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青色的蜈蚣是什麼品種

非遺

扎彩技藝

松原

蜚聲海內外的查干淖爾冬捕習俗、深沉宛轉的馬頭琴音樂、古老神秘的博舞、豪情奔放的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一人一琴即是一個舞臺的烏力格爾說唱藝術……這些承載著松原市各族人民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不僅是松原歷史文明的見證,也是松原歷代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這些散落在民間的非遺瑰寶,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共同的鄉愁記憶。

為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精髓,讓那些塵封或即將消失的珍貴文化遺產為更多人熟知,市文旅局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版塊,帶您走近松原的非遺文化。

(九)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扎彩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一種用篾條紮成骨架,再用彩紙、絲絹裱糊成形的用於民俗活動的民間工藝品。扎彩在東漢時期便已存在,主要以燈綵為主,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鬥”儀式,是迄今有記載的最古老的出現燈綵的依據。唐代扎彩將扎制、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融為一體,使扎彩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項古老的技藝一直沿續至今,並形成多個門類。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伯都訥源於古代勿吉伯咄部,北魏勿吉人滅夫餘,其部伯咄人世居此地,生產生活,繁衍生息,伯咄是女真語伯都訥早期的漢語音譯,後金時期在此地建立兵站,正式使用伯都訥名稱。伯都訥滿族扎彩主要扎制燈綵和祭祀用的冥品及供奉用的神品為主。滿族的先祖們視萬物皆有靈,薩滿文化佔其主要的信仰內容。薩滿是神靈和人的中介者,薩滿除在各類祭祀活動中擔任主祭外,部落中的人無法依靠外界因素解決問題和醫治疾病時,也會求助於薩滿去尋醫問卜,驅邪治病。薩滿就用糙紙或皮子剪成某種動物、禽類的圖形,將其焚掉,以此顯示神靈非凡的本領,其意將妖魔驅走,製作祭祀物的過程就是滿族民間扎彩技藝的雛形。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當時的伯都訥作為清代北方重鎮之一,政漢、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多元藝術交融,使扎彩技藝水平有了飛速的提升,人們將扎彩製作更加的形象立體、生動逼真。後來這種扎制彩繪的表現形式在人們生產生活中不斷髮展,逐漸更多的融入民間的民俗節慶、娛樂、祭祀等活動中,扎彩的主要內容已由冥品(紙牛、紙馬、金童、玉女等)和神品(神幡、寶塔等)的扎制,轉向以文藝活動的道具(龍燈、獅子等)和風箏、玩具、彩燈的製作為主,並且在色彩、造型等方面儘量保留滿族原始民間扎彩的鮮明特點。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伯都訥滿族民間扎彩以竹、木、鐵絲等為骨架,以絲綢、皮子、紙等為面,透過紮結、扣榫、糊裱等方法制作工藝品,其內容包括喜慶娛樂、風箏、玩具、祭品等。它也是民間藝術中紙紮(又稱扎作、糊紙、扎罩子、彩糊等)、彩燈、風箏、扇子等一類以扎糊方法制作的藝術品的總稱。除了彩燈、風箏等自成一體的藝術品類外,扎糊一般主要指的是紙紮類的作品。廣義的紙紮,包括彩門、靈棚、戲臺、店鋪門面裝潢、匾額及人物、戲文、風箏、燈綵等項。狹義的紙紮,主要是用於祭祀及喪俗活動中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可用來焚燒的紙製品。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扎彩工藝以扎制龍燈為主,並伴有花船、花燈和雜燈。龍燈分為:滾龍、車龍、長龍,根據龍身的色澤又分青龍、白龍、黃龍。以黃龍玩耍最多。花船,俗稱“旱船”,又名“旱地行舟”。其玩法和角色的搭配,各地都不相同,各具特色。花燈,又稱彩燈,品種繁多,有和合二仙燈、福祿壽三星燈、一路高升燈、六六大順燈、鯉魚燈、蝦燈、蚌燈、鳳凰燈、兔子燈、寶塔燈、走馬燈等五大類20多種。花燈內容取材廣泛,將歷史、傳說故事及現實生活有機結合。雜燈包括花桃、花籃、花草、花瓶等。彩燈無固定式樣,無統一尺寸,無絕對色彩,全憑構思設計,扎制而成。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滿族民間扎彩所需的材料極為簡單自然。扎制的骨架(結構架)分為大架子、中小架子。大骨架子多用竹篾條(大竹條,俗稱竹劈子)細鐵絲扎系,中小架子用白蒿杆和細網線扎系。白蒿杆就是當地產的野生白艾,灰白色,高者1。5米至2米許,中空體輕,是扎風箏的最好用料。糊裱骨架時多用二簾紙做底,因二簾紙纖維多,拉力強,可増加扎製品的強度。二簾紙上面再糊白紙,裱糊幹後用原色(大五色)紅、黃、蘭、白、黑繪製,有時也用描金等手法。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滿族民間扎彩基本分為喜慶娛樂文藝活動道具類、風箏類、玩具類,以及特殊場合使用的祭祀用品類如神帽等。文藝活動道具這類扎彩主要是獅子、竹馬以及各類人物、各種動物等。龍燈可分為九把杆、十二把杆、十五把杆等不同品種,總長約三十多米,杆與杆距離最短2。5米左右。獅子一般耍獅是一對,也有五獅的,即公母獅加上三個幼獅為一組;旱船包括手推彩車、老漢推車;竹馬,包括縣官騎馬、王小趕驢、二人摔跤,這一類的扎彩還有老漢背妻等;八仙過海,是整套的扎彩,不但八位仙人齊全,還要有烏龜精、蛤蚌精、蝦蟹精等等,這些精靈都要紮成立體逼真的,如蚌精能將人裝在裡面,人在蚌裡用手撐握蚌殼的動作一張一合,蚌邊是淺粉色綢子做的,象徵為蚌肉,非常逼真。另外還有《西遊記》、《三國》人物等,都是扎制的臉譜(面具)戴在臉上求其形象化。

