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大部分時間,父母在陪伴孩子讀書學習的時候,可以發現孩子存在這樣的那樣的問題,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老是犯小錯誤,讀書聲音小指字不規範……

但是,父母們可曾想過:

孩子存在問題只是表象,實際上是教育引導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孩子是一面鏡子,如實照出了其中的問題。

然而,大部分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大多把問題歸咎於孩子,認為是孩子沒做好,孩子習慣不好,孩子不夠聰明,孩子頑皮不好教等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也是孩子的終身導師。父母的教育引導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每一位家長的重視。

一旦父母在教育引導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孩子,甚至會導致一些十分嚴重的問題。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比如:澆滅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貴在立志,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父母要有意向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另外,父母也要有意地引導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明白學習目的是本,掌握學習方法是末,如果解決了學習目的這個根本問題後,學習方法笨一些也能有比較好有結果,正所謂,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如果父母既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目的的問題,卻在學習方法上又誤入歧途,那結果就會比較嚴重,很可能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甚至討厭學習、害怕學習。

君不見,當前很多孩子高考後都會有這樣的念頭,以後再也不想考試,再也不想讀書,再也不想學習。如果我們把孩子引導成這樣,是非常失敗的。

又比如,破壞親子之間和諧的關係

現在我們透過身邊、網路新聞,看過太多不和諧的親子關係了,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跳樓自殺……親子之間的問題,大部分源於學習。這些問題源於學習,長期積累而沒有得到疏通解決,慢慢導致對立的親子關係。

讀書作為學習的初級形式,父母應該從小致力於避免出現這些問題,而不是為這些問題添磚加瓦。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父母教育引導不當引發的問題遠不止上述兩種,作為父母,在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後,就要弄清楚常踩的坑有哪些,這樣才能避免落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危險境地。父母常踩的坑總結起來大概有五大類!

第一類:心態問題

心態問題首先表現為急切。

沒有耐心,同一個問題反覆說幾次後就很不耐煩,語氣不好,甚至還是斥責孩子怎麼這麼笨。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要多一份從容,期許的心態。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生命,而這個生命只是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未來他有無限可能,以這樣的心態面對孩子,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應有之義。

當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生命給予無限期待後,你會發現,孩子變得更可愛了,很多以前無法容忍的行為好像也可以接受了。

心態問題其次還表現為功利。

比如讓孩子讀書,就是衝著背誦去,以背誦為第一衡量標準。其實背誦,只是讀書的附帶效果,只要讀的遍數到了,背誦是自然而然的,家長應該在遍數上下功夫,盯著遍數,而不是盯著能不能背。

有一些家長讓孩子背誦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在其他人面前展示,炫耀,給自己博掌場,掙面子;還有一些家長則是為了跟人攀比。

當然,心態的問題還表現在太過於佛系。該重視的不重視,該嚴格的不嚴格,該限制的不限制。過於佛系,無異於放任,放縱孩子,從而導致孩子沒目標,沒規矩,進取心等等問題。所以佛系的心態也無法教育引導好孩子。

心態的問題大體上就是過與不及兩個極端,凡事都應該中正平和,不可走極端。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第二類:內容問題

內容問題首先表現為貪多。

有些家長,開始聽說,弟子規很重要,要先從弟子規讀起,當天就帶著孩子去讀弟子規;後面其他老師說論語很重要,要先從論語讀起,就讀論語去了;再後來另一個老師說,皇帝內經很重要,又放下論語,去讀皇帝內經了。這種現象其實挺普遍的。

弟子規,論語,皇帝內經這三本經典哪本價值高,應該先讀哪一本呢?這種要破解這種困境,首先我們自己要有智慧,要有見識,這樣我們才會有自己的主見,不會人云亦云。

當然,最重要是認定方向後,就去用功,把精力放在讀書求學上,而不是仍然遊移在該讀什麼書上。每部經典都有很大的價值,我們不能把主要精力花在哪本經典價值高一點,哪本少一點,而應該把主要精力花在從經典汲取智慧上。

內容問題其次表現為雜亂。

有些家長既要孩子讀經典,又要孩子讀詩詞,再要孩子讀故事,還要孩子讀繪本,還要孩子讀拼音,還要孩子英語,還要,還要,還要……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十幾項。

