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氣機升降,論傷寒論六經病。

水中有火怎麼治

從中醫氣機升降,論傷寒論六經病。

以五行生、克、乘、侮,五臟呈五色,有諸內必行諸外為導向,再加上此氣機運轉理論,把一切病都歸到運轉失常,就能很容易找著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運轉失靈。這時就可砭、可針、可灸、可藥來調暢氣機,讓它們恢復上下執行,這樣人體就能恢復健康。

氣機升降——-中醫治病精髓

中醫的理論很簡單。人體五臟六腑上下分佈,各臟腑在氣機所引導下處於動態中的。

腎在最下面,屬水的臟器。

中醫講腎是水中有火,水是腎陰,火是腎陽,火性向上,火能生土,腎火向上走,使脾土溫暖,脾把胃吸收的營養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質,傳送到全身各處。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營養要送到上面的肺臟,與吸入空氣中的精微物質結合,再由肺向全身輸布。脾氣從左邊向上升。

腎中的水,水生木

,木氣在水的滋養下得到營養,生髮了,方向向上,肝之氣也從左邊往上升。隨脾土之氣上升,

中醫有“肝隨脾升,膽隨胃降”的說法

。所以,身體左邊上升的腑臟有病,則應考慮肝脾之氣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氣。

肝屬木

,這個氣機隨著肝脾升到了頂部,這裡就裡有肺和心。木生火,火,五臟屬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於有肺臟的存在,心火被帶向下行。

肺屬金,主肅降

,氣機就開始往下降。心火本是要上升,但因肺金在其上,肺降,心就跟著降,一直降到腎中去,溫暖腎水,使得腎水不至於寒。而腎水隨著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達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於過熱,這就叫著“水火既濟”。

如果下降的過程被破壞,那麼心火就無法下降,就會上面熱,不能交於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心是惡熱的,熱,心就會有病,失眠多夢,口舌生瘡,而下寒就會腹冷,下肢涼等。在肺金下降的同時,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氣就下降。

脾為己土屬陰,胃為戊土屬陽,陽要下降,陰要上承。

在胃氣下降的同時,膽氣也隨著下降,膽汁下入十二指腸隨胃物下行,順應“膽隨胃降”之說。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氣不下行,不下行就會上逆,膽汁會反流,這是氣機逆行的結果。胃氣和膽氣的下降,是從右邊下行的。人體的屬右邊下行的腑臟有病,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氣機下行遇到了問題。

脾土左升,肝氣和腎水都隨著升,胃氣右降,肺氣,膽氣和心火隨著下降,這是一個左邊升,右邊降的氣機運轉模式

。脾胃一陰一陽在中,是中心的軸,一切都是圍繞著這個軸來轉的。

再依據五行生、克、乘、侮原理,及五臟呈五色的的“診療觀”,以有諸內必行諸外為導向,就能用觀望形體,五官面色,嗅、聞、問、聽、切按體脈,經絡辨病,再加上此氣機運轉理論,很容易找著原因。

把一切病都歸到運轉失常,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運轉失靈。這時就可砭、可針、可灸、可藥來調暢氣機,讓它們恢復上下執行,這樣人體就能恢復健康。

從中醫氣機升降,論傷寒論六經病。

從氣機升降談六經病的病機

氣機升降的基本形式是陰升、陽降、陰出、陽入,併為以中土為樞軸,火、金、水、木為輪周的協調運轉所體現。人體生理和病理狀態,是氣機升降正常和異常的反映。因此,對《傷寒論》六經病的病機就可用這一理論為指導加以探討。

1、太陽病是營衛出入之機的失調

太陽病主要指表證。

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說:“外應皮毛,協營衛而主一身之表者,為太陽膀胱之氣。”因此,首先應明瞭營衛出入之機。營在脈中為陰,衛在脈外為陽,營衛要協調,應當營出而衛入。如果營在內而不出,衛在外而不入,就是營衛不和,從而導致太陽病。

太陽中風,

是病人外感風寒之邪而以風邪為主,風性主散,衛氣外趨,不能固守營陰,營陰從衛氣疏漏之處外洩,故發熱惡風而必汗出。

太陽傷寒

,是病人外感風寒之邪而以寒邪為主,寒主收引,營衛之氣鬱閉,衛氣不得內入,營陰不得外達,故發熱惡寒而必無汗。

上述二證皆當調和營衛。對營衛相離因衛氣外趨者,當引衛入營,以桂枝湯治療。對營衛相離因營衛鬱閉者,當發表散寒,以麻黃湯治療。

至於對“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為何仍要發汗,並“先其時發汗”,乃因本證衛氣並非總浮於外,而是時或外浮,故時或自汗出。但此時是營陰從衛氣疏漏處外洩,故雖汗出,營衛仍不相合,必藉助藥力,復發其汗,使營陰泛達於衛,陽得陰戀而能入,衛氣即不再外浮。其“先其時發汗”,即選擇未汗出時服藥發汗,無非因此時營衛相距較近

