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並不忌諱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有些媽媽還經常和兒子一起洗澡,相比於爸爸,覺得自己更能照顧好孩子。

即使有時候被孩子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媽媽也只是打打馬虎眼就過去了,並不會放在心上,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殊不知,媽媽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正在慢慢的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阻礙孩子的性教育。

1

孩子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

12歲的小姑娘小文來自單親家庭,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母女倆經常在對方面前換衣服、洗澡。久而久之小文把在別人面前換衣服當成是如戴帽子、梳頭髮那樣簡單的事。

暑假小文跟同學露營,她竟然毫無顧忌地在別人面前換衣服。

當時,帳篷裡還有3個年齡稍微大一些的男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年紀,後果可想而知……其中一個男孩因為太緊張未遂,另外2個孩子被送進了少教所,小文也輟學了。

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雖然很極端,但是足夠值得我們警惕起來了。

想想我們平時生活中,是不是也經常不避諱地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洗澡?表面上的確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但時間久了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在別人面前換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自然而然的把這種“坦誠相見”當成了習慣,所以才有了上面發生的悲劇。

所以,媽媽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一種意識:身體是我們的秘密,任何時候都不能給別人看!只有孩子發自內心的去在乎自己的身體,他才能有意識的去保護自己的身體。

某知名老師在做分享時說過:

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在模仿父母,只有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注意了,孩子才能學著在別人面前注意。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2

孩子易早熟

作為父母,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發現:

3~6歲的孩子,對於性方面的話題尤其熱衷。這是因為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性別意識就已經基本形成了,他們會對爸爸媽媽的身體做出區別,同時對性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總是喜歡問媽媽一些很羞羞的問題,比如“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你和爸爸長得不一樣”……

而所有涉及性的話題都會讓媽媽們有些茫然失措。對孩子的問題也是支支吾吾,所以放眼望去,“充話費送的”、“路上撿的”、“醫院的護士阿姨送的”之類的理由此起彼伏。

大多數媽媽們都覺得“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殊不知,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及時的進行性教育,那孩子將會在青春期之後的第二次性高峰時,產生不可逆的心理壓抑。

比如他們會對異性格外渴望,產生偷窺等行為,並對此生出羞愧的心理壓力。

而如果家長一直在孩子面前毫不注意的換衣服,勢必會不斷加重孩子的好奇心。

有些孩子可能直接問爸爸媽媽是怎麼回事,經過爸媽解釋就明白了;而有些孩子問了之後得不到答案,就選擇自己探索,萬一探索方法不當,孩子性早熟,導致孩子做出一些不正常甚至犯法的事情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3

性教育,3歲是個分水嶺

孩子從3歲開始產生性萌芽,3-6歲,是兒童性教育最好的時期。

在孩子3歲以前,媽媽是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洗澡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到大人沒穿衣服的樣子時,就像看到一顆大白菜、一件新鮮玩具一樣,他們想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當孩子好奇彼此的身體時,媽媽誠實地告訴他,那是身體的什麼部位,有什麼用就是了。

直言不諱,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麼負面的影響。而藏著掖著,欲說還休,反而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將來更難引導和約束!

但孩子3歲以後,爸爸媽媽就儘量不要赤裸裸地出現在孩子面前了,以培養孩子的界限感和隱私意識。就算有些孩子晚熟,最晚也不要超過5歲。

而且孩子5歲後,不僅媽媽要避免在兒子面前換衣服、爸爸避開女兒換衣服,還要引導孩子尊重別人的隱私。

比如孩子換衣服或洗澡時,要提醒孩子關門,爸媽換衣服時孩子也要回避,讓孩子養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習慣。

最後,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不能讓任何人看到他的身體——尤其是隱私部位,不能隨意暴露。

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雖是小事,但對孩子的影響一點都不小,希望引起媽媽們的重視~

