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雷特女孩是什麼引起的

題記:

最近重讀《哈姆雷特》,更加感受到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含義。雖然每次閱讀感悟與收穫都有所不同,但是《哈姆雷特》作為一部以王子復仇記為主題的悲劇,恐怕沒有人質疑哈姆雷特在劇中的主人公地位,絕大多數觀眾的關注焦點也都集中於他的復仇行動之上。

但作為悲劇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如果缺少了愛情這一重要的悲劇元素,它的悲劇效果必將大打折扣,而哈姆雷特作為劇中當仁不讓的男主角,他人物性格的豐滿程度也定會大大削弱。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哈姆雷特》劇照

但是,奧菲利婭作為這段愛情悲劇中的女主人公,相對於哈姆雷特來說其存在感卻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甚至奧菲利婭因為其角色本身的無主見以及缺乏鬥爭精神等原因,一直以來都被觀眾視為整部劇中的一個次要角色。很多劇評家將奧菲利婭視為莎劇一系列女性形象中光輝最為黯淡的一位,評價她是 “是莎翁筆下所有女主人公中最失個性的一個人物”。

但是,在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的主線劇情的光環之下,奧菲利婭固然時常遭到遮蔽,卻絕對不應該被觀眾所忽視。所以今天我們就拋開故事的主線,暫時忽略掉奧菲利婭在整部劇中的次要角色定位,放大她在與哈姆雷特的愛情悲劇裡的女主角定位,以愛情女主的視角,詳細解讀一下造成她與哈姆雷特愛情悲劇的幾個主要因素:

1。 封建家庭壓迫下形成的悲劇性格,是造成奧菲利婭愛情悲劇的主要因素

奧菲利婭是宮廷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兒,從小生活在一個封建宗法的家庭。她原本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孩,不諳世事,溫婉可愛,就像天堂中的天使一般。但不幸的是,她所生活的時代並不是天堂,而是父權價值體系根深蒂固的封建社會中女性受壓迫和歧視的時代。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奧菲利婭

家庭帶給她的是一個寧靜而閉塞的成長環境,最初的奧菲利婭沉浸在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愛情的甜蜜和浪漫之中。與哈姆雷特的愛情本來可以使他們倆成為一對幸福的夫妻,然而,奧菲利婭不但沒有能夠和哈姆雷特結為夫婦反而很快就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成為一個無辜的犧牲品。

悲劇人物一般都具有某種內在的悲劇性的性格,奧菲利婭也不能例外。在封建、閉塞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奧菲利婭極為單純和善良,也正是由於她的單純而滋生出了她順從、懦弱、沒有主見的悲劇性格特性。

她就像溫室裡嬌嫩的花朵一樣,美麗、脆弱又毫無自己的主張,只會在父兄的管教下逆來順受。剛開始的時候,她與哈姆雷特兩情相悅,完全能夠感受到來自哈姆雷特的強烈而又真誠的愛意:“父親 ,他向我求愛的態度是很光明正大的……而且 ,父親 ,他差不多用盡一切指天誓日的神聖盟約 ,證實他的言語” (第一幕第三場 )。然而她的哥哥雷歐提斯和父親波洛涅斯卻無理懷疑哈姆雷特對奧菲利婭的愛情,堅定地認為哈姆雷特的熱情只是曇花一現:“對於哈姆雷特和他的調情獻媚 ,你必須把它認作年輕人一時的感情衝動 ,一朵初春的紫羅蘭早熟而易凋 ,馥郁而不能持久 ,一分鐘的芬芳和喜悅 ,如此而已” (第一幕第三場 )。

雖然奧菲利婭一開始對哥哥的話表示懷疑,但是經過雷歐提斯進一步給她指出“上天去的險峻的荊棘之圖” (第一幕第三場)之後,缺乏主見的奧菲利婭就開始相信和順從哥哥的判斷與“教導”:“我將要記住你這個很好的教訓,讓它看守著我的心”(第一幕第三場)。從此,奧菲利婭對哈姆雷特的愛便蒙上了一層陰影。

