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這位肖邦大賽冠軍的家庭教育,我發現了興趣培養的另一種可能

“雙減”之後,補習班沒了,很多家長就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轉移到了孩子的興趣培養上。

一般來講,大多孩子的興趣培養都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運動型的,其餘都是樂器偏多。

提起樂器,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熱門話題:

很多人長大後都不再碰樂器了,那現在還有那麼多孩子學樂器,有什麼用呢?

誠然,大多父母讓孩子學樂器的初衷並不是衝著考級、升學去的,

而是希望孩子有一個能夠深入發展的興趣,陶冶情操,並在學樂器的過程中懂得堅持。

但一旦進入這個學習程式,日復一日枯燥的練習,難免會消磨掉孩子最初的好奇和熱情。

其實,學樂器不必這麼苦大仇深,我們更需要的是沉浸其中,感受那些跳動的小音符帶來的樂趣,享受音樂的獨特魅力。

比如說,最近剛獲得第18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The 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冠軍的華裔鋼琴家

劉曉禹(Bruce Liu)

,他父母對其從小的音樂培養模式就跟我們熟知的很不一樣。

深挖這位肖邦大賽冠軍的家庭教育,我發現了興趣培養的另一種可能

10歲才擁有人生第一臺鋼琴

“鋼琴跟我其他興趣愛好一樣”

年僅24歲的劉曉禹,出生在法國巴黎,6歲的時候跟隨父母移居加拿大蒙特利爾。

跟很多出色的鋼琴家不一樣,劉曉禹起步算是比較晚,8歲才接觸電子琴。而且當時他只把它當做眾多興趣愛好中的一個,

每天大概只彈15分鐘左右,不想彈了就去玩其它的,家裡人也不會強迫他一定要每天彈多少分鐘。

後來還是自己覺得55個鍵的電子琴無法滿足自己,要求父母給自己一架鋼琴,才在10歲這年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架鋼琴。

你看,別的孩子一般都是父母逼著學鋼琴,邊彈邊哭,劉曉禹完全是興趣驅動,主動學習的。

後來彈了一年立式鋼琴後,劉曉禹已經開始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了,並且還拿到獎了。

年紀輕輕就“征戰”各個舞臺,他並沒有作為新人的那種膽怯,反而非常享受在舞臺上演奏,感到非常興奮、非常爽。

學習鋼琴

我沒有壓力

在整個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劉曉禹最大的感受是:沒有壓力。

他認為,自己一直以來學習鋼琴的狀態都是非常舒服的,就跟其他的愛好一樣沒什麼區別。

就連別人心中枯燥乏味的練琴,在他看來,卻像是趣味十足的電子遊戲,打怪升級,每一點進步,就會有如遊戲通關後的興奮感。

有困難,有瓶頸,但沒有外部的施壓,單純遵循自己的內心去學習、練習,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堅持這個興趣到現在的原因吧。”

他沒有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努力、天賦,而是自己所處的環境,

一個較為寬鬆、沒有壓力的學琴環境。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只是天才鋼琴家的成長模式罷了,對於普通孩子來說有什麼參考價值呢?

相比一些2、3歲就開始吭哧吭哧地練琴、一步一個腳印的孩子來說,劉曉禹正式練了一年就已經能參加比賽拿獎,我不否認這裡面有天賦的成分。

但想想,這世界上有多少天才兒童最終“泯然眾人矣”?又有多少人能在堅持練琴十幾二十年並且葆有興奮感和新奇感?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傑拉•達克沃思所著的《堅毅》(Grit)一書中,提到了兩個重要的等式:

天賦 X 努力=技能,技能 X 努力=成就

但我認為成就的等式應該是:

(激情+親子溝通+目標感)X努力=成就

這裡面不可或缺、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部分就是:

激情。

想想看,其實大多孩子幾乎都不缺努力,技能也非常厲害,最缺乏的“天賦”,也不是琴棋書畫,而是對一件事的熱愛、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清晰的目標。

不急功近利的父親

劉曉禹能堅持到現在,除了對鋼琴的熱愛,還有一個寬鬆自由的家庭教育環境。

他在鋼琴上的成就,幕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力量——他的父親。

從劉曉禹踏上鋼琴這條路開始,他父親就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

相比名次,他更看重的是孩子如何在音樂方面有長足的發展,有沒有學到新東西,是否把作品演奏得完美。

在他14歲那年,他有機會與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克利夫蘭管絃樂隊合奏,那時的他才學鋼琴四年,但他說:當時也想不了那麼多,一心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讓自己的演奏跟這個作品融為一體就好了。

深挖這位肖邦大賽冠軍的家庭教育,我發現了興趣培養的另一種可能

可見,他對待鋼琴的心態和表現,跟父親對他的寄望是完全一致的。

而且,

他在鋼琴方面也沒有那種非常強烈的勝負欲和功利心,純粹將「比賽」看做是一個「活動」

,在不知道其他選手實力、不清楚自己實力的情況,完全是以一種玩的心態,投入到比賽中。不在乎結果,從頭到尾只享受過程。

興趣驅動,沒有外在的壓力和功名的束縛,造就了一個新一代的“鋼琴王子”。或許,這也是給我們做父母的看到了興趣培養的另一種可能。

深挖這位肖邦大賽冠軍的家庭教育,我發現了興趣培養的另一種可能

鋼琴家之外

還是一名“通才”

撇開鋼琴家這個身份,劉曉禹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通才”,或者像我們少年商學院所說的“T型人才”。

除了練琴,劉曉禹還有很多興趣愛好,比如說下圍棋,游泳、玩遊戲機、打乒乓球、桌球、保齡球……其中最擅長的就是下圍棋。

此外,

他還是一個非常愛動腦筋且善於獨立思考

,據他以前的老師陳政宇說,他經常會提出一些經過深思熟慮且尖銳的問題。

之前在採訪中在被問到會不會在演奏上彈錯音時,他很坦誠地回答: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他看來,一個完美的演奏並不是每一個音的都彈對。

如果太過強調作品的形式感,會忘掉作品的含義。而他覺得,音樂應該是傳達某種資訊或者某些情感上的觸動。

所以,即使你彈得非常完美,一個錯音都沒有,如果無法觸動人心,也是一個失敗的演奏。

鋼琴,讓他對音樂的鑑賞以及審美上了很大的提升,但最重要的是,成為了他認識世界的一個視窗:

我練琴練得很努力,小時候音樂是一個興趣,後來成為我觀看世界的方式,

音樂讓我有看待世界不一樣的視角,鋼琴就是我認識世界的視窗,讓我認識了很多新的文化、新的人。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或者傳統意義上出色的人,但希望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並且透過這個興趣,認識到更廣闊的世界。

免費領取電子書

:小學生家長最關心的3個問題

————End————-

作者簡介

少年商學院,致力於青少年商業思維與領導力提升,讓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國內有影響力的素質教育品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