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水》中的禹: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大智明君!

見到禹想對他說什麼

近幾年天氣不好,雨水多,總是洪水氾濫,皇帝舜命鯀治水,鯀治了九年也未治理好,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於是舜將鯀罷免,將他充軍到羽山,任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災民們有的住在樹頂,有的住在水裡的木排上,住在樹上的吃樹葉,住在水裡的吃水草。

“文化山上”的學者卻不愁吃的,他們的食物專門由飛車從奇肱國空運而來,他們中的有些人,根本不相信有禹這個人,經過一番考據,認定禹要麼沒有,要麼是一條蟲。

大半年過去了,紛紛傳說禹要來文化山考察了,大家等了又等,終於等來了考察隊,是一大列獨木大船,每船上有三十名士兵持矛護衛、二十名士兵划槳。

紳士和學者們在文化山岸邊列隊歡迎,考察隊裡卻只有兩名考查專員,沒有禹,學者們將專員迎進石屋,陳述災情,稱並不嚴重,“麵包每月會從半空掉下來,魚也不缺”,至於那些“下民”,他們有的是榆葉和海苔,並且稱洪水也是因為下民們懶惰的緣故:洪水未來時不肯填壩,來了又不肯疏導。專員認真地聽了一會兒,吩咐他們寫一份書面報告,就下船去了。

《理水》中的禹: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大智明君!

第二天,專員稱路途勞累,不見客,第三天,與學者們賞玩古松、山後釣黃鱔,玩了一整天,第四天,稱考察勞累,不見客,第四天下午,才傳見災民代表。

災民們誰也不敢去見官,最後推出一個人,這個人因為前些日子出去撈浮草,見過官船,還因迴避晚了“吃了侍衛一飛石”,頭上被打起一個大包,大家便稱他有見官的經驗,硬推他出來了。

這個人沒有辦法,戰戰兢兢地來了,稱災民們日子還過得下去,吃樹葉、水草、樹皮,偶爾還能釣到黃鱔,算是改善生活,專員聽了一會兒,不耐煩了,叫他寫份書面報告來,災民代表稱不識字,專員無法,只好叫他拿來一份他們平時吃的食物,帶走回去交差。

兩位專員回到京都,派往其他地方考察的官員也回來了,大家議論紛紛,鑑賞各自帶回的“奇異食物”,準備舉辦一次奇異食物展覽會,門票收入用於賑災。

這時禹回京都來了,召集官員們開會,面對大家愚蠢保守的觀點(他們還持洪水應堵不應導的觀點),他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洪水不能封堵、應該疏導!

官員們不服氣,但面對禹鏗鏘有力的話語,一群又黑又瘦、形如乞丐,卻面目堅定的隨從,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理水》中的禹: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大智明君!

事實證明,禹是對的,他疏通了九河,治住了洪水,百姓們逐漸住有所居、吃有所食,逐漸過上了安定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是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帶領自己的隊伍,輾轉各地、艱苦工作的成果!

後來,禹回到京都,受到皇帝舜的稱讚和嘉獎。

《理水》中的禹: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大智明君!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巡查官員們懶政怠政,他們罔顧實際情況,“睜眼說瞎話”,明明災民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卻被他們描述成“生活還過得去”!

災民們也愚昧不堪,明明掙扎在死亡線上,還努力將稱給官員的食物樣品做的儘量精美,將食物盒子“磨得光光、寫上精美的字”。

幸好有踏實肯幹、實事求是的禹,率領自己的隊伍採取了正確的策略,才治住了洪水,造福於人民。

魯迅先生對於高高在上、罔顧民情的官員們,是深深的嘲諷挖苦;對於愚昧麻木的民眾,是同情和惋惜,而此時此刻,坐在書本前的我們,對於當時的形勢和情況,卻感到痛惜和無力,不敢奢求禹那樣的大智大勇、頂天立地,只希望:作為官員,能夠做到不同流合汙,有自己的獨立主張;作為災民,能不那麼地愚昧麻木,能夠將實際情形表達清楚,為勞苦大眾脫離苦海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