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一爐香》究竟錯哪了?

中心思想錯了,那就是全盤都錯了。

在我給學生準備的文學閱讀補充課程中,《中國文學大師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部分。

每次課上看到孩子們拿著厚厚的一摞文字,讀得停不下來的樣子,那就是我認知中語文課最美好的樣子。

我們一起讀過的文章很多,今天蹭蹭話題電影的熱度,我們聊一聊《第一爐香》。

曾經我認為張愛玲的作品應該是非常好實現影視化的。

人物鮮活、關係複雜、人性人心都描寫的細緻入微;環境鮮明,香港的精緻和頹廢都展現的淋漓盡致;情節絲絲入扣,用小人物錯綜複雜的關係鋪陳開大時代的繁華和墮落。

就像是給你一份寫好了試卷分析的考卷,你只要往上答題就行。

但導演就像聰明的學生,總要用自己的理解去作答,結果就是越努力,錯得越多。

這裡面當然也有張愛玲的錯,有解析的試卷好做,細緻入微的小說就很難拍成好的電影。

因為張愛玲精準的描述,一千個人眼中只有一種葛薇龍、只有一種喬琪喬、也只有一種姑媽梁太太。

葛薇龍就只能是——

她的臉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現在,這一類的“粉撲子臉”是過了時了。她的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掃入鬢角里去。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也許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為這呆滯,更加顯出那溫柔敦厚的古中國情調。

馬小姐吧,也不能說是一點不像,就那個“呆”字還是長得很貼切的。

彭先生就有點離譜了。

堅定得眼神、分明的下頜線、健壯挺拔的身姿、還有那烈日輕吻過的小麥膚色。

哪哪都是陽光型男的頂配,點點都是喬琪喬的敗筆。

“脾氣有點陰沉沉的,帶點丫頭氣。

連嘴唇都是蒼白的,和石膏像一般……

人是高個子,也生得停勻,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麼服帖、隨便,使人忘記了他的身體的存在。”

那可是彭于晏的身體呀,請問,誰能忘記?!

很多人覺得至少梁太太是選對了的吧。

好吧,“驚鴻仙子”確實美豔。

可那也不是能用“猶存”形容的吧,明明就是風韻本人,是根本不需要借小姑娘來招蜂引蝶的、老少咸宜的、毋庸置疑的美豔啊!

原文中梁太太那不中不洋的半山別墅,就是她的宮殿。

可惜有錢老公死的太晚,耽誤了梁太的年華,花樣已去有隻另覓新蕊,這才有的葛薇龍。

所以這“驚鴻仙子”的美,在電影裡也是不合敘事邏輯的大敗筆。

噼噼啪啪的敲到這裡,我才突然意識到問題究竟在哪,突然能回答微博那個熱門話題了!

我給學生講文學類文字閱讀,都會說到,人物、情節、環境等諸多要素,都是要為中心思想服務的,所以“電影第一爐香錯在哪裡”

答案就是導演的中心思想錯了!

一篇文章、一部電影非要說箇中心思想一般是不太容易的,是解讀作品的一大難點。

好在,我們這部電影生怕大家把握不好中心思想,就在海報上告訴我們了——愛而不得。

這下明明白白了吧,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根本就不是愛不愛的問題,“愛”只是春水上的點點浮萍,張愛玲的中心思想是透過那點點浮萍看到的滾滾紅塵和洶湧洪流,講的是是人心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

說到這裡, 好像我們又都懂得了導演的難處。

就像關於高考作文,語文老師都會說的一句話——帶著腳鐐跳舞。

如果你很難理解我所說的電影就像高考,那估計是你忘了,有部叫做《色戒》的電影。

那也是張愛玲的作品,也許你還能想起是在什麼地方看的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