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國寶之景雲鍾,存世最大的唐代銅鐘

景雲鐘上面蹲著的神獸是什麼

西安碑林是享譽中外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現收藏文物達1。1萬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種(組)134件,一級文物535件。在碑林內的一角,景雲鍾,現存世最大的唐代銅鐘,靜靜地佇立在這個小亭子裡六十多年了。如果沒有留意旁邊的景點介紹牌,很多遊客就與這件國寶級的文物擦肩而過了。

西安碑林國寶之景雲鍾,存世最大的唐代銅鐘

景雲鍾

景雲鐘的來歷

相傳公元711年,唐中宗李旦夜宿行宮,夢見霞光滿天,祥雲繚繞,中宗大喜認為是吉兆,遂命人鑄種以為紀念。

景雲鐘的外觀

鍾高247釐米,腹圍486釐米,口徑165釐米,重達6噸。整個外觀上銳下侈,口呈六角弧形。鐘身為各類走獸紋飾,如飛天、走獅、祥鶴、騰龍、朱雀等。鐘的頂端蹲著一隻蜷縮著身子的神獸——蒲牢。在民間傳說中,蒲牢為龍生九子之一,喜歡音律,善長嘶鳴且聲音洪亮,但他有個弱點,非常害怕鯨魚,一見鯨魚就會大叫不停。所以人們把敲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這樣每次敲鐘,鐘聲就格外嘹亮。據說我們現在每年春晚辭舊迎新的鐘聲便來自景雲鍾。

景雲鐘的銘文

中宗皇帝親自撰寫了銘文,共292字,刻於鐘的正面。銘文原文如下:原夫一氣凝真,含紫虛而構極;三清韞秘,控碧落而崇因。雖大道無為,濟物歸於善貸;而妙門有教,滅咎在於希聲。景龍觀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曾城寫質,閬苑圖形。但名在騫林,而韻停鍾篪。朕翹情八素,締想九玄,命彼鼓延,鑄斯無射。考虞睡之懿法,得晉曠之宏規。廣召鯨工,遠征鳧匠,耶溪集寶,麗壑收珍。警風雨之辰,節昏明之候。飛廉扇炭, 屏翳營爐。翥鶴呈姿,蹲熊髮狀,角而不震,侈而克揚。庶其曉散靈音,鎮入鷀鸞之殿;夕騰仙韻,恆流鵲之闈。聾俗聽而鹹痊,迷方聞而永悟。洪鈞式啟,寶字攸鐫。其銘日:紫宸御歷,青元樹音。傾巖集寶,竭府收珍。杜夔律應,張永規陳。形包九乳,儀超萬鈞。上資七廟,傍延兆人。風嚴韻急,霜重音新。自茲千歲,從今億春。懸玉京而薦福,侶銅史而司辰。景雲二年太歲辛亥金九月癸酉金朔一十五日丁亥土鑄成。

銘文宣揚了道教教義,闡述了景龍觀的來歷、景雲鐘的鑄造經過及對該鐘的讚揚。這是中宗皇帝李旦存世極少的珍貴書跡,凸顯了景雲鐘的歷史價值。

景雲鐘的經歷

景雲鍾在鑄成後先是安放在西安迎祥觀(原景龍觀),公元1384年迎祥觀搬遷,景雲鍾也隨之遷移掛在觀內鐘樓上。公元1582年,西安城擴建,鐘樓搬到了現在西安鐘樓的位置,景雲鍾再次隨遷,但令人奇怪的是鍾懸掛起來後卻無法敲響,人們只能另鑄一口鐵鐘懸掛,景雲鐘被送回了原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將景雲鍾轉移至鄉下,埋於地下倖免於戰亂。1953年,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口古鐘,景雲鍾便被安置到了西安碑林這個小亭子內直到現在。

1997年一口仿製的景雲鐘被懸掛到了西安鐘樓上,遊客們登鐘樓紛紛與景雲鍾合影留念,殊不知真正的景雲鍾卻靜靜地呆在碑林的一角。如果到西安旅遊,不妨到碑林看一看景雲鐘的真容。這座存世1300多年的唐代銅鐘,被譽為“天下第一名鍾”,做工精美,音質優美,彰顯了唐代高超的鑄造工藝,現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