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你讀懂了嗎?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什麼意思

儒家的核心思想乃是:忠,孝,仁,義,禮,智,信。其中的“信‘字很多人都理解為做人要誠信,說話要算數,一言九鼎等等,這其實片面地理解了孔老夫子的話。論語原文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說話算數怎麼還成了小人了?解開這句話的關鍵就是論語裡的另一句——君子不器。孔子教育大家要做君子,要懂得處事的圓通,培養自己的領導力品質。

公元646年-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帶領李世勣等大將征伐遼東,進攻白巖城。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你讀懂了嗎?

白巖城位置(圖片來源:百度 )

李世勣攻白巖城西南,太宗進軍其西北。城主孫代音心知抵擋不中唐軍,派心腹請降,太宗許之。後來,孫代音又反悔了,拒絕投降,這令太宗大怒。太宗心說:你個鱉孫敢耍我,看我不滅你全城。隨即太宗下令:攻下白巖城後,城裡的財貨都分給眾將士。最後,孫代音還是投降了(反覆無常),太宗決定受降。接受白巖城投降就意味著不能隨便擄掠城裡的財富了,所以大將李世勣就帶著他的麾下數十軍士面言太宗:軍士們只所以冒死爭先攻城殺敵,就是想攻下城後能分城裡的財貨,眼看城就要攻下來了,(你)怎麼又接受他投降了,這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太宗情知理虧,下馬道歉說:將軍說得對,但是縱兵搶掠城中民眾,我實在於心不忍,將軍麾下有功之人,我用自己的錢賞賜你看如何?李世勣聞言乃退。

唐太宗運用圓通的智慧既安撫了軍士又保全了全城百姓。如果太宗固守“信”字,結局會怎麼樣呢?

歡迎評論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