正所謂,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合理的做法應該是選一樣主要的,選一兩樣作為輔助調劑,再好好下功夫去讀。什麼都要的結果是什麼都沒。

內容問題還表現為價值不高。

還有一些家長,主要是給孩子讀繪本,並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誦讀的內容。其實繪本基本上是一些短平快的知識點,並沒太多內涵。

這部分只認繪本的家長,基本都是因為沒有接觸經典,不知道經典價值,一旦真正讀過經典,哪怕只是認真讀幾句,他們的觀念都會大幅轉變,而讓孩子轉向於讀經典。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第三類:態度問題

態度問題首先表現為原則性不夠。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讀書很佛系。只要你讀出聲,其他的都不管,你可以趴著讀,躺著讀,可以天馬行空地指讀,可以邊玩玩具邊讀,可以讀得跟蚊子聲音那麼小,想讀的時候就讀,不想讀的時候就不讀……

這是原則性不夠的體現,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無得也。

用高的要求跟孩子,如果孩子沒做到,我們也要抱著理解的心態面對,鼓勵並且相信孩子能夠做到,久而久之,我們會慢慢發現孩子能做到越來越多我們的要求,這且這種做到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也是持久的。

態度問題其次還表現在不能以身作則。

我們常跟孩子說經典很好,但我們平時除了帶孩子讀書,自己也不去讀,這怎麼能讓孩子相信,這些經典真的很好。特別是有一些家長是以一種任務的心態去帶孩子讀書,往往讀完後就長舒一口氣,然後投入到精彩的刷手機事業中。

在孩子還沒建立起自我驅動和自律意識的情況下,更需要父母的模範榜樣作用。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第四類:認知問題

認知方面的問題很泛,這裡我們以讀書為例進行說明。

在誦讀經典方面,父母們常犯的錯誤就是沉溺於針對經文內容進行講解,又或者是刻意引導孩子去認字,再或者是捨本逐末地只關注孩子有沒有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字讀書。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父母們缺乏對誦讀經典的整體理解,只流於表面,只關注其中某一個面向。

經典誦讀,關鍵在於熟讀成誦,而關鍵的關鍵是讀。其他的動作都是為了更好地“讀”這個目的服務的,這點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明白。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第五類:技巧方面

技巧類的問題也很寬泛,這裡我們還是以讀書為例進行說明。

孩子在讀書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父母的督促與提醒。

提醒也是需要講究技巧

,但大部分父母都是帶著命令式的提醒。

比如看孩子讀書比較小聲,然後就突然來一句命令:大聲點。或者是針對孩子坐姿不端正,讀書不認真,指字不規範,冷不丁來一句命令。

這種命令式的提醒是治標不治本的,效果也很難持久,更無法讓孩子真正養成良好的讀書姿勢的習慣。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就告訴孩子,讀書的標準姿勢是:讀書前要把桌面收拾乾淨,讀書期間要端身正坐,左手指行,右手指字,並且做到用心記,眼睛看,耳朵聽,手指字,嘴巴大聲讀。當孩子沒做好的時候,我們提醒孩子正確的讀書姿勢是怎麼樣的,孩子就會自己去回想自己剛剛的行為,哪些沒有做好,這樣的提醒次數多了,孩子慢慢就能做到越來越好。

除了提醒需要講究技巧,激勵也非常講究技巧。

有些家長想提升孩子讀書學習的積極性,但又懶得花心思想辦法,於是頻繁用物質獎勵去刺激孩子。這個有點像運動員使用興奮劑,長期使用會形成依賴性。當孩子把獎勵與讀書聯絡在一起,進而慢慢發展成讀書學習就是為了得到獎勵,那孩子的內動力系統慢慢就廢了。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他們就會迷茫,不知道為何而學,甚至不知道為何而活。

合理的做法是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平時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可做為驚喜,三五個月進行一次即可。精神激勵以肯定、鼓勵、表揚為主,核心是激發孩子讀書學習的內動力。

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存在的大多問題,都是父母問題的顯現,您意識到了嗎?

當然,父母們常見的問題也不止這五類,只是這五類是比較常見,更有必要拿出來強調,希望能引起父母們的重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學位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