由此開始,奧菲利婭的單純和無知使她逐漸變得事事順從和依賴她的父兄。面對父兄的質詢,她毫無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父親,我不知道我應該怎樣想才好”、“我一定聽從您的話,父親。”“您的話已經鎖在我的記憶裡,那鑰匙您替我保管著吧。” (第一幕第三場)。而她與哈姆雷之間純真而又濃烈的愛情,也就一步步被她拒之於千里之外。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奧菲利婭

她開始拒絕王子的來信,並且不許王子來見她。在哈姆雷特從老國王的亡靈那裡得知了宮廷陰謀與罪惡之後,去見了奧菲利婭。雖然奧菲利婭依然能感受到哈姆雷特的愛意,看出了哈姆雷特的痛苦,但她沒有給予應有的關心和詢問,而是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一眼不眨地瞧著我的臉,好像要把它臨摹下來似的” (第二幕第一場)。就這樣,奧菲利婭的父親就拿她作為試探哈姆雷特是否發瘋的一個工具。儘管奧菲利婭仍愛著哈姆雷特,可她卻沒有任何要採取任何行動去安慰和幫助對方的意願,而是把拯救哈姆雷特的希望寄託於神明:“天哪! 救救他! ”,“天上的神明啊,讓他清醒過來吧! ” (第三幕第一場)。或者只是是發出一聲聲無用又悲慼的感嘆,在自怨自艾中一步步走向愛情悲劇的深淵。

正是由於奧菲利婭的過於單純,對其周圍的人和事缺乏瞭解、認識和判斷,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觀點,由此而滋生了她的無能、柔弱的性格——對其父兄絕對的相信、依賴、順從。單純、柔弱、無知、逆來順受和對父親的惟命是從則構成了她的悲劇性格。她既沒有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勇氣,也沒有改變現狀的智慧,更談不上去追求和保護自己的愛情,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人生及愛情悲劇的發生。

通常說環境造就性格,奧菲莉婭所具有的悲劇性格也並非是她與生俱來的,而主要是由她所生活的時代和封建的家庭環境的培養而逐漸形成的。正如哈姆雷特所說,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顛倒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下,舊有的封建殘餘和落後的宗教思想,以及其它的封建遺毒在社會中根深蒂固,而且資本主義的興起又不斷地帶來了新的罪惡。所以,作為當時時代的縮影和弱勢群體的一員,她只能等候父親、兄長、甚至戀人的驅使,聽從他們發號施令,接受來自男權社會的道德標準和價值準則。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

擁有悲劇性格的奧菲利婭,對於這樣一個“弱女子” 的社會定位,不僅欣然接受,並且把它做到了極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又擁有這種悲劇性格的奧菲利婭,作為一個不諳世事、與世無爭的單純女孩,完全沒有自主性,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輕易為父兄所利用,這些都為其後來的不幸埋下了伏筆,使得“脆弱”和“女人”在這一時期的奧菲利婭身上劃上了等號。

2。 封建社會僵化的父權體系,是造成奧菲利婭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

《哈姆雷特》的作者莎士比亞生活在十六、十七世紀之交的時期,這個時期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是英國曆史程序中的一個巨大轉折。那時候的英國社會建立在父權體系的社會基礎上,並以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作為統治階級的管理工具,強硬地束縛著女性的生活,奴役著女性的思想。

這個時候的歐洲社會與當時中國的封建社會一樣,女性毫無社會地位可言,“三從四德”便是她們的處世準則,嫁前從父,嫁後從夫,夫死從子。女性的這種從屬地位要求她們必須在男性的面前要保持沉默、屈服和順從,這成了她們美好的道德品質。而男性則被賦予地位和聲望,他們是自我,女性是他者,也是西蒙·波伏娃口中的“第二性”。在這樣的父權體系中,男性佔據歷史的中心,女性沒有獨立性,只有在喪失自我中獲得自身存在價值。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

