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10月13日是

第32個國際減災日

今年的主題是

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的設立

1989年12月,第44屆國際聯合國大會決定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2009年12月,第64屆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

將10月13日指定為國際減災日

,意在提高人們在防災減災中如何採取行動的意識,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自然災害有哪些

給人類生存

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

,包括乾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颱風、龍捲風、火焰龍捲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地震、海嘯、泥石流、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球狀閃電、火山噴發等。

2021年自然災害

1

低溫冰凍

低溫冰凍,拉尼娜現象,霸王級寒潮速凍全國,全國氣溫暴降16度。巴西64年來,43座城罕見降雪。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2

極端乾旱

三月份從我國臺灣省開始的,日月潭差點乾涸見底,臺灣全省很多水庫庫容不足10%。墨西哥國內第二大湖泊乾涸,美國加州多個湖泊幾近乾涸,湖床外露。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3

極端高溫

莫斯科100多年來罕見高溫,然後是席捲中東的高溫,最後是美加西部遭遇熱穹頂控制的高溫,49。6℃!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4

全球火災

加州火災“迪克西”,歐洲西南部的西班牙大火,歐洲南部義大利撒丁島大火以及土耳其30個省份的88場大火。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5

極端暴雨

歐洲中西部的德國和比利時荷蘭等國遭遇緩慢移動的低氣壓,造成極端暴雨。而7月底我國河南的暴雨幾乎就是德國最大災難暴雨的3倍以上。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地震、洪水、泥石流…

災難總是不期而至

及早掌握防災知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躲避?

山體滑坡、泥石流來臨如何逃生?

你必須掌握的

#防災減災自救知識#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丨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

國際減災日

希望我們從自身做起

增強災難意識

學習災難救援方法

製作:寧

德市消防救援支隊全媒體工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