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簡樸,是人生的高階活法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一些成功人士出差包裡必帶一本書,它就是《瓦爾登湖》。的確,《瓦爾登湖》是一本很火的書。

《瓦爾登湖》與《聖經》諸書一同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塑造讀者的25本書”,在當代美國,它是讀者最多的散文經典。

作者亨利·戴維·梭羅在19世紀美國文化巨匠中,堪稱一位“異人”。他是“簡樸生活”的宗師,他提倡迴歸本心,親近自然。

年輕時讀《瓦爾登湖》,只覺得梭羅一個人整天在瓦爾登湖邊兜兜轉轉,很是乏味;成年以後再讀,卻發現裡面有很多的真知灼見,直擊生活的本質。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把一切不屬於生命的東西剔除,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梭羅在28歲時,就遠離塵世喧囂,在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鎮瓦爾登湖的湖畔,憑著自己的雙手勞作,在此處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

生活不簡單,但他可以簡單過。簡單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他的一種人生追求。

在這裡,梭羅提倡生活的簡樸,對物質的追求降到最低,而對精神的追求則達到了極致。

對於第一生活必需品,他只需要一把刀、一把斧頭、一把鐵鍬、一輛手推車就夠了。而對於勤奮好學的人來說,燈光、文具,加上幾本書,就是第二必需品。

在居住、吃飯、穿衣、出行等方面,梭羅總是自食其力。自築木屋時,他借來一柄斧子,伐白松,砍削橫木、支柱和椽木;用借到的工具鑿榫眼,削榫頭;請幾位熟人立屋架;自己親自鋪屋頂;用湖邊拾到的石塊砌煙囪地基;把舊門板運來釘牢……另外,還在山坡上挖地窖,以便儲藏過冬的食材。

房屋的構造過程中,梭羅沒有去追求華麗的地毯,優雅的傢俱,以及精緻的廚房,反而提倡簡樸。

就是在梭羅耕種、漁獵過程中,他對食物的要求也是極其簡單的。平日裡,他多是粗茶淡飯。他踐行吃多少種多少的原則,即使是漁獵,也是因生活所需,偶爾為之。哪怕是很輕易地獲取土撥鼠、鴿子、野兔、鷓鴣、鱈魚等所需要的肉食。

梭羅認為,房子是為了遮風擋雨,食物、衣服的作用是為了維持體內的熱量。只有讓所有的外在事物迴歸它最原始的意義,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讀書,比如思考。

梭羅認為,肉體需要糧食支援,精神也需要糧食支援。一有時間,他就停下來讀書和思考,他認為閱讀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而這個寶貴財富誰也拿不走。

梭羅對書籍的選擇有著嚴格的要求,不僅要仔細閱讀,還要學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他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閱讀成為高貴的人。

梭羅說:我不需要用那麼多的苦力來播種豆子和玉米,我要勻出精力,用來播種——如真理,真誠,樸實,信心,純真等等。

這些美德的種子,紮根於心靈的沃土,才能成長為精神的花園。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提高生活的品質,增加生命的內涵。

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被名聲束縛,被慾望捆綁,一路追尋著財富。在被金錢的裹挾中,忘記了如何去更好地生活。

很認同梭羅的這段話:簡單生活不是自甘貧賤。你可以開一輛昂貴的車,但你仍然可以簡化你的生活。一個基本的概念是,你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關鍵是要對自己誠實,想想生命中什麼對你真正重要。

其實,生命的必需品寥寥無幾。如果你想要的多,反而會失去的更多。因此,學會丟掉那些不切實際的慾望,走出物質的囚籠,去簡化生活,去豐富思想。

當生活迴歸簡單了,內心也就會變得澄淨起來。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海德格爾說理想,也是我們的嚮往。當找好了精神棲居地,我們也便真正感受到快樂與幸福。

朋友,現在的你感覺疲累嗎?焦躁嗎?彷徨嗎?……如果想駐足靜一靜,如果想給生活做減法,給思想做加法,那就捧讀《瓦爾登湖》吧!

它是一本治癒的書,一本滋養心靈的書,一本能讓人靜下來的書。它會告訴你:生活還有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