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群養·歷程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引子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童年的往事

出生於82年西北農村的我,正好是農村土地分包到戶開始實施的時候。對於爺爺奶奶、父母的忙碌,深有體會。

他們是早出晚歸的典型寫照,早上起來除了奶奶留下來,叫醒我督促我上學,其餘人早已下地幹活,當然,奶奶送走我之後也要趕緊下地幹活,能幹多少幹多少之外,還要給一大家子人做飯,當時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姑姑,還有割草喂後院的主要農活幫手-驢。夏天的晚上經常是我睡著了,一大家子人才收工吃飯。

可想而知我小時候的生長環境就是散養、放養、群養。一大幫小孩東家西家的跑著玩,家家的大人都是這樣忙碌,大點的孩子帶著小點的孩子玩,能照應我們的就是家有小嬰兒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了,這些人也大多都在自家的門前坐著,一條街放眼望過去大概兩公里長短,視線範圍內的孩子同在一條街上的大人都會喊一喊照應著點的。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童年往事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一條街上也有很多自己的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吃完飯累了睡在親戚家也是經常的事,西北的農村家家都有大土炕,都是一家人睡在一個大炕上,也不差多一個兩個小孩。記得五年級的時候,家裡蓋了新的院子,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才和家裡人分開睡,冬天為了燒炕方便,還是和父母弟弟在一起睡的。

過年走親戚就更熱鬧了,去別的村一條街上也有很多親戚,親戚多的要住個三兩天才能挨個拜訪到,那時候的拜年是要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飯喝酒猜拳,才算拜年完成了。

我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於我是有一定影響的,當然也就會體現在我帶娃的方式上。

影響(一)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對我的影響

姐姐出生於鄂爾多斯,同樣是西北,大家小時候的生長環境也都差不多,雖然住在市區,很多人帶娃也都和農村帶娃的方式差不多,大家在一個小區互相竄門,孩子們湊一起吃飯玩耍是常有的事。幾乎每天都會出去曬太陽,也許是西北很少下雨很少陰天,每天的戶外活動至少是兩小時以上的。

18年到了天津以後,我是主動社交型性格,尤其帶著娃去小區玩,很快就認識了好幾個寶媽,接觸之後才發現她們很少去別人家竄門,或是不好意思,或是出於對別人家的尊重,或是不喜歡熱鬧,或是怕打擾別人。

喜歡熱鬧的我這些全都不在意,所以會經常邀請鄰居帶著小朋友來家裡玩,到飯點順便也就一起吃飯了,到後來熟悉了就是小朋友來,大人跟不跟著都無所謂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小朋友們熱鬧,大人就各自忙各自的好了。我也不怕吵不怕鬧,更不怕弄亂,當時的自己就是帶兩娃,無論有沒有小朋友過來,這些都是要去做的,況且一群娃真的很好帶。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姐姐妹妹的群養歷程(上)

對我的影響

都是封閉式小區,只要會走路,就可以撒出去玩了,家

裡窗戶跳不出去,插座都帶保護,床也都不高,真的想不到有啥危險的事了(看到這裡的你要是想到了別的危險還望不吝提醒指教)。

一群娃在一起能玩出各種花樣,過家家角色扮演都能多出好幾個角色,有矛盾了有衝的,有躲的,有調節的,有觀察的,有漠視的……姐姐大班期間一起玩還有動手的,幾個小女孩子打架我真見識了整個過程,我沒幹預只記錄,事後發給了一起的媽媽們分析,還去引導了孩子們,錯的必須道歉,對的予以表揚,互相抱抱繼續玩。

還有姐姐妹妹一起下去玩,和別的小朋友有衝突,比如一次別的小朋友推了正在滑滑梯的妹妹,姐姐衝上去就嚴肅的批評(喊)了那個小朋友,小朋友嚇哭了,在旁的爺爺奶奶自覺理虧很尷尬的領著走了。當時我沒上前做任何干預,但是事後對姐姐保護妹妹的行為誇獎了,但是也對她這樣的方式提出了建議,希望她可以用更好的語氣和小朋友去溝通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現在的我有大把的時間去觀察孩子們的各種行為,有時做到不干預也挺難,想想自己小時候大人沒有時間看著我們,何來干預?一切不都是我們自己摸索著成長,所以我覺得我們80後的一代雖然壓力巨大,但也真的成長為了有責任、有擔當、也有很多想法的中流砥柱。

未完待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