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瓦罐烤紅薯,又香又甜的瓦罐烤紅薯。”19日晚,下班路過東風基地醫院拐角處時,賣家聲音從側面傳來。起初,我沒聽清楚賣家前面兩個字的發音,紅薯倆字倒是聽了個清清楚楚。在看到眼前這個瓦罐,方知喊的就是它。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這瓦罐烤紅薯我還是第一次見,小時候冬季來臨時,母親做完飯趁灶火還有餘溫,就用火鉗夾起幾個紅心紅薯放至炭火裡面煨,不一會兒,紅薯那撲鼻的香味就會瀰漫至整個廚房……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請問瓦罐烤紅薯是怎樣烤熟的?”眼前的瓦罐足有半人高,因看不到裡面結構,也是第一次見,實在想象不出這瓦罐烤紅薯是透過電烤還是其他,於是向賣家一探究竟。

“用炭火烤,能鎖住紅薯的甜香,小時候的味道。”賣家最後一句小時候的味道引起了我購買慾望,正值初冬,送去給父親嚐嚐。拿著包好的瓦罐烤紅薯,三步並作兩步趕往父親住處。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伯伯,瓦罐烤紅薯,熱乎的。”我將小勺包裝物拿掉,連同紅薯一起遞給父親。

“以往在老家,要麼做完飯用柴火餘溫煨紅薯,要麼蒸紅薯,這種烤法我還是第一次見。”我跟父親絮叨。

“我見過,是用炭火煨熟的,還燙手呢。”原本怕涼吃了會引起胃部不適的父親,接過後不再反對。

順手搬來小板凳,坐在父親對面,近距離觀察父親吃烤紅薯。父親吃的很慢,吃的非常仔細,烤紅薯皮上一層薄薄的紅薯,擱著我,早已經扔垃圾桶了,父親卻非常認真的用小勺刮乾淨,吃掉。父母親是從缺衣少食年代中走過來的,直至今天,依然保持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浪費一粒糧食。看著已經衰老父親認真的模樣,我想起了父親年輕時生病謊稱出差的情景……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1967年,父親在國家“三線建設”號召下,加入東風成為第一代東風人。自此,父親與東風人的傳家寶——盧蓆棚、乾打壘、馬燈,這些承載著東風人早期艱苦創業記憶的詞彙,緊密連線在一起。打我記事起,父親就特別忙,即便是春節。一則父親工作在十堰,二則父親單位假期有限。

有一年夏季,母親從單位小班後遇到鄰居打招呼,無意間聽鄰居說起我父親帶著洗臉盆等日常用品,往醫院方向去了。說好的出差,怎麼到醫院去了?那年月,找人不似現在,打個電話分分鐘接通,再不濟影片。心急如焚的母親發動家庭全員,挨個醫院去找,一個個去問,終於在老河口市第一人民醫院找到父親,父親當時正發著高燒,打擺子一樣全身發抖。母親是又氣又心疼,顧不上埋怨,精心照顧生病中的父親。父親出院後,母親才得空問父親。家裡孩子多,怕操勞不過來,於是向母親撒了個善意的出差謊言。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父親年輕時的謊言,一直留在我兒時記憶,今天,瓦罐烤紅薯再次讓我憶起母親帶領家庭全員,到醫院尋找父親那段經歷,猶如烤紅薯散發出的甜香,在心頭縈繞……

END

焦玉紅,1972年。1992年加入風神襄陽大家庭,自2011年向公司內部OA網投稿以來,一直未間斷。也因文字愛上攝影,堅持至今。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持之以恆,記錄生活點滴,留下美好。

焦玉紅的散文 | 瓦罐烤紅薯憶起父親善意謊言

“荊楚八大家”請你來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