,營陰外達與衛氣相合更為捷便而已,如此則藥效易得,且汗出亦不會過多。

徐靈胎所說“自汗乃營衛相離,發汗使營衛相合”之理,即在於此。

2、陽明病是陽土之氣的不降

“胃家實”是陽明病的病機。

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故“胃家實”即胃氣因實邪阻滯而不降。胃為陽土,其氣不降,多呈陽熱之氣亢而向上,向外之象。如胃熱瀰漫於陽明之經,充斥於表裡內外,見高熱、煩渴、大汗出、脈洪大等症,為陽明經證;如燥熱相結,成燥屎阻結於胃腸,府氣不降,見潮熱、不大便、譫語、小便數、腹脹滿、繞臍痛、脈沉實等症,為陽明府證。不論經證、府證,皆屬陽土之氣不降。

從中醫氣機升降,論傷寒論六經病。

陽明篇中最發人深思者,是“脾約”一證。原文為為“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對此條諸家多以胃強脾弱,脾被約束為解,但說理不透,如以氣機升降理論解釋,即豁然開朗。本證發於太陽病發汗、瀉下、利小便後,亡津液,胃中乾燥,雖有胃腸燥熱,但畢竟以胃陰虛為主。陽土之氣無陰液攜戀而不能降,故大便硬,由此又引起了陰土之氣的不升。《素問·六微旨大論》說:“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所謂“常守”,即升降出入四者互為因果,戀守勿失。脾胃同居中土,為氣機升降的樞軸,當其旋轉之時,如胃氣不能從右而降,則脾氣亦不能從左而升。

本證即因

胃氣不降而約束脾氣不升,故稱為“脾約”證

;但病本在胃,故列入陽明病。脾為胃行其津液,可將水谷精微上輸於肺,再佈於全身。今脾氣不升,則胃中水谷津液逕由小腸偏滲膀胱,故小便數;津液亦不能還入胃中,故大便硬不得緩解。津液偏滲亦使脾臟自身陰液虧乏,故趺陽脈既因胃氣不降而脈浮,復因脾氣不升、脾陰不足而脈澀。胃氣不降是病態的亢奮,故曰“浮則胃氣強”;脾氣不升而津液偏滲,故曰“澀則小便數”;究其原因是胃強不降致脾弱不升,故曰“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可見,仲景在陽明篇論述脾約,是使讀者體會脾胃在氣機升降中的內在聯絡。

3、少陽病是氣機升降道路的不暢

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說,“通行內外,應腠理而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者,為少陽三焦之氣。”

對少陽病,不應僅僅理解為膽病,更主要的是三焦病。

《金匱要略》說:“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面板臟腑之文理也。”“凡在內的臟器,在外的皮、肉、脈、筋、骨,其中組織間隙,皆三焦通會元真之處,而為少陽所主,故章虛谷說:“凡表裡之氣莫不由三焦升降出入。”三焦為氣、水之通道,邪入少陽,氣機升降道路壅塞,必須表現陰出陽入與陰昇陽降的失常。

少陽病提綱是“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此僅屬少陽相火上炎,不足以反映少陽病病機,應援引小柴胡湯證分析。

本證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症狀表現在周身表裡上下,既有膽病,亦有三焦病。往來寒熱是自覺惡寒與發熱往復出現。腠理在皮肉營衛之間,邪阻三焦,入於腠理,外並於表則惡寒發熱,內並於裡則但熱不寒,出入於表裡之間,故惡寒與發熱往復出現。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渴,腹中痛,脅下痞硬,多屬膽病,由膽木之氣不舒,或木火上炎,或膽木犯胃所致。胸中煩而不嘔,咳嗽,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熱,則多屬三焦氣道不利,氣水升降失調所致。因此,條文在論述少陽病病機時指出“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把少陽統三焦而主腠理之理提示得一清二楚。

4、太陰病是陰土之氣的不升

就《傷寒論》而言,太陰病以“脾家”即脾臟的病變為主。

太陰病提綱雲:“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其中最重要的症狀是自利。“自利益甚”是言腹滿而吐,食不下等一系列症狀,每隨下利之甚而愈如嚴重,足見下利是左右太陰病全域性、決定病情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條文重申:“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由此推知,即使腹滿而吐,食不下,但無自利一症,則是否屬太陰虛寒證尚應斟酌。

就臨床所見,腹滿而吐,食不下,有屬脾與屬胃的不同,如陽明府實怔就有這類症狀。

兩者除從這類症狀的自身特點加以區別外,就是以是否兼見下利,並伴隨下利而加重為辨證要點。此因脾為陰土,其氣當升,脾氣不升,則清氣下陷,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洩。”脾胃同居中土,為氣機升降的樞軸,脾土之氣不從左升,則胃土之氣亦不從右降,其理與胃土之氣不降而後脾土之氣不升相同。所以,太陰虛寒下利多伴腹滿而吐,食不下的胃氣不降之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即指胃氣不降。《靈樞·陰陽清濁》篇說“陰清而陽濁”,胃為陽土,陽土之氣不降,故曰濁氣在上。