在劇中,奧菲利婭沒有任何發言權,也沒有獨立的思想,只是在不停地接受他人的評價與安排,其中包括她的哥哥、她的父親,甚至她的愛人哈姆雷特。

在父親波格涅斯的眼裡,奧菲利婭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幼稚的小姑娘,他並不希望女兒被捲入政治風波中,於是直截了當地警告奧菲利婭不要相信哈姆雷特的愛情誓言。奧菲利婭懾於父親的威嚴,答應父親不再跟哈姆雷特交往:“我已經遵從您的命令,拒絕他的來信,並且不允許他來見我。”(二幕一場)。她是以“女兒”的身份被嵌入到了男性的歷史話語之中,順從地接受父親的所有安排,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意志,並最終成為了男性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實際上,在當時的父權體系中,儘管她貴為“宮廷大臣”侄女,也僅僅只是一個“他者”,完全失去了自身本真的生存價值,這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所有女性的基本生存狀態。

在那個時期,復仇只是單純的男性歷史事件,奧菲利婭作為女性在本質上是同這一事件相疏離的。當哈姆雷特知道了叔父的陰謀之後,特地跑去見了奧菲利婭,在絕望中渴望著奧菲利婭的撫慰,但同時他也清醒地意識到這種撫慰的虛幻和無力。在男權觀念中,女性是柔弱的、無力的,她可以緩解男性暫時的痛苦,卻無法從根本上幫助男性擺脫痛苦的境地。因此深知這種現實的哈姆雷特,寧肯把自己的秘密吐露給好友霍拉旭也不願向愛人奧菲利婭表白,這就是奧菲利婭德的邊緣化處境。

歷史是由男性創造的,她被無情地排除在男性歷史之外。奧菲利婭一直生活在被迫保持的沉默中,她被剝奪了話語權,沒有講述自己感受的權利。

後來,父親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所殺,在這個殘酷的現實面前,奧菲利婭心中原有的那個完美、統一的世界觀徹底崩塌了。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溺水而亡的奧菲利婭

當父權體系的價值理念不能撫慰女性柔弱的生存的時候,只有個體的不幸與苦難才是最真實的,這是奧菲利婭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 “作為人的覺醒”。但正是這次覺醒,使她走向了毀滅。一方面,切身的苦痛使她無法認同現有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父權價值體系的束縛使她始終無法找到自己的價值依託和生存根基。也正是在這種尷尬的處境中,釀成了奧菲利婭最終的悲劇。處於被邊緣化的生存狀態使她無力改變現實,所以就只能以極端、反常的方式去衝破這個牢籠。也因此,她再也不容於當時的主流價值體系,不容於當時的社會。奧菲利婭的發瘋和死亡實際上是對已有父權傳統的消極反抗,並以此來揭露和抨擊男權社會的病態與罪惡。

奧菲利婭最終還是香消玉殞了,表面來看她是死於一場殘酷的政治鬥爭 ,實際上她更是死於父權價值體系下的無情桎梏。重新審視這一愛情悲劇的根源,我們似乎可以聽到更多女性在痛苦深淵中的瘋狂呼告,表達著她們最真實的生存狀態,以此,我們也能更加理解奧菲利婭愛情悲劇的本質。

3。 愛人哈姆雷特的複雜社會關係,是徹底摧毀奧菲利婭愛情蓓蕾的直接因素

其實,造成奧菲利婭愛情悲劇的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她的愛人哈姆雷特了:如果哈姆雷特只是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或者作為丹麥王子的哈姆雷特沒有捲入宮廷鬥爭的政治漩渦,他們或許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現實卻是,所有的“如果”都只是“假設”。宮廷裡的那種殘酷而又毫無人性的政治鬥爭是導致整個悲劇的直接原因,而克勞狄斯和波洛涅斯所代表的“罪惡派”是造成奧菲莉婭的愛情悲劇乃至人生悲劇的最大元兇。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

雖然哈姆雷特至始至終都深愛著奧菲莉婭,但是他也直接促成了奧菲莉婭悲劇的發生。哈姆雷特本來是一個充滿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幸福王子,他對愛情和理想都充滿了積極的希望。然而,當哈姆雷特從充滿人文主義的威登堡大學回到丹麥宮廷之後,他發現自己所崇拜的父親已經被自己的叔叔謀殺,他親愛的母親也“迫不及待地鑽進了亂倫的嫋被”,此時的他,精神世界發生了急劇逆轉,世界觀也隨之崩塌,所有的理想也都破滅了。他明白自己的國家已經充滿了罪惡與陰謀,所以他感到窒息:“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獄,裡面有許多監房、囚室、地牢;丹麥是其中最壞的一間。 ”(第二幕第二場) 。此時的他不得不面臨上有殺兄娶嫂的“血腥的國王”,下有趨炎附勢、寡廉鮮恥的群臣這樣一個殘酷現狀。“人世間的一切在我 看來是多麼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他悲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 (第一幕第二場) 。