“非”比尋常 ·“遺”見傾心(第九期)——伯都訥滿族扎彩技藝

滿族民間風箏的扎制與漢族和其他民族工藝過程類似,在色彩上多保留民族傳統喜歡的青、藍、白等顏色。以形制分類,有筒式風等、串式風等,有軟翅風箏、硬翅風箏。筒式風箏是風從裡面走,如有風筒、水桶、大羅圈等;串式風箏最典型的是龍頭蜈蚣,長的有二十餘節,放起後在空中蠕動,栩栩如生。軟翅風箏有蝴蝶、蜻蜓、老鷹、燕子等;使翅的有“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送子觀音”等等,多是表現人物故事。各種風等中,以簡單的硬翅風箏較為普及,最常見的是“豆腐塊”、“八卦”、“七星”。而能成為扎彩藝術的,主要是以龍頭蜈蚣為代表的串式大型風箏的扎制。玩具類的扎制主要以滿族小孩玩的魚燈,可以手提,也可以掛在屋內。魚分頭、身、尾三節,風吹可以自然擺動。還有大頭人,大搬不倒也稱不倒翁(有扎制的,也有翻泥模的)等等。翻泥模有大中小可成套的,如同俄羅斯的“套娃”。

神品主要用於薩滿作法時所穿戴的衣冠法器,其中需要扎制的主要就是神帽。滿族薩滿作法時所戴的神帽最初都是用柳條紮成結構架子,再用皮條(鹿皮)纏好,神帽頂上裝飾皮子扎系或木刻的鵲、鷹(海東青)。後來較為富貴的大族群特別重視神帽裝飾,就用獸骨磨珠扎系而成。到了清末,則多為薄鐵片焊接而成,上面進行裝飾。

滿族扎彩製品很重視粉彩圖案的設色和裝飾,它的設色很有民族特點,很能體現出民族風格。如滿族扎制的龍燈、龍頭蜈蚣、麒麟等動物,身上的鱗片、頭部,用色基本是以青(藍)色為主。以青色逐色層變化,由淺到深襯出鱗片的立體效果,再用濃墨勾線,墨深處用金色描之。整體效果呈現青色,青清諧音,借意為“大清吉祥”之說。蝴蝶風箏更有特點,是黑色的基調色,從翅膀內向外層烘染的孔雀藍顏色,在空中非常醒目動人,栩栩如生,在黑色襯托下,青蘭色非常耀眼。飄飛的蝴蝶與眾不同,有如深藍色的精靈在天空飄舞,很有神秘感。硬翅風箏的設色,也多為青色或以清代的服飾為主,如:“和合二仙”穿的衣服顏色多為青藍、黑領,淺藍絛子邊,腰繫淺藍腰帶,在設色上已經突出了滿人服飾特點。風箏的人物畫的開臉(畫眉眼),也都是滿人形象和衣冠特徵。

滿族民間扎彩藝術,突出的是滿族民族特點,造型粗獷、設色豔麗、色相單一,粗獷大方中蘊精細,描繪粉彩中見神韻。經過了千餘年的傳承與發展,體現了北方勞動人民生活中最質樸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思想。

伯都訥地方民間扎彩師百強擅長民間工藝品製作,技藝高超,尤其滿族扎彩技藝更是地方工藝美術一絕,他製作的龍燈、獅子、竹馬等,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扎制的風箏花樣繁多,並能在保持傳統風箏造型模式基礎上獨出心裁,刻意創新,深受人們的喜愛。2015年伯都訥滿族扎彩被列入吉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