不過,太陰病的胃濁不降與陽明自病者有標本的不同,太陰虛寒證是清氣不升為本,濁氣不降為標,故腹滿可時減(得溫熨陽氣暫通則減);雖吐,卻非食已即吐;雖食不下,亦只是食慾不振,而非不能納谷。此外,腹痛亦必時輕時重。時發時止,得按痛減,而非痛無休止,得揉按更甚。可見,此證的關鍵不在主納食之胃,而在主運化之脾,故條文說:“當溫之,宜服四逆輩。”顯然,

四逆輩概括了一切溫運脾陽,升清以降濁的方劑。

從中醫氣機升降,論傷寒論六經病。

5、少陰病是水火升降的失常

心屬火,腎屬水,水升火降是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的根本。少陰病就是心腎水火升降的失常。其原因雖因水中之水火與火中之水火的偏盛偏衰,但本質上無非火衰與水衰兩方面,其水盛或火盛是在火衰或水衰的基礎上繼發,故

少陰病不外陽虛寒化證與陰虛熱化證兩種型別。

少陰寒化證,是由心腎陽衰,特別是腎陽衰微所致。

“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是其基本病機。腎陽衰微,不能蒸騰腎水以達於上、達於外,則在下出現下利,小便色白”,在上出現口渴,故曰“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失此不治,在下阻凝不化,在上、在外陰液更為缺乏,則在上、在外的陽氣由於失去陰液的攜戀而不能下、不能入,反而上浮、外越,形成戴陽證、格陽證。

在上的臟器有心、肺、胃,心陽不降則煩,肺陽不降則咽痛,胃陽不降則乾嘔。

上部的陽氣不得降於下,甚則“面色赤”。肌表的陽氣不得入於內,則發熱,汗出,甚則“身反不惡寒”。治此當從本治,壯陽氣,蒸津液為主,故皆以生附子、乾薑為主藥。輕證用四逆湯。格陽重證,方用通脈四逆湯,重用生附子、乾薑,並用炙甘草從中焦化生營血,則血脈可通,且脾為營之本,補脾生營,則在表的衛陽得營陰之戀而內入,反不惡寒的格陽證即愈。戴陽重證,方用白通湯,以蔥白與生附子、乾薑為伍,蔥白色白而味甚辛烈,有辛潤腎燥,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之功,即先引津液上達,則在上的陽氣自能得戀而下降,與腎氣相交通,面色赤的戴陽證即愈。

少陰熱化證,是由腎水虧虛,不能上濟心火,且心血不足,不能攜戀心火下行所致

。心火上炎,神不守舍,陽不入陰,故“心中煩,不得臥”。治此當補腎水,養心血為主,佐清心降火之品,方用黃連阿膠湯。方中阿膠、白芍補陰養血,黃芩、黃連清心降火,更有雞子黃滋養陰血,從中焦斡旋,發揮媒介作用,於是水升火降,諸症即愈。

6、厥陰病是氣血升降的逆亂

厥陰病有寒證、熱證,特別是有寒熱錯雜證。探討這些證候產生的原因,是《傷寒論》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厥陰寒熱錯雜證,是在少陰虛寒證陽虛陰亦虧的基礎上產生的。造成陰虧的原因有二:一是少陰陽衰,不能蒸化陰液,無陽則陰無以生;二是下利日久,陰液喪失過甚。

少陰篇在論述虛寒證時多次強調指出“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利止脈不出”、“數更衣,反少”以及“利止亡血也”等一類陽損及陰,陽亡陰亦竭的症狀,即為以後論述厥陰寒熱錯雜證的產生埋下了伏筆。

因陽虛必導致下寒,陰虧則導致上熱。病至厥陰,雖相火不足(足則能御陰邪,不致發病),但陰盡卻又有陽復之機,相火即可乘勢得以伸張,因而又急需腎水上濟以滋柔。恰在此時,腎陰嚴重虧虛,即肝血亦因腎陰虧虛而生化不足,從而造成陰不戀陽,水不濟火,水不涵木,相火獨亢,衝逆向上的局面。相火是厥陰氣火,氣為陽,血為陰,氣火應降而反上逆,陰血應升而不上榮,故亦屬陰不升而陽不降的氣機逆亂。

本證下寒是本,

陰血不足所致上熱是由陽氣虛衰繼發而來,因而是標。治病求本,故應以溫下寒為主

。但陰液不足,單溫下寒又恐更耗陰血,故應補陰、滋陰、堅陰。此時標熱不除,又會下吸腎水,故又應清其上熱。所以,總的治則應是溫下寒、清上熱、滋陰血。烏梅丸辛升、苦降、酸滋,三法合和成方,可供臨床治療這類證候時組方的參考。

厥陰寒證,有肝氣虛、肝陽不足、濁陰上逆的吳茱萸湯證,又有血虛寒凝的當歸四逆湯證。一偏在氣,一偏在血:一偏在經脈,一偏在血脈。

厥陰寒證亦有“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治同少陰格陽證。

厥陰熱證,或因肝氣鬱久化熱,或因陽復太過,皆易灼傷營血,上為咽痛喉痺,下為下利便膿血。

可見,厥陰病不論寒證、熱證、寒熱錯雜證,皆屬氣血升降不調而引起的氣機逆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