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滄浪亭(蘇舜欽)

元會曲也可以叫水調歌頭嗎

《水調歌頭。滄浪亭》

瀟灑太湖岸,淡佇(zhù)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piān)舟急槳,撇(piě)浪載鱸還。

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tīng)灣。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壯年何事愉快?華髮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guān)。刺棹(zhào)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水調歌頭.滄浪亭(蘇舜欽)

譯文:

太湖岸邊的景物一片淒涼,明淨的湖水環接著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見魚龍的蹤影,它們被鎖在瀰漫的煙霧裡。正想起范蠡和張翰的時候,忽然有一隻小船載著鱸魚,迅速駛來,撇開重重波浪。傍晚,暴風雨突撲面而來,只好沿著小洲彎處回航。

胸懷著幹一番事業的大志,如今正當身強力壯的年華,恥於投閒置散隱居水鄉。為什麼壯年時就面容憔悴,容顏變得衰老,白髮蒼蒼?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釣,但是又擔心鷗鳥猜疑妒忌,使魚兒都不肯遊近釣絲旁。還是划著小舟穿過蘆荻去,默默地觀看湖面浪湧濤蕩。

水調歌頭.滄浪亭(蘇舜欽)

註釋:1。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臺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歌頭”就是大麴中的開頭部分。

2。滄浪亭:位於蘇州市三元坊,是一處始建於北宋的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築,始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其名取意於屈原《漁父》所載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

3。淡佇洞庭山:意為湖水環接著洞庭山。淡佇:安靜地佇立;洞庭山:太湖中的島嶼,有東洞庭、西洞庭之分。

4。渺彌:湖水充盈瀰漫無際。

5。陶朱:春秋越國范蠡(lí),輔佐勾踐滅吳後,鑑於勾踐難於共富貴,遂棄官從商。

6。張翰:字季鷹,吳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齊王司馬囧執政,任為大司馬東曹掾(yuàn),在洛。知囧將敗,又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gū)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不久,囧果被殺。陶朱和張翰歸隱前都身居高位,仕途坦蕩。

7。撇浪:搏擊風浪。

8。汀灣:水中港灣。

9。寒潭:指在丹陽的小潭。此時作者人在蘇州。

10。鷗鳥相猜:《列子·黃帝》篇載,有人與鷗鳥親近,但當他懷有不正當心術後,鷗鳥便不信任他,飛離很遠。這裡反用其意,借鷗鳥指別有用心的人。

11。青綸:青絲織成的印綬(shòu),代指為官身份。

12。刺棹:即撐船。

水調歌頭.滄浪亭(蘇舜欽)

品鑑:

這首詞是作者遭到罷免後隱居蘇州時所寫,飽含著自己報國無門的幽怨,生動感人。滄浪園原本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燎的花園,蘇舜欽隱居蘇州後買下,並建滄浪亭,所以此園也以“滄浪”名之。上片寫景,首先從太湖岸及洞庭山的角度看“魚龍隱處”、“煙霧深鎖”的滄浪亭,這是泛寫,點出滄浪亭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隨後幾句寫作者隱居於此的陶然之樂:悠遊山水,結伴魚龍,追思陶翰,釣魚扁舟,滿載而還,把一切人間俗事拋諸腦後,得人生之大自在。下片敘事言情。“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言明自己隱居實屬無奈,並非真心喜歡這樣閒逸的生活。後面一個問句飽含激憤,可見作者還沒有超脫凡俗,而是仍然熱衷於人間之事。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在江邊佯裝垂釣,恐怕也會遭到鷗鳥們的猜疑。詞人進而報國無門,退而鷗鳥相猜,內心的矛盾可見一斑。最後一句“無語看波瀾”,將不滿化作潛流,蘊藉深沉。這首詞寫景言情都針對朝廷政事,為後來政治言情詞的創作提供了借鑑,在詞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水調歌頭.滄浪亭(蘇舜欽)

作者簡介: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祖籍開封(今屬河南)。景祐元年(1034)中進士,先後擔任過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蘇舜欽支援慶曆新政,曾因反對派的誣陷而下獄。他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大家,與歐陽修、梅堯臣齊名,人稱為“歐蘇”、或“蘇梅”。歐陽修認為他的詩“筆力豪雋(jùn)”、“超邁橫絕”(《六一講話》)。著有《蘇學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