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壞孩子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總是像唐僧唸經一樣。數落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就算當著親友或者同事的面,也會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孩子雖然小,但他也是有尊嚴、好面子的,如果你不管不顧,把他的尊嚴踩在腳下,那麼一定會激發他的逆反心理,從而故意跟父母對著幹,這樣一來家長的數落不僅“沒有解決實際性問題”,反而變相的加強了他的缺點和不良行為。

有些壞孩子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禮拜天,李萍的同事來到家裡做客,而李萍的女兒則在房間自顧自的玩。李平在跟客人聊天的時候,很自然的就就開始數落起女兒的小毛病:上課不好好聽講還經常惹到別的同學,為此,老師也把我多次叫過去談話;放學回家不好好寫作業,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總是不把心思用在讀書上;爬樹、掏鳥窩、打遊戲樣樣在行,就是對彈琴、書法一竅不通……越說越上癮,彷彿女兒的罪行多得數不清,而她不知道的是,在房間裡的女兒臉色漸漸陰沉了起來。

過了一會,女兒的房間裡傳出了震耳欲聾的遊戲聲,李平走到房門口,看到女兒正在打遊戲,礙於有客人在,你平時好壓低嗓音對女兒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沒看見咱們家還有客人嗎?你能這麼大聲我和你阿姨怎麼聊天?但女兒彷彿把你們當成了空氣,根本沒有把他的話聽進去,反而還biu biu biu地為遊戲配起的音。徹底怒了大聲怒斥道:你給我立刻把這破遊戲關掉,否則看我怎麼收拾你,你不要以為有客人在我就不敢拿你怎麼樣!

他抬起頭瞥了媽媽一眼,漫不經心的道:收拾就收拾唄,反正在你眼裡我就是個一無是處的野孩子。

在日常的親子教育中,很多家長在“恨鐵不成鋼”的想法的支配下,會選擇性的忽略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而格外注意孩子身上的缺點和不良行為,但是這樣的想法很明顯是不對的。

有些壞孩子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心理暗示往往會在關鍵時刻影響一個人某些重要的行為、想法、決定。家長如果心裡一味想著孩子的不好,那麼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也許就只會揪著孩子的“缺點和不良行為”反覆數落、批評,這在無形中就放大了孩子的問題。

而孩子聽到父母的這種負面評價,自然會覺得“我是個不乖的,不聽話的孩子,媽媽對我很失望,我是改不好的”。這樣消極的想法累積多了,就會變成一種無形的枷鎖,鎖在孩子的心裡。孩子自然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而且自尊心也會備受打擊。於是他們就“破罐子破摔,任性而為從而將自己的缺點和不良行為進一步強化”,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有些壞孩子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

有些壞孩子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一些“肯定的,鼓勵的語言”以此作為他成長的“原動力”,所以明智的父母面對孩子的缺點是不是一味的數落,而是努力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或者一些微小的進步,並且給予鼓勵和肯定彼此讓孩子在父母的期待中一點一點成長為更優秀的人。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在評論區聊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