當宮廷政治鬥爭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即使是單純善良如奧菲莉婭,也不能倖免於難。

她被國王克勞狄斯和父親波洛涅斯當成一個政治工具來利用,不明不白地充當了他們的誘餌去試探哈姆雷特發瘋的根源及真實性。在波洛涅斯的安排下,奧菲莉婭把哈姆雷特送她的禮物退還給他,可哈姆雷特當場就看穿了這個陰謀,他明白單純的奧菲莉婭由於無知已經被迫捲入了殘酷的宮廷鬥爭。他為了保護好心愛的奧菲莉婭,為了讓她遠離這場殘酷的政治陰謀,故意出言不遜:“睡在姑娘大腿中間,想起來倒是很有趣的”、“進尼姑庵去吧” (第三幕第二場)。 他希望透過這些下流而不合時宜的話語希望能夠刺激她,讓她擺脫這場鬥爭。然而,單純、無知的奧菲莉婭卻沒能明白愛人的苦心,相反,這些話使她更加懷疑哈姆雷特對自己的愛情,並因此更加依賴和順從父兄,最終成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丹麥王室

後來,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誤殺了,現實的無情和殘酷徹底把奧菲利婭推向了絕望的深淵。她開始滿口胡話,舉止好像失去了控制,在人們眼中她像她的愛人哈姆雷特一樣也發瘋了。可是,瘋癲後的奧菲利婭的話語中卻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透徹的智慧”。從她在瘋癲狀態下所唱的那些歌謠可以看出,即使奧菲莉婭瘋了,她也忘不了和哈姆雷特曾經那段美好的愛情。

在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在宮廷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單純、美麗但柔弱、無主見的奧菲利婭不可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座標,也找不到培植愛情的土壤,更無能力去保護好她和哈姆雷特之間的愛情。這些因素決定她必將成為男人們鬥爭的犧牲品。

結語

從奧菲利婭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歐洲封建社會帶給當時女性的巨大影響:她們固執地堅守著當時歐洲的封建主義道德,性格保守、順從而又軟弱。她們以家庭、父兄、愛人為中心,從來不會也不敢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

奧菲利婭雖然非常愛慕哈姆雷特,但是在父親波洛涅斯和兄長雷歐提斯毫無根據的質疑和誹謗下,遵從了他們的意願,不再與哈姆雷特接近,卻又在“適當”的時候出現,淪為可悲的政治角逐的工具。

奧菲利婭所受到的封建的宗法家庭的教養和管束,以及封建道德觀念對於她個人意願的壓制,決定了她順從和軟弱的性格特徵。自始至終,她都在被這樣的封建父權體系價值觀念壓制著自己的青春和愛情,並因此而無力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幸福。

《哈姆雷特》: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解讀造成其愛情悲劇的幾個因素

死後的奧菲利婭

而宮廷政治與陰謀鬥爭則直接剝奪了奧菲莉婭視若生命的愛情和親情。在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只能依靠裝瘋來伺機復仇的哈姆雷特直接使她捲入了這場紛爭,但卻無力保護她不受傷害。最終,對世界和愛情都充滿了絕望的奧菲利婭也因此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終究奧菲利婭只是封建時代背景下無數悲劇女性的一個縮影,她的愛情悲劇也代表和反映了當時無數受時代壓迫的女性的愛情悲劇。我們應該從更多類似於《哈姆雷特》的作品中,聽到那些時代悲劇下的女性的吶喊和呼告。

參考資料:

1。凋零的愛——論哈姆雷特與奧菲利婭的愛情悲劇 司微 - 《外語教學》- 2004年2期

2。哈姆雷特的命運觀 羅峰,Luo Feng - 《現代哲學》- 2010年4期

3。楊天地。試論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的藝術特色[J]。時代文學(上)。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