作為一個小女孩的媽媽,我時刻擔心著她的安全。近年來不斷爆出的女童被性侵案更是讓我揪心不已,也讓我開始思考:作為大人的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讓我們的小公主學會保護自己?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我的女兒今年6 歲,如果機械地告誡孩子“要小心男老師和校長,他們有可能傷害你”,恐怕會讓孩子喪失對這個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對異性產生恐懼;進而影響到她未來的婚戀觀。那麼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既提醒女兒,又不會傷害到她?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美麗人生》,才突然有了靈感。這個電影講的是納粹時期的故事。有一家人被抓入集中營,父親為了不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就對兒子說,集中營裡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只要不違反遊戲規則,就能獲得一部坦克。由此一來,雖然集中營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卻快樂地生活,直至獲救時心中依然充滿愛與希望……我決定效仿這位聰明的父親,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幫女兒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我的方法就是改編童話故事。我的女兒很喜歡芭比娃娃,有很濃的“公主”情結。所以,我特地在她六歲生日那天,送了一個美麗的芭比公主玩偶給她,並對她說:“做公主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她們必須遵守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否則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

聽了我的話,女兒連忙追問:“那芭比學校有什麼公主守則呢?”我於是順勢說:“我每天給你講一個故事,每個故事裡都有一條公主守則,怎麼樣?”女兒聽後歡呼雀躍地連聲說好。

後來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時間成了我的“安全”課堂。

我給女兒講的第一個故事是《新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別。所以她雖然跟七個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換衣服時,她都會關好門窗,而且每晚都會回自己的房間睡覺。其實白雪公主並沒有真的吃下巫婆給的毒蘋果。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換了一個好蘋果,然後假裝中毒。如果真的中毒,怎麼會那麼容易就活過來呢?白雪公主之所以會換蘋果,是因為她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否則自己就會有危險。而且當時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詭計,她可能會受到傷害……”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女兒聽完驚訝地叫道:“原來是這樣呀!我就覺得白雪公主不該那麼笨,死了一次又一次,否則王子怎麼會喜歡她呢?”

再後來,我又對《灰姑娘》《豌豆公主》等童話進行了改編:

“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 點之前趕回家,不僅僅是怕美麗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還有一個原因是,她覺得一個好女孩,不應該在外面待到太晚。

正因為她的堅持,王子才被她深深地打動,認為她不只擁有美貌,而且還是個自尊自愛的好姑娘,適合當未來的王后……”

“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後,王子高興地送了一條項鍊給公主,並邀請公主當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間裡。公主果斷地拒絕,並且告訴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婚禮之前,是不會跟男子住在同一個房間裡的,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你的做法也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會同你結婚。後來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三向公主道歉,並且保證在結婚之前一定不會冒犯公主,豌豆公主這才原諒了他……”

媽媽別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其中的危害你想象不到

不知不覺中,我改編了十幾個童話。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儘量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女兒也饒有興致地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公主守則,比如,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絕不能讓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飲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獨處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長輩、老師或者校長也不可以……

有時候,女兒也會發牢騷,問我:“王子不是負責保護公主的嗎?為什麼公主還要這麼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呢?”

我告訴女兒:“王子要等到公主滿20歲以後才會出現。在王子出現之前,公主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優雅而高貴地活下去。如果公主因為不會保護自己而受到傷害,那麼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現的那一天,就變成天上的星星了。

而且,如果公主什麼也不做,只是被動地等待王子來拯救,或許她能夠因為美貌一時吸引住王子,但絕不會得到王子的尊重,更不會成為王子的妻子。”

聽了我的話,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驚喜地發現女兒已經建立起了較強的防護意識。現在的她,非常有原則,也懂得巧妙地保護自己。有一次,我因為有事把女兒託給開精品店的妹妹照顧。妹妹臨時外出進貨,店裡只剩下女兒和一個年輕的男店員。於是女兒便跑到隔壁由一對夫婦開的店裡玩,直到妹妹回來才返回店中。不知情的妹妹問她為什麼不待在店裡看電視,她當時沒說什麼。事後卻悄悄告訴小姨,公主要懂得保護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單獨待在一起。自己之所以剛才沒說,是怕店員哥哥不高興……

妹妹告訴我這件事時,我很高興。對一個母親來說,比起能賦予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讓她像一株帶刺的玫瑰般安全而美麗地綻放,還有什麼更值得我欣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