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曹北義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家境優渥。可她卻被小女兒趕出家門,孤獨的住在養老院,無人探望。她提出子女每個月要給她500元的贍養費,都沒人給,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曹北義老人找到了小女兒,希望她能盡一盡贍養義務。可小女兒王芬一把堵住門口,堅決不讓母親進門,還問母親有什麼目的?

明明是母女,為何如此生分?王芬說,在這個家裡,母親根本就沒把她當作女兒。當初父親去世,母親和三個姐姐都沒有通知她奔喪。直到喪葬事宜處理好了,她才得知此事。被排除在外的感覺,讓王芬十分的難受。

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曹北義老人對小女兒說的這件事情,並不給予迴應。而是拿出了購房合同,說小女兒的這套房子,是她跟老伴共同出資15萬購買的,現在被小女兒霸佔了,如今她想要回房屋。

聽到母親這麼說,王芬氣炸了,情緒激動的說:這套房子明明是她買的,父母根本就沒有出資一分錢。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初王芬在廣東安家並買了房,看到父母賣完老房子之後,無處居住,王芬就在老家買了這套房,供父母居住,也算老有所依。

之後父親到廣東找到她,告訴她,二姐經常打著借款的名義向他們借錢,但往往都是有去無回。

為了保住自己的存款,父親希望跟王芬簽訂購房合同,對外就說從小女兒手裡買了房子,現在已經沒錢了,讓其他姐姐死心,不要惦記他們的錢。

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就這樣,王芬才跟父親簽訂了這份假的購房合同。父親在世時,一家人還挺好的,從來沒有人拿這份購房合同說事。

可父親一過世,母親就把她給告了,希望能拿回房子,王芬覺得這一切都是二姐在背後搞鬼,目的就是為了空手套白狼,騙走這套房。

最後法院判決,曹北義老人提供不了出資的證據,駁回她的訴訟請求。老人也沒有上訴,而是立馬要求女兒支付贍養費用。

王芬說起初她從廣東搬回來的時候,母親還是很高興的。母親已經在這套房子裡住了15年,但不知怎的突然搬到養老院去住了,根本不是被她趕走的。而家裡卻儼然換了主人的模樣,到處都是二姐的東西。她之前留下的畢業照和書籍都不見了。

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所以她才懷疑母親就是想要將這套房子給二姐。從小到大,母親就告訴她要幫扶二姐,明明她是最小,卻要很小就承擔養家重任。

在她的記憶裡,母親對她十分嚴苛,在吃穿用度上,也跟三個姐姐區別開來,姐姐可以不用做家務,買新衣服,而她卻什麼都得幹,母親也捨不得給她買新衣。

聽著小女兒的哭訴,曹北義老人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小女兒多慮了。

聽到母親這麼說,王芬徹底崩潰了。這麼多年積攢在心裡的委屈一觸即發。在母親的心中,她一直都是被忽視的,但她始終覺得父母養她之恩要報答。

可她都做到這份上了,母親居然還說她壞話,一有問題都是指責她。其他三個姐姐受盡寵愛,而她有的只是苛責。

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清明節,她想要去祭拜父親,都被母親以三姐一家要回來為由給拒絕了。如今又在這哭天喊地的演戲,她真的受夠了。她也終於承認,自己就是那個不被人疼愛的孩子。

面對小女兒的猜忌,曹北義老人說如今她都不想住在任何一個女兒家,只是要求每個女兒每個月能出500元的贍養費,她自己的退休金想存起來買藥。

為了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調解員電話聯絡了其他三位姐姐,大姐和三姐都說要聽聽老二的意見再決定,畢竟她才是父母最看重的孩子。可老二卻含糊其辭,不想見面,也不想支付贍養費。

曹北義老人見其他女兒沒有迴應,就抓著王芬要她養老。可王芬卻說,你告我去吧,把其他幾個女兒也一起告了。

老人頓時就指責起小女兒,說辛辛苦苦把她養大,如今自己過好了,居然不養她的老。王芬氣得當場就走了。

老人有4個女兒,個個都有房有車,卻沒有一人出每月500元的贍養費

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不被愛的總是在討好父母。王芬如今的行為,就是跟母親的偏心有關。

作為小女兒她做得已經很好了。可曹北義老人做得也太無情了。父親死了,都不通知女兒,連清明祭拜都不准她去。換了哪個女兒,都會心寒。

之後還滿口謊言,為了二女兒把小女兒告上法庭,這樣的人有念及親情嗎?就因為小女兒善良,所以專門挑軟的捏。

我要是王芬,之前根本就不會給他們買房,讓他們住進去。畢竟有四個女兒,可以平攤養老費用,憑什麼一個女兒挑大樑,其他三個呢?

住久了,就演變成了農夫與蛇的關係。如果老人不偏心,那麼她的晚年生活會過得非常好。畢竟孩子都有出息,怎麼可能連每個月500元的贍養費都不肯出。

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鬧到如今這局面,都是曹北義老人自找的,一碗水端不平,弄得姐妹嫌隙,家無寧日,自己也老無所依,這又何必呢。

很可惜,在這種老人的認知裡,他們都是覺得自己肯定沒錯,哪有偏心。但凡有點自知之明的人,都不會偏心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