟車勞頓也考驗著演員的體力。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演出結束後演員收拾東西回陽春。劇團為了節省開支,在外地演出結束後,只要是在兩個半小時車程以內,無論多晚演員都要回陽春,第二天又乘車趕回演出地,演員的睡眠和飲食都很不規律。

陽江唯一國有粵劇團,轉型後常赴港澳演出,一年接戲200多場

卸妝換衣,打包行李,上車便睡,已精疲力竭的演員一路無言,一切都已成默契。回到陽春,已是次